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川闲话(5)陶园街的梨园博物馆

 老魏的新视界 2022-04-22

守望家园  记住乡愁

什川没有了梨树,也就失去了灵魂。保护好这些三四百岁的古梨树,什川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陶园街的魏周言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他用来做梨园农耕文化博物馆的院子依然建的是传统砖木结构的堂屋,大门则是风格独特特、精雕细琢的仿古门楼。为了这个仿古门楼,他请来什川老木匠,费了好大劲,终将门楼建成。看门上精美的木雕,飞檐翘角的形态,铜制的门环,那散发着松木清香的大门,既是魏周言一生的钟爱,也是街园街上少有的古风农家院,特色鲜明,大气美观。堂屋、仿古门楼、古梨园三者相互映衬,十分协调。可谓古香古色,相得益彰。

有了这样一个农家小院,魏周言的梨园农耕文化博物馆骨架已成。推开仿古门楼的两扇大门,传统木门开启之声熟悉而又亲切,是历史回响,也是难忘的乡愁。进得院内,建筑四面围合,有古老四合院的味道。主房在北,是一溜古朴又富丽堂皇的什川风格堂屋,东西南三面为开放式展示区,东侧屋檐下,挂着云梯戗杆,接果筐子、挑杆子、接兜、麻绳、马莲绳,耧、耱、风车、升、斗、大秤等多种农耕和生活用具,既有用于果树种植的专业工具,也有打粮种麦的各种农具。很多物件都是多年未见过的老东西。特别是果园用具,现在也许只有在魏周言的梨园文化博物馆才能看到。梨园古法种植用具,独具特色,是梨园文化的见证。南侧展区主要以花灯等社火用具为主,形态各异的花灯太平鼓等,透出什川悠久的社火文化韵味。西侧展示区主要以老家具,老物件为主,有古老的桌子柜子,还有录音机,老电视机、手摇留声机等。这些老东西老物件,承载着我们不能忘却的历史记忆。

魏周言的什川梨园农耕文化博物馆的藏品非常丰富,有些是多年来收集的东西,有些本来就是梨园人家种果树的日常用品,这些东西在本乡本土的果农眼里,可能是最常见的物品,但在乡村旅游时代,有来自兰州和全国各地的客人来什川,这些东西就有了很高的旅游价值。

为了把梨园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做得更生动有趣,魏周言还在梨园里建起了石磨和碾台,城里来研学的学生们,在参观完农耕文化博物馆后,可以在梨园参加石磨磨面、做豆腐等活动,亲身体验古老农耕文化,感受先辈们的生活。

在城乡巨变的网络大时代,我们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怎样与时俱进,魏周言给了一个生动美好的答案。守望家园,记住乡愁。振兴乡村,路在脚下。在美丽的什川梨园古镇,魏周言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故土家园,用自己努力,把美丽乡村独具特色的梨园文化传播给世界,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祝愿魏周言的什川古梨园农耕文化博物馆越办越好。

屋檐下挂云梯,这是什川人家独有的风景。


升斗楼耱

老桌子老家当

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箱子柜子盘花格的窗子。

魏周言示范磨面的场景


近期热读
1
什川闲话(1)玉带缠腰
2
什川闲话(2)野梨传奇
3
央视直播什川梨花  大美梨园风光无限
4
错过了梨花,不要错过什川网红桥
5
什川境内烽燧及遗址
6
皋兰县古梨园保护中心腹接、桥接技术试验成功
7
科学种田的带头人魏职鸿
8
正心堂小品:齐桓公的教训(吴映寰)

“写留言”
跟老魏进行互动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