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春之将晚,初夏缓归, 有人说,四月末是落花时节,那些盛放在春日的,桃、杏、梨、樱……已是纷纷雪落,遍地洒满残春。 然而,此时四月末,正是牡丹花开好,过几日,五月初,又有芍药庭前春。 此两种花,牡丹是四月花神,亦为花王,芍药是五月花神,又称花相。二者相约,开在百花败时,殿在三春之后。 ![]() 也正因为如此,两花的花形相似,花期相近,自古便被人拿来比较。最经典的,莫过于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唯有牡丹真国色” 不妨今日,我们就顺着刘禹锡的思路,对比一下,同为人间富贵花,牡丹与芍药,究竟哪里不同,又因何相似。 ![]() 01牡丹端庄持重,傲骨铮铮 二花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花茎,牡丹是木本,芍药为草本。 故而牡丹花无论开多大,永远是昂头挺胸,端庄持重,雅致雍容。人间富贵花之名,也由此而来。 ![]() 似乎从北宋开始,人们对于富贵二字,就偏见颇深。这一切的开端,或许来自周敦颐那一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众人皆爱,富贵雍容,就应该被斥责吗?牡丹表示冤枉,她自开花以来,便是如此了。 如此的盛大高调,如此端庄稳重,她的富贵之相,是与生俱来的傲骨与教养。 ![]() 传说,武则天欲在寒冬赏花,遂而下令,满园花开,众花皆不敢悖逆,唯有牡丹,不肯献媚,任火烧根除,贬到洛阳。在暖还春归,谷雨三朝后,渐次而开,艳动全城。 不畏权贵,不违本心,这是牡丹的品性。而人们所谓的,富贵华丽,倾国倾城。只是看到了她的外表,赋予她肤浅的标签,又斥责她的虚荣。 ![]() 牡丹不声不语,自顾自地开,不在乎那些闲言碎语,只在乎今朝能否成为自己。 她的端庄与傲骨,她的稳重与大气,才是最应被人看见的本色。 ![]() 02芍药柔而有骨,坚韧深情 比起木本的牡丹,芍药似乎更加柔弱一些。草本的花,花茎柔软,故撑不起花朵的硕大,所以常常歪着头,似美人醉卧,妩媚多情。 如果说牡丹是众星捧月,是大家闺秀的端庄雅致。那么芍药便是默默无闻,小家碧玉的心有山海。 ![]() 这样一褒一贬的状况,芍药似乎早就习惯了。就连在诗词中,与牡丹同时出现,也只能作为抛砖引玉的砖。 尤其在整个盛唐,那个繁华喧闹的时代,人们只能看见牡丹的美,看见云想衣裳花想容。而对于芍药,只一句庭前芍药妖无格,就为她定了“妖而无骨”的性。 真是为芍药叫屈,明明是不同的花,却偏要与牡丹比个高下。在那繁华的唐,无人言说芍药传情的浪漫,无人发现芍药柔骨的坚韧。 ![]() 好在,光阴流转至宋朝,那个以极简为美的时代。人们发现了这株花的曼妙,韩琦约上几名好友,在芍药田里,折枝簪花。 后来,四人全做了宰相,这一日的簪花之美谈,从此载入史册,称为“四相簪花”。 那是难得的,芍药作为自己,在青史上留名,不是牡丹的陪衬,更没有被斥责妖媚。 ![]() 可无论是曾经的贬低,还是此后的称赞,芍药不辩解,也不骄矜,开在三春后,甚至在牡丹之后。 仍是妖娆的歪着头,风一吹,花影翩跹,是她的舞动,是她的风姿。 ![]() 03牡丹芍药人间富贵花,自贵才芬芳 牡丹的端庄傲骨,芍药的柔情坚韧,是她们的性格。至于花有多相似,叶有多难分辨,只是眼观的表象,赏花,须得用心。 用了心,方才看见,牡丹盛大的花朵下,有一身傲骨,一颗不屈的心。 芍药醉卧的花身下,柔而有骨,软而坚韧,无惧人言,只问初心。 ![]()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你不一定要长成玫瑰,乐意的话,做茉莉,做雏菊、做向日葵,做无名小花,做千千万万。” 我想,芍药与牡丹,一定深谙这句话的内涵。故而,牡丹没有被捧杀,芍药仍绚烂,她们各自保持着独特的美。 ![]() 世间繁花,俱是如此,兰花的清雅素洁是美,莲花的不染纤尘是美,牵牛的秀雅顽强是美,向日葵的天真热情更是美…… 清代袁枚写:“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小至一颗米粒的苔花,也自有心底的无限乾坤。 ![]() 平凡又如何,娇小又如何,只要跟着自己的心,自贵,自珍,便能迎来自己的欢喜,便能在人间春风里,闻到心底的芬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