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商、情商与两种阅读

 嘉陵江一滴水 2022-04-22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编者按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读书开解人生烦恼,读书是最好的心灵之旅……漫漫人生路,你读过的书终将给你回报。

与书相约能加深认知、拓展视野,不同种类的书让我们在不同的知识和生活中遨游,也能得到与众不同的人生感悟。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原上草邀请作者讲述他们与书相约的故事,敬请垂注。

□吕进

智商做事,情商做人。兼具智商和情商,是诗意的人和人生。

做事要靠智商。我以为,智商大体包括了六种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力、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就是认识客观世界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颇得曹操父子器重的人,复姓邯郸,单名淳,曾在魏文帝曹丕身旁做事。邯郸淳撰写的古代笑话集《笑林》中有一则《长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这个拿着长竿进城的鲁人的智商太低,只知二维空间,不知三维空间,竹竿太长,竖着比城门高,横着比城门宽,就“计无所出”了。这个自我感觉良好的“老父”更荒唐,教鲁人的办法居然是将竹竿锯短。这样,城倒是能进了,但是长竿就没有了。没有智商,的确办不成事啊!

但是只有智商却是人的短板了。只有智商,只知道自己工作的实用意义,不知道自己工作的价值意义,工作带来的愉快也就有限了。工作就成了“混碗饭吃”,变为负担。只有智商,只能谈技术,谈专业,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他人,只知“硬件”,不懂“软件”,这样的人生也是枯涩干瘪的。

情商也是一种智商,是情绪智商,是人在情绪、情感、处理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它的核心是人文修养。智商了解“是什么”,情商追问“应当是什么”。情商表现为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关怀,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追问,情商帮助人获得正确的得失观、使命感和大视野。这样,就能更好地管理情绪,自我激励,与人友善,看得到,想得开,提得起,放得下,善于调整自己,拥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人生风度。

情商高的人更能够用人性的眼光对待事物和对待他人。只有智商的医生,看见病人就只是病人。拥有情商的医生,在看见病人的同时,也看见他作为人的痛苦、煎熬和忧虑,在看见他的生命状态的同时也看见他的生存状态,富有一个医者的同情之心,这就是情商的高低之分。

情商高的人富于幽默,只有智商没有情商的人和幽默无缘,一是一,二是二,刻板无趣。幽默是从高处打量生活的智慧,因此,幽默感的基础是以高见低的亲切感。幽默是阴天里的阳光,沉重时的轻松,人际关系的黏合剂,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它还是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达被压抑的愿望和思想的出路。数学家华罗庚年轻时得了伤寒,造成左腿残疾,后来走路都要左脚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脚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步履,华罗庚却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展现了他高于生活的阳光性格。

我们的读书也与此对应,有两类阅读:提高智商的专业阅读和提高情商的人文阅读。一个专业的阅读属于一个特定的人群,而人文阅读则属于每一个人,伴随着人的一生。

专业阅读是求真的,而人文阅读是求善和求美的。它从内在提高人的品位,使人有精神追求,有理想之光。老子说,“无用之用,乃为大用。”人文阅读就是如此。

专业阅读是功利阅读,为了满足求职、文凭、升职、工作等具体需要;而人文阅读是超功利的,为生命、为成长、为精神滋养而阅读。其实,人的一生中的人文阅读,真正记住的并没有几本书。忘掉读过的东西并没有白读,忘掉读过的东西的过程,正是在无形中塑造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言谈举止、塑造气质的过程。

人文阅读的中心是元典阅读,元典是经过历史淘洗的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时代的穿透力,内蕴了人类一些有永恒价值的元素。元典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经典,比较恒定。因为思想性、智慧性的东西,越经过历史检验和人生经验的沉淀,越向深度发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关于元典,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这样说道:“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是那些你经常听人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在我们国家,《论语》至今还具有强大的穿透力,“政者,正也”,谈得多好啊!又比如《老子》,“上善若水”的老子给我们送来的是一股清水。

两种阅读都很重要,读书已成为全人类的一个呼唤。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主旨宣言:“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的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4月23日这一天,也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英国学者培根在《沉思录》里说:“知识就是力量。”希望我们都成为有力量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