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能力差,而是变得善良了

 勤能补拙n12qky 2022-04-23

开国帝王雄才大略为何后代能力递降?不是能力差,而是变得善良了

电视剧里的玄武门之变

为什么古代开国帝王都英明神武,而之后的皇帝却一代不如一代?

很多人说这是因为之后的皇帝都“养于深宫妇人之手”,所以才会一代不如一代。

这种看法其实并不正确,真正原因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心态。

这么说,古代越是有作为的皇帝越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好人”。

这里我可以举几个例子:

李世民为了当皇帝弑兄杀弟,这能是普通意义上的好人吗?

李世民要是现代人,他杀了自己大哥和三弟,他肯定上“法制进行时”节目啊。

同样,朱元璋郭子兴死后,先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郭子兴的两个儿子郭天爵与郭天叙;后来还暗杀了韩林儿,他能是普通意义上的好人吗?

当然不是,相反,他们反而更接近普通人口中的流氓与恶棍。

看到这儿,大家别着急反驳,兰台再举一个例子。

刘邦为了逃命,把自己长子和女儿踢下马车,这事儿有吧,要是现在有一个父亲把自己一双儿女从汽车里扔到马路上,警察不得收拾他?

其实绝大多数读者也都知道开国帝王的品性都不太好,所以才会有了在互联网上特别经典的一句台词:

怎么能用普通人的道德规范去要求皇帝呢?

其实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皇帝按照普通人的道德规范来说,都是流氓和恶棍。

但是有意思的是,虽然古代开国帝王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是普通人意义上的好人,但是他们往往却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循规蹈矩,做一个好人。

电视剧里的韩林儿

唐太宗李世民为例,他自己是靠弑兄杀弟威逼父亲登上皇位的,但是他当上皇帝后第一时间让自己的儿子们读《孝经》。

他在选择皇位继承人的时候,最终没有选择最像他的吴王李恪、处处模仿他的魏王李泰,而是选择了素有仁厚之名的李治

朱元璋也是如此,在太子朱标去世后,他没有选择“像他”的四子朱棣,而是选择了他觉得“仁厚”的皇太孙朱允炆

这其实也就意味着李世民、朱元璋们也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好人,德性太差,所以潜意识里不愿意选择一个和自己类似的继承人。

另外一点就是,在古代正常的皇太子教育体系之下,开国帝王的残忍、狡诈、无耻这些特点很难传给自己的儿子,或者说这些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是越来越难以传承下去。

别说古代了,电影《教父》里第二代“教父”麦克,他不也没能把自己的心狠手辣(处决亲哥哥)传给自己的儿子吗?反而麦克的儿子亲眼目的自己亲叔叔被处决后,从此决心远离柯里昂家族的黑帮生意,去做了一个歌唱家。

《教父》里的麦克·科里昂

麦克不得已,只能选择让自己大哥的儿子文森特继承柯里昂家族的黑帮生意。

麦克可以把家族生意传给自己侄子,古代皇帝可没有办法把皇位传给侄子。

还有一点,很多时候开国帝王的能力其实就是心狠手辣,没有底线。

我们叒一次以李世民为例。

要说能力,李建成李元吉不能骑烈马、挽强弓吗?

当然是可以的。

但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从来没有想过用“射杀李世民”的方式来解决和李世民的争端。

这究竟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能力不足呢,还是说他们还算是做人的道德底线?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李建成与李元吉,这究竟代表李世民有能力呢,还是说李世民相比自己的哥哥和弟弟,更没有底线,更不受世俗道德的约束?

综上所述,之所以从历史上看“古代开国帝王都英明神武,而之后的皇帝却一代不如一代”,其实内在的逻辑是开国皇帝之后的历代皇帝慢慢的都具有更高的道德底线,越来越接近普通人意义上的好人。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