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曲欣赏】格林卡《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周原樵翁 2022-04-22



【名曲欣赏】格林卡《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被尊为俄罗斯音乐之父。用柴可夫斯基的话说,所有俄罗斯的民族音乐都是从这首《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发展来的。这样说不无道理,因为在格林卡之前,音乐领域大多是西欧的天下,乐曲中偶然会有一些匈牙利或者西班牙风格的元素。正是从格林卡开始,作曲家开始大量使用本民族的音乐风格进行创作,开创了音乐史上民族乐派的先河。

格林卡《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7分24秒)


格林卡交响幻想曲《卡马林斯卡娅》 德米特里·克留科夫 & 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国家交响乐团

这首乐曲创作于1848年,是格林卡借用了两首民歌旋律创作而成的,展现了俄罗斯民间生活的一幅画卷。

这首作品的结构是两重变奏曲,或者说是双主题变奏曲。即在这首乐曲中,有两个主题旋律,格林卡先呈示了第一主题,然后是主题的变奏,再呈示第二主题,接着再做第二主题的变奏,接着再重复一次这样的做法。

1.乐曲以一个宽广而深情的引子开始,仿佛说,啊!这就是我热爱的俄罗斯!

第一主题与变奏部分

2.第一主题A,小提琴齐奏一段优美的旋律,这段旋律来自于一首俄罗斯农村的婚礼歌曲,人们为新娘梳妆并送她过门时经常会唱起这首歌。就是这种直接从民间音乐中获得音乐创作素材的方法,奠定了今后民族乐派的发展方向。

3.第一主题的第一组变奏开始了,这一段我们叫作A1,是由木管来演奏第一主题,显得很甜美。仿佛在说,看新娘被打扮得多漂亮!

4.第一主题的第二次变奏A2,加入了一些弦乐来衬托。

5.第一主题的第三次变奏A3,铜管乐加了进来。

6.过渡的段落,从第一主题的铜管音色,向第二主题的小提琴的音色转变。

第二主题与变奏部分

1.第二主题B,仍然是小提琴的齐奏呈现,这是一首欢快的俄罗斯舞曲,舞曲的名字就叫《卡玛林斯卡亚》,也就是格林卡这首幻想曲名字的由来。在俄罗斯民间的婚礼上经常会伴着这段舞曲来表达人们的喜庆欢乐的心情。

2.从这时开始,第二主题的一系列变奏。

3.在第七次变奏中,第一主题又回来了,它以变奏的形式再现。

第一主题再现与变奏部分

1.第一主题A的新变奏A4,由木管乐器完整再现。

2.第一主题A的新变奏A5,由弦乐完整再现。

3.第一主题A的新变奏A6,由铜管乐器再现。

第二主题再现与变奏部分

1.经过一段很短的连接部分,那个轻快的舞蹈又出现了。接下来是一段较长大的变奏部分,第二主题经过18次变奏,不断改变着演奏乐器或者节奏,最终形成了开朗、热烈的舞蹈,这是俄罗斯人民性格的象征。

2.乐曲在结尾时突然减速,两声圆号,在与小提琴轻盈地对答中,戛然而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