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色渐青花色美

 高骏森 2022-04-23

山色渐青花色美
   文/心旷


因了一幅楹联“长堤划破全湖水,之字平分两浙山”,去过多次五云山的小兄弟杨洪飞,在植树节这一日发信息给我,约第二天再去游玩。他说,前几次是一个人去的,若不和高大诗人去一次,就算去的次数再多,也等于没去。

他这话一半是调戏我,另一半是真诚的。我俩认识一年多,性格、爱好有很大的不同,但思想跟灵魂有许多的相似。他欣赏我的人品,也欣赏我的文笔,我欣赏他的真诚,和为人处世总考虑得面面俱到。

植树节第二日是周末,月份是三月。五云山在西湖,楹联“长堤划破全湖水,之字平分两浙山”就是出自《五云山在西湖》的楹联集里。西湖美景,三月天,天时地利人和,面对小兄弟的约,我怎能不答应呢。于是,我俩第二日从各自的居住地乘坐地铁到凤起路后,步行到六公园公交站汇合,再一起乘坐公交车到云栖竹径。

第二日我去到汇合点比他早,天是阴天,但满树樱花、玉兰花、茶花都在盛放,风柔柔的,暖暖地吹在身上,花香味清香扑鼻,给人心旷神怡。见到小兄弟时,天空突然下起了雨点,风跟着一吹,眼前的玉兰和樱花都在纷纷扬扬地飘落。此景此景,让我想起了杜甫的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小兄弟细致入微,知道我没有吃早餐,怕我晕车,特地买了面包和水叫我吃了再上车。上了车没有走几站,我还是晕了起来,幸好坐在窗边,窗户能打开,但我仍晕到胃里翻江倒海,一下车就呕吐了。

从云栖竹径大门牌坊进去,沿小径前行,两边是苍翠密集高大的毛竹和各种树木与花草,还有百年、千年树龄的枫香。正是阳春三月风和景明的天气,大多植物的枝条上都长出来了嫩嫩的绿叶或绿芽,让山的颜色渐渐变成了春天的青和绿,给人的眼睛和心灵有着青春的蓬勃和静雅的温馨。

突然一阵暖暖的香雨下了下来,而且有点儿大,有人撑开了伞,有人在跑,朝亭子里去避雨。出门前我查看了天气,说有阵雨,于是,我带了伞,此时也撑开了。小兄弟没有带伞,但他拒绝和我共享,他说,这时候淋雨是一份惬意,是一种享受,最能体会出来古人的悠闲和雅兴。

我看着被苍翠密集高大入云的毛竹遮蔽着的天空和小径两旁幽幽如兰草的沿阶草,听着雨点敲打竹叶的窸窣声,想起了一首歌:“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我在等谁?前面几十米处的左边有一个亭子,是洗心亭,但此时,我把它想象成了绍兴会稽山下的兰亭。洗心亭里面有不少人在避雨,我俩也走了进去,我望着眼前的山色渐青,想起惊蛰刚过,我等的是天空响来的一声春雷。然而,雨很快就停了,雷声却没有等出来。云栖竹径里面有很多亭子,每个亭子都有匾额和楹联,只有洗心亭没有楹联,在兰亭等春雷是要题序才能等得到的,洗心亭没有楹联,自然也就不可能等到春雷。

洗心亭面前有一个水池,叫洗心池,里面的水清澈见底,可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2019年重阳日我从九溪爬到五云山顶去看望有着1500年树龄,号称杭州第一古树的银杏后从云栖竹径这边下山路过洗心亭时进去小憩了一会儿。那一年是我人生最低谷的一年,重阳日上五云山看银杏树就是把它当成神树祭拜,祈祷它能保佑我时来运转,下山遇见洗心亭是不期而遇,我认为是老银杏树特意安排的。面对一池清冽的水站着,我平心静气了一会儿,然后去到流水处蹲下来认真地洗了一把脸,过完春节,真转运了。这次又是不期而遇,我又一次地面向它静默了一会儿,然后去到流水处蹲下来认真地洗了一把脸。不同的是,上一次是上山下来后洗了脸出得山,这次是进山后洗了脸上得山。

