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百年大学有12所: 北洋大学堂1895(天津大学) 、 南洋公学1896(交大沪校,上海交大)、 京师大学堂1898(北京大学) 、 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2(北京师范大学)、 复旦公学1905(复旦大学)、 唐山路矿学堂1906(交大唐校,西南交大)、 同济德文医学堂1907(同济大学)、 铁道管理传习所1909(交大平校,北京交大) 、 清华学堂1911(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1919、 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1920(哈尔滨工业大学) 、 厦门大学1921。 😓😓😓😓😓😓😓😓 但国内自称是百年高校的有70多所,绝大部分是假的,是东拉西扯找个什么“源头”炮制出来的。我们来分析一下。 ![]() 1) 多点合并起源的学校应按合并日起算。 合并起家的,没有核心分枝或虽有核心分技但未继承其校名的,只能算新学校。武大1926(6校合成第二中山大学,1927年停,1928年重建)、浙大1927 (工专、农专、普慈寺合成第三中山大学)、南大1927(9校合成第四中山大学。没有足够占比的核心分枝,也未继承任一校名)、河南1927年(3校合成第五中山大学)、四川1931 (3校合成,其中有所省立四川大学,但非主要分枝)。 注:武大的1893年自强学堂、浙大的1897年求是书院、南大的1902年三江师范,当时既非大学,后又停办,原址荒芜长草房屋倒塌多年,后来只是用了这块地皮,怎能把这当源头? 2) 院系调整时建的新学校,除了继承原校名的拆分母校,其它均应按新校成立的年份。 如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应为1952年,是由南大、金陵二校的工科及江南、厦门等校的部分工科合成的。 3) 应按已具备大学特征的时间。 暨南建于1906年,是小学,只能按1923年进入大学时计。1901年的山东大学堂是小学,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是中学,均不算。清华特殊,1911年清华学堂留美预备时,有他校考来的大学生进进出出,已有点大学味道。教会圣约翰创办于1879年,1891年已具备大学能力,国内最早,但解放初消亡了。 4) 发展过程中可以并入其它学校或院系,可以更改校名,但主脉应始终保持主导地位,不能蛇吞象。兼并和改名避免同时发生,否则象是大合并成立新校。 复旦大学兼并上海一医,复旦大学占主体并保留名号,没有问题;华东纺织工学院改名中国纺织大学,再改名东华大学,自身血脉未变,也没问题。 2000年原华中理工并入干部管理学院、同济医大、武汉城建院并改名华中科技,这样的多校兼并+同时改名,虽然华中占了主导地位,但还是很象大合并成立新校,只能勉强解释为校名中的“华中”二个关键字仍在,改的只是“业务范围”,但实际中尽量避免。 5) 主血脉不能断。 允许因战争导致的短期中断,允许短时间行政合并后再退出,允许战争时临时联合办学,但人员、文档、理念等血脉元素应传承不中断。 如1900年八国联军时停了近2年的京师大学堂和停了近3年的北洋大学堂,因辛亥革命1911年底~1913年初因校址被光复军占领停了1年多的复旦;如1928年北大、北洋、北师大被并入北平大学一年后于1929年退出;如西北联大、西南联大。1927年底第二中山大学(武大)被解散,1928年秋再重建武汉大学,有半年中断,但找回部分师生并保存了文档,算续了血脉。 山东在1914年停办,西北在1932年降为中学,均断了血脉,后来启用旧名新建,前面不算。 山西较可惜,它在1902年建立大学堂,1912年进入大学,解放前的血脉传承倒很清晰,但在1952年被拆散了,1959年那个山西大学是完全新建的,和老校无关,1961年再并回有一点老血脉的山西师范学院,但老校的主脉已断。 6) 教会和私立大学在解放初(除北京协和)全部消亡,碎骨切肉被吞并,没有活体后代。 苏州大学现称继承东吴,上海理工称继承沪江,只是在老校园而已,都不算。很多教会或私立的老校园尚在,如中山搬入岭南,南大搬入金陵,北大搬入燕京,华东政法在圣约翰,上二医在震旦,华东师大在光华和大夏,北师大占了辅仁,浙大通过合并原杭大占了之江。 原教会及私立大学中,只有北京协和医学院保留了名号,但经历多次停办(1942.1~1947.9停办,1950年停办,1957~1958并入中国医科院,1966~1978.8停办),其实血脉已断。 🌸 🌸 🌸 如上分析,现存主要的早期大学有: 清末:北洋(天津) 1895、南洋(交通)1896、京师(北大)1898、京师师范馆(北师大)1902、复旦1905、唐山路矿(交通唐校) 1905、同济1907、北平铁道管理(交通平校) 1909、清华1911。 民国:山西1912(1952年停,1959年重建,血脉断)、协和医学院1917(4次停办,血脉断)、南开1919、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哈工大) 1920、厦门1921、云南1922、暨南1923 (1950年停,1958年重建,血脉断)、东北1923、中山1924、山东1926(1938年在四川停办并入中央大学,1946年在青岛复校)、湖南1926(1952年改成中南土木建筑学院,1958年改名湖南工学院,1959年复名湖南大学)、武汉1926(1927年停,1928年重建,计1926或1928均可)、浙江1927、南大1927、河南1927、兰州1928、安徽1928(1952年停,1958年同名新建,血脉断)、广西1928(1952年停,1958年重建,血脉断)、重庆1929、四川1931、西北1937、贵州1940。 注:北师大按校史按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建立起算。也有说应取独立出来成为京师优师的1908年,在娘肚子里的不能算。 🌸 🌸 🌸 🌸 🌸 🌸 现在流行把一堆专业学校大合并成为xx大学,奉劝一句,大合并会影响建校日,大家应敬畏并慎行。但既然决定大合并办新校,那就要接受用新的建校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