分享

临睡前的片段

 佩君的文艺营 2022-04-21
昨日谷雨,并没有雨水纷纷,反而天气晴好。

夜晚吃完饭,小孩特意跑到阳台看月亮,却发现暗沉的天空中,月亮没有如往常般出现,她充满疑惑,转头问我,妈妈,月亮去哪里了呢?

月亮啊,请假了。

月亮为什么请假呢?

可能,她累了吧。

小孩还想问,月亮为什么会累,但洗漱时间到了。

临睡前躺在床上,她想让我给她讲个故事。于是,从月亮开始。从前,有个月亮宝宝,她很勤快,每天夜晚都会去人间,给人们带去愉悦的心情。清风徐徐的夜晚,月光洒满大地,行人在散步,不时传来一阵阵细语,走在路上,可以闻到空气里飘来幽微的花香。

白天葱葱郁郁的树木,到了夜晚,在月光的映照下成为一道道暗影,非常神秘,小动物们此时开始出没,圆滚滚的刺猬从墙角探出了脑袋,伶俐的小猫咪踩着脚上的肉垫出来巡逻,还有猫头鹰,站在树上发出“咕咕……咕咕”的叫声,美丽的月亮宝宝从空中俯视,遥望人间的一切,多么开心啊。

月亮宝宝每晚都来人间,从不缺席,直到有一天,她累了,觉得浑身没力气,只好向天空爷爷请假几天,在家休息。

那她的妈妈呢?为什么要让月亮宝宝出来上班?

哦,也许她妈妈要照顾另外的宝宝,没有时间,只能让月亮宝宝出来工作了。

小孩没有再发出疑问。

熄了灯,黑暗中我问她,宝宝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她翻了个身,转过来面向我说,妈妈,过两天就能看到月亮吧?

是啊,月亮过几天就会出来,等她恢复活力,我们给她一点时间,好吧?

嗯。她眨巴眨巴双眼。

宝宝睡吧,闭上眼睛。

她答应了,仍旧翻来覆去。

是睡不着吗?我问她。

嗯,妈妈你给我按摩一下吧。说着,她趴在枕头上,我伸出手在她背上轻轻揉捏着,没一会儿她就进入梦乡。

我还没睡意,想着小孩为什么会问让月亮宝宝出来上班的问题。可能是周末看了一场,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何以为家 》的电影。

影片以儿童视角讲述一个12岁的黎巴嫩男孩扎悲惨的生活经历,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却没有能够好好的抚养他,让他成为黑户,无法读书,男孩为了填饱肚子,为家庭减轻负担而过早承担生活的压力,因意外犯罪而堕入监狱。

这部影片是一个悲剧,好在结局是好的,他最终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给小孩讲故事时,月亮宝宝是我随口说出,完全没想到与影片中男孩的联系。电影对成人来说,看了就过,就像生活中某个片段一样。孩子的思维却不同,她会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放在一起,产生联想——由电影中的男孩到故事中月亮宝宝。不过,两者的确有一种共性。

看似随意与偶然,但其中的联系就这么无形之中建立起来。

那么,孩子的学习不仅仅只从书本中获取。从生活的事物中观察,从大自然的细节中捕捉,从动态的事件中提取关联,其中的启发与领悟,触动与影响,如果能有所沉淀而发酵成养分,对内心的滋养应该是深远性的意义。
者介绍-
城市新移民,文字爱好者,至今写了七十余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