洗心池边上有几个年轻男女穿着汉服端着相机在拍古典艺术照,隔远些看,那个被拍照的女子很有古典气质,但近些看什么感觉都没有了,甚至有一种晚秋晴日远观红叶看见它们都是清澈静美的,走进细看,叶脉上全是千疮百孔。于是,我跟小兄弟离开了洗心亭,沿小径朝山的深处去见鹿。

小兄弟不写作,但学历比我高,生活中也是一个爱好阅读、爱好文艺的青年。一路上,我俩慢慢地一边走着,一边欣赏山色春景,说话的都是他。他像是一个专业讲解员,对我讲着这个亭子叫兜云亭,那个亭子叫白云红叶亭,这处匾额题字人是中央老领导陈云、那处匾额题字是乾隆皇帝,这处碑文是康熙大帝的御笔,等等。他讲得绘声绘色,时不时地还诵出来两句诗或词,都是我不知道的,把我这个真正写诗的人窘迫得是又自卑、又汗颜,幸好看到了竹林外面有几枝桃花开了,山涧里有溪水在潺潺地流,我咏了一句苏东坡的诗:竹外桃花三两枝。

在云栖竹径最深处的篁竹亭里,我俩坐下来听他聊了一阵子的诗,除了王勃、李白、杜甫、苏东坡等古代名人的,他还咏了几首他自己在校时写的。起初,亭子里只有我们俩,过了一会儿有人进来,紧跟着又有人进来,他们或许是单纯走累了坐下来小憩,或许是听见我们在谈诗而有兴致地听听,竟然一个都不走,搞得我俩有些不好意思再谈下去,主动站起来走了。

几声清脆悦耳的鸟鸣,把山色喊得比刚才又青绿了一些。这时候太阳出来了,气温也升高了一些。小兄弟说下山去,吃了午饭后去西湖边走走,我说我要去看望老朋友了再下山。他疑惑地问我,老朋友是谁?我说是山顶上1500多年的老银杏树。他很无语,因为他不想爬山,但出于对我的尊重和照顾我的感受,还是同意了。

行至山腰处,就遇见了留有楹联“长堤划破全湖水,之字平分两浙山”的凉亭。五云山名的来历,传说曾有五种色彩的云朵盘旋在此山顶,经时不散而得名。云栖竹径的“云栖”也是这样来的,竹径就是山里的毛竹很多。其实,五云现象是此山的位置处在西湖和钱塘江两水相夹之间,水汽充沛;山上山下温差很大,形成山地云,经强烈阳光照射,出现的五色彩霞。此楹联恰到好处地把五云现象解释得既科学又文学。“长堤”就是苏、白二堤,“全湖”是西湖和钱塘江。“之”是之江,也就是钱塘江,“字”代表的是钱塘江的形状,“两浙”是浙东和浙西。当雨过天晴,没有雾霾的时候站在五云山顶上鸟瞰西湖和钱塘江,你就能看到五云斑斓的色彩。

爬到山顶,老朋友看见了,遗憾的是不能亲近它,因为它长在真迹寺门口,真迹寺被围了起来在施工,游客进不去,我只能站在外面面向着它默语。原以为春天来了,它也长出来了满树满枝嫩嫩绿绿的小杏叶,可眼前,它依然还是冬天的模样,于是,我们只停留了几分钟就沿路下山了。

站在云栖竹径牌坊大门口,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茶园和粉墙黛瓦的农舍,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西湖梅家坞龙井茶园村,因周恩来总理生前五次到访和全球多个国家领导人的到来品茶,让这个名不经传的小村落驰名中外。我因梅家坞名字的诗意和这里的梅花和龙井茶,而多次想找一个冬天落雪的天气里来到这里一边品茗,一边赏梅听雪。

茶树都还统一静默着,没有哪一棵先长出来一颗嫩芽。此时中午已过,我跟小兄弟都饿得饥肠辘辘,新茶品不了,喝一杯去年的也行,再吃一顿饭,也算是品尝了梅家坞的春天。

我俩在39号农庄外面找了一张桌子坐下,菜单上写着龙井明前新茶100元一杯。我纳闷地问服务员:“茶树都没有一棵发芽,你这新茶是从何处而来的?”服务员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她看着我笑,说:“去年的。”我又问:“去年的叫新茶,今年的出来了叫什么?”她回答的也很幽默:“2022年新茶”。我又问:“你这茶杯有多大?”她指着邻桌一个端着茶杯的客人的手说:“就这一种杯。”原来是普通的玻璃杯,装四两白酒的那种。我问:“去年的明前茶100元一杯,等今年新茶出来,是不是卖1000元一杯,特级芽茶10000元一杯?”她说:“叙水是免费的。”我又问:“不喝茶,只吃饭,开水是否要买?”她面红耳赤地说:“那不用。”

