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重但真实,这7部书为你讲述战争真正的样子

 skysun000001 2022-04-22

读史可以明志,而人类历史绕不开之一便是战争。

我们有幸生活在几近和平的年代,却也时时听到有关战争的消息。

如果有时间,可以翻开以下提及的书籍,从文字纸张中明了曾经的战争,感受历史的磅礴,也珍惜现在的平静。


NO.  1


《1453》
作者: [英] 罗杰·克劳利
豆瓣评分:9.0

拜占庭帝国的千年都城君士坦丁堡一直是西方世界的中心和基督教世界抵御伊斯兰世界的堡垒。但在145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集中了伊斯兰世界的力量,力图攻克这座城市。

1453年4月,八万名装备了新式武器的穆斯林战士开始攻城,而守城的是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堡十一世麾下的区区八千名基督徒士兵。在一连数周的炮火之后,城市轰然陷落,这一事件改变了世界,也标志着拜占庭的灭亡和中世纪世界的终结。

早期的记载常常用地狱的比喻来描述火炮。这种“战争的恐怖工具”的雷鸣般巨响不禁让人联想到地狱:火炮打乱了自然秩序,彻底断送了骑士风尚。早至1137年,教会就禁止将火药用于军事用途,还彻底禁止使用弩弓,但没有产生什么影响。魔鬼已经从瓶子里爆发了。 
—— 引自章节:6. 城墙和大炮


NO.  2


《南北战争三百年》
作者: 李硕
豆瓣评分:8.1

我们通常对古代战争的想象都源自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但这些作品中的战争场面大多都不过是小说家的幻想与虚构而已,并不是真实状况。

本书对各种史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从散落史书各处的战争叙述中寻找线索,借助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描绘出了魏晋南北朝各场重大战役细节,展现出丰富、生动 的历史原貌。

吕布每次冲击所率骑兵数量并不多。这种冲击的主要意义不在于杀伤多少敌人,而是冲断敌步阵的队列和指挥序列,从精神上打击震慑敌军,制造混乱,从而为己方主力发起总攻创造条件。” 
—— 引自第1009页


NO.  3

《经略幽燕》
作者:曾瑞龙
豆瓣评分:8.8

本书以北宋前期对辽作战为研究对象,从战略思维与文化、战役法、战术传统等层次分析宋辽战争中的成败关键。

系统借鉴当代军事战略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有机地结合原始史料进行分析,不仅厘清了宋初军事史中若干疑点,而且跳出了传统史学叙述中以'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或'先南后北'等粗略解释北宋对辽战争屡屡受挫的窠臼。并提出,宋初对辽战争在不同时期体现出急速攻取、弹性防御、弭兵休战等不同取向和特征,其间也曾掺杂着和平外交解决的努力和可能性。而这些特点的出现又是从不同层面上受到战略思维、五代军事传统遗留、文人政治等因素影响的结果。

必先进贤退不肖以清其时,用能去不能以审其材,恩信号令以结其心,赏功罚罪以尽其力,恭俭节用以丰其财,徭役以时以阜其民。
—— 引自第159页


NO.  4


《滑铁卢》
作者:[英] 伯纳德·康沃尔
豆瓣评分:8.3

一个伟大而恐怖的故事。

“由于硝烟弥漫,威灵顿公爵的视野有限……法军实心弹和榴弹在他附近飞舞,噪音在震动他的鼓膜,不仅是炮声和炮弹爆炸声,还有伤员的哭喊、远方山岭的鼓声以及……各团的军乐……威灵顿最大的天赋是在这混乱中保持冷静……他在用望远镜观察远方山岭,企图解读拿破仑的意图,但他也将望远镜指向东方。”
在《滑铁卢》的末尾,读者会感到,仿佛他们自己也能指挥一个营。历史书写得这么精彩,谁还需要读小说去寻求刺激?
——《华尔街日报》


NO.  5


《战争改变历史》
作者:马克斯·布特
豆瓣评分:9.1

本书从技术革命角度入手,将1500年以来的军事技术、战争与历史的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20年前,没有人会担心飞机会从距离本土上千英里之外的浮动战场上起飞,攻击设防严密的海军基地。事实上,很多海军将领仍旧认为战列舰是海军力量的中流砥柱,而将航母冷落在一旁,认为它最多只是辅助性的力量而已。

在12月7日,这种思维定势遭到了与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一样沉痛的打击。在6个月后的中途岛战役中,两只舰队在远远超过火炮射程距离内互相攻击,到那时为止,这种思维最终被打上了历史封印。

一个美好的新世界正冉冉升起,拥有400年悠久历史的舰炮霸权在还不到40年历史的发明——飞机面前黯然失色。 
—— 引自第八章 航空母舰和鱼雷


NO.  6

《二战史》
作者:[英]约翰·基根
豆瓣评分:8.4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体事件,战火遍及所有有人类定居的大洲,超过5000万人在战争中死亡,全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遭到严重摧残。

二战的影响直至今日仍未衰退,它的遗产是理解当今世界难以绕开的话题,而它壮阔而又悲怆的战争画卷也始终冲击着后人的心灵。

闪电战( Blitzkrieg)是个德语词汇,不过在1939年前徳国军队并不知道这个词。这是西方新闻记者的杜撰,他们使用这个词来让读者知道,在三周时间内,德国在与装备不良、数量又少的波兰军队进行陆战、空战时,在速度和破坏性方面的某些特性。 
—— 引自章节:三 闪电战的胜利


NO.  7


《隐形军队》
作者: [美] 马克斯·布特
豆瓣评分:8.3

《隐形军队》是一本记录了近五千年“非传统”军事冲突历史的著作,书中追溯了游击战争和恐怖主义从远古时代一直到现代的历史。作者认为,从古典世界首次出现反抗强权——从亚历山大大帝到罗马帝国——的反叛势力出现开始,人们就发现游击武装比正规 军更难对付。

无论是来自波斯高原的毁灭了美索不达米亚有史料记载以来第一个帝国的游牧民族,还是推动了罗马帝国毁灭的冷酷无情的匈人,古人的无数经历无不证明了这一观点。而在现代方面,布特认为,虽然属于国家的强力军队越来越多,但游击武装和恐怖组织所掀起的战争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