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是大部分中国人都会做的事,由古至今不论是塞墙缝儿,还是藏粮仓、存钱庄、银行,目的都是想将自己辛苦赚的钱存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而在古代战乱频发的时代,人们是怎样储蓄的呢? 明代有一个商人,他将巨额银票暗藏在破伞的伞柄中回家,岂料途中破伞被偷,而他用一招就让小偷主动归还。那么,这个商人为什么要将银票藏入破伞中?这就要从“靖难之役”说起了。 ![]() (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侵删) 原来这位商人早年间背井离乡来到南京做生意。经过多年摸爬滚打,终于在城内最繁华的地段有了自己的一间小铺子。 岂料遇到“靖难之役”,兵荒马乱之际,不仅阖家团圆的愿望落了空,眼看铺面生意也受到影响,一日比一日难以经营维持。为了活命保本,商人在经过几个不眠之夜后,决定放弃自己多年打拼的事业——卖了铺子回家。 于是,他将金银财宝置换成银票,担心遭遇山贼、土匪搜身,于是,他灵机一动将银票藏在伞柄内,一路上与伞寸步不离。 ![]() 某天,他找到一个旅馆住宿,由于过度劳累,晚上时睡得太熟,也就放松了警惕。当醒来时伞不见了。询问店家后无果,只好心灰意泠回到房间。 冷静分析后,他认为一把伞而已,又不值钱,银票藏得又很隐蔽,小偷可能是穷途末路了才会偷吧。 ![]() 他心生一计,在当地开了一个当铺,借着修伞借口等待那个人的出现,可是等待了几日仍然没有结果,他决定换个方法。 偷伞的人也一定没有钱来修伞,所以他以旧换新来引出小偷。一天下午,一位穿着破破烂烂的男人来到店铺,商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伞,但他依然不动声色,免费给这个男人换了一把新伞,就这样,伞又回到自己的手上,藏在伞柄内的银票也完好无损。 ![]()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得不佩服商贩的头脑和智慧,关键时刻依然能不动声色,没有大肆声张掉伞,而是通过智慧让小偷归还,这种临危不乱和破釜沉舟的心态在战乱时是非常不容易的。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