茶喝不起,就吃饭吧。看了菜单,最便宜的青菜也要40多元一盘。两个人点了一荤两素一汤,米饭是赠送的,一共222元。量少、价贵且不说,关键是难看又难吃,好在我俩都是吃过苦的人,尤其是我饿过肚子,知道饿的滋味,再难吃,我俩也吃成了光盘。

吃过午饭,小兄弟说去西湖边走走,我突然想起来早晨乘地铁时看手机,《都市快报》公众号推文说上天竺法喜寺里面有一棵500多年树龄的玉兰开花了。500年前还是明朝,明朝那些事儿都很新鲜,应该去看看。从梅家坞去到上天竺有两站路,但因为梅灵隧道太长,所以,我俩还是坐了公交车,因吃饱了肚子,所以没有晕车。

《都市快报》公众号小编说,这棵500多年的古玉兰虽然就在法喜寺里面,但很多人去过多次都找不到它,而它就在入大门的堂客右手边的院子里,匾额上写着五观堂。我跟小兄弟进去后也没有第一时间找到它,于是,我俩先拜了菩萨,然后沿台阶上到寺顶,然后再下来,还是没有看见。

恰好一位法师走出来,小兄弟上前询问,顺着法师手指的方向走过去,入门,就见到了一棵震撼的粗壮大树和开得硕大无比,洁白繁茂的花朵,花色清美,花味清香,树下簇拥着许多端着手机相机拍照的游客,场面有些吵闹,这已经违背了寺庙的清静,更恼人的是,七八台无人机飞得矮矮的,对着花儿嗡嗡嗡地拍个不停,清静的寺庙变得像是喧哗的集市。我有些烦躁,我发现花儿们的表情也有些烦躁。花儿本来都是爱清静的,尤其是白色的花儿,她们开在寺庙里,就更是说明了需要清静,不愿被人打扰,花儿们都是有禅意和佛心的。可是,在这座古寺里……

我在人群里穿过来穿过去,想找个好的角度拍几张照片,但都是人,都举着摄影器具,所以始终没有找到最佳位置,只好随便拍了几张。人群里听见一位道士说,这古玉兰很任性,年年都是农历二月十二日才开花,到二十日就谢了,一共只开八天。但今年很特别,提前了一天盛开,就在昨天下午都还是满树的花苞,你们来得真是时候,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这是张爱玲散文《爱》里面的句子。花儿代表的是女性,法喜寺的名气虽然没有灵隐寺大,但它是单身男女的网红打卡地——据说,在里面求姻缘特别灵,尤其是春天站在花树下。难怪法师说这棵古玉兰很任性,每年只在农历二月十二日才开花,原来,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这棵古玉兰今年破例提前一天盛开,是否是知晓我跟小兄弟要来呢?

我不知道小兄弟有没有对着这棵古玉兰花树求他的姻缘,但他告诉我,在我拍照的时间里,他去找法师求了一福。其实,我认为什么都不需要求,佛匾上写着:莫向外求。

出寺,天色已晚,因担心坐车又晕,我俩骑单车来到岳庙后,沿北山街步行到龙翔桥地铁站。北山街被人称之为全中国最美、最有风情,最浪漫的一条文化街。理由在我看来有四:一是它临水西湖边上,二是民国原始建筑,三是一排高大茂密的法国梧桐,四是市区通往灵隐寺的主要交通道路。现代的年轻人在这条街上沿西湖边步行,在我的想象里,男人最适合穿西装跟长衫,女人只允许穿旗袍,无论男女,都得说一口流利的苏州话,你就绝对有可能真正地穿越到民国,遇见胡适、徐志摩、朱生豪、张爱玲、苏青、宋氏三姐妹和合肥四姐妹。

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拥?我走过你走过的路,这算不算相逢?

一弯月牙落在西湖,我们走,她跟着走,一直把我们送出西湖,才又回到天上,继续把我们送到地铁口。

2022.3.30-31 钱塘

明天,是不是更好

映山红

走过苏州,涛声依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