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天分局五项机制促进“强作风 提能力 抓落实”活动深入开展

 东海问渔 2022-04-22

图片

在“强作风 提能力 抓落实”活动中,山海天分局在作风建设中提升能力,在工作落实中检验能力,在提升能力中检验作风,以当前重点工作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切入点,形成了党建引领、组织保障、机制创新的良好格局,不断将活动推向深入。

图片

01
健全学习培训机制

以“请进来讲”,“走出去学”,“沉下去练”等方式,内外联动强化自我学习自我提升,“传帮带”方式总结经验锤炼队伍,避免学用“两张皮”现象。在“严真细实快”作风研讨中,以目标、效果和问题为导向,把已完成的重点工作作为案例逐一“复盘”,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全员参与市局“自然资源大讲堂”学习的同时,邀请市局领导、科室负责人和区纪工委领导到分局授课。分局利用周五集体学习时间,由班子成员和科室业务骨干担任讲授人,围绕自身业务特长,为干部职工作自然资源业务知识、政策法规、工作流程等方面的辅导讲课。同时,创新学习形式,开展演讲比赛、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等形式开展活动,组织新入职的同事深入到生态修复、田长制巡查、重点建设项目现场,观摩参与相关工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习效果。

02
健全流程再造机制

按照业务工作的薄弱点就是党建工作的着力点的思路,做好“党建 ”文章,结合《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等政策文件,擦亮“党旗红 自然绿”品牌,全力抓好各项业务流程梳理和再造,促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制定分局工作规则,明确党组工作规则、组织生活会制度、科学民主决策等制度,明确工作目标,提升工作标准。按照科室职能和各岗位职责,设计出业务流程图,对廉政风险点再细化再查找,织密廉政风险防控网,规范权力运行。

03
打造耕地保护机制

运用好“空天地”系统和“田长制”两个抓手,落实好“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强化土地执法动态巡查责任制,结合卫片执法、国土变更调查等工作,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执法监察网络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早预警,有效遏制各类违法行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共同责任机制,对于违法占地企业,列入失信名单,区经发、建设、生态环境等部门停止办理一切手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引导新发展林果业上山上坡,鼓励利用“四荒”资源,不与粮争地。

04
健全高效用地机制

以“亩产论英雄”为导向,从三个维度确保高效用地。一是“集聚发展、标准用地”引导保障机制,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制定优先用地目录和准入负面清单,实行要素跟着项目走、要素引导项目走,全面推行“标准地”出让。二是“密度提升、挖潜增效”开发利用机制,提升工业用地经济密度,严格用地标准,对两城工业聚集区开展经济密度提升专项调查,全面掌握用地情况,完善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措施,推动低效用地整合利用。三是“源头管控、能放能收”全流程监管机制,实施项目联审监管,对新上项目规划选址、产业政策、固定资产投资、能耗、环评、用地标准等进行多部门联合审查,从源头上保证项目质量,实行承诺践诺供地,强化供后达标监管,因用地主体原因导致土地闲置超过两年的,依法依规处置。

05
健全矛盾调处机制

做好今年的社会稳定工作意义重大,针对众多信访诉求以土地问题为突破口的实际情况。分局着力完善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全力做好信访及行政诉讼等工作,力争实现积案清零。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实行领导包案,成立攻坚专班,坚持实地走访掌握实情,确保信访事项事实清楚、处理得当,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成功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通过来信办理、热线受理、来访接待、网站受诉、微信接访、公众号采集等方式,拓宽民意诉求表达渠道,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避免矛盾积累、矛盾上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