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第二部分 媒介与想象——艺术实验 ![]() 墨荷09003 董小明 数码影像 119×79cm 常熟美术馆藏 ![]() ![]() 我家绕屋梅花树 陈履生 纸本中国画 44×66cm 常熟美术馆藏 ![]() 家·春·秋 樊枫 纸本中国画 34×45cm 常熟美术馆藏 ![]() 沙钢写生·Ⅶ 张文来 纸本中国画 59.5×86.5cm 常熟美术馆藏 ![]() 沙钢写生·Ⅷ 张文来 纸本中国画 59.5cm×87cm 常熟美术馆藏 张文来新现实主义艺术是构建在时代性的审美趣味基础上,以中国主体性的艺术语言为根基,以一种个人化的天赋为依托的,带有开拓意义的艺术个性。这种开拓意义意味着他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化的水墨艺术面貌的确立,而且还是一种整体意义上的“中国画道统”转变的组成部分。对于其作品的表述,既不能完全延续中国画里品鉴式的话语体系,以及依托中国画论知识结构与水墨概念等专业术语的表述模式;也不能完全沿用构图、造型、笔触与色感等一套西化的绘画艺术评述逻辑。这种杂糅与交织,对于最近三十年的中国艺坛,由中国画走向水墨画而言,无疑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卢缓《历史的追问——张文来的水墨人物》 ![]() 有一个复杂而微妙的问题是,在绘画性与书法的顶端,存在着亦此亦彼的共同区间。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出现抽象画?中国画从来都不乏抽象意识,却始终没有走向抽象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中国的书法先于绘画而成熟,早已把抽象的那一部分占领了。西方绘画中有蒙德里安的冷抽象和康定斯基的热抽象,中国的草书可以说是热抽象,冷抽象则是楷书或篆书,一个是表现主义的,一个是结构主义的。它们在书法里被发挥到极致,而且以其形式法则的最简、最难与情感容量的最深、最大之整合效应,使绘画无法超越。 ——张桐瑀《书法与画法——卢辅圣访谈》 ![]() |
|
来自: 常熟老李jlr5mr > 《★常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