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汉墓十室九空”?看曹操给自己设的72疑冢,就什么都清楚了

 昵称vUWeivtn 2022-04-22

在古代,盗墓者还有一个别称,就是“摸金校尉”

据史书记载:摸金校尉一职起源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当时,曹操为了筹备军饷,便设立了一个专门盗墓取财,用来补贴军饷的官衔,那就是摸金校尉。

当然,这样的说法直到现在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但不管怎么样,我们最起码也算是了解到了,为什么很多的考古专家都称“汉墓十室九空”

想必,这可能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了吧!

可以说,汉末三国时期的盗墓现象是非常严重的,而最著名的就是曹操死前专门设置的“疑冢”。据民间传说,曹操为自己所设的“疑冢”多达七十二处,甚至有的疑冢还被他设在了水里。

原来,堂堂盗墓界的祖师爷曹操,也害怕自己死后陵墓被盗!

据传,曹操下葬的那天,共有七十二口棺材同时从城门抬出,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在哪副棺木中。

自此之后,曹操墓就成为了一个谜……

据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记载:曹操死前曾下过一个命令,他让儿子曹丕将自己葬在河北邯郸,并设立七十二个疑冢。因此,坊间才有了这样的传说。

然而,在史书《三国志》中,却并没有这样的记载,只是提到了:吾死之后,无藏金玉珠宝。意思是说,曹操曾在死前告诉曹丕,只需将自己薄葬就好了。

那么,真正的曹操墓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带着莫大的疑问,考古专家们经过了一系列的考古发掘,最终确认了下来: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村,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就是真正的曹操墓。

然而,令人感到惋惜的是,此时的高陵早已被盗墓贼不知“打扫”了多少次,只留下了两三个棺椁残痕,和一些侥幸残留下来的陪葬品。

想想也很可笑!

原本,这位盗墓界的祖师爷想通过薄葬的方式,来换取死后的安宁。谁承想,最终还是被自己的同行们挖坟掘尸了。

或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果报应”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