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雪忆年味发于2022年《新密文艺》第一期

 浓淡由他白利芳 2022-04-23

飞雪忆年味

文/白利芳

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给即将到来的新年增添了隆重而又热闹的气氛。

走在路上,几尾修竹于素白中隐隐透出点点碧绿,入目,一片冰清玉洁,清爽怡人;腊梅凌雪绽放,在飞舞的雪花间,时隐时现,细嗅,缕缕暗香如故,沁人心脾;红叶石楠雪中斗艳,更是丰姿飒飒;就连冬日干枯零乱的桃李槐柳,此刻披上一层亮晶晶的冰凌,仿佛也散发出一种光晕,玲珑剔透,美得像是一件件艺术品。

在这美丽的雪景中,怎么会少了踏雪和嬉戏的人们呢?听吧!带着自制滑雪工具的父母们,将宝贝安放在滑雪板上,一声“走起!”滑雪板飞速的向远处滑去,孩子欢快中伴随几声惊恐的尖叫,引得大人哄堂大笑。雪仗的厮杀正酣,你追我赶,一个雪球飞入脖领中,被投中的人一缩脖,扔的人回头急跑,不小心就跌了一脚。那些精心堆雪人的玩家,丝毫不被叫闹声干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拍照取乐……两个老人,看着这热闹的场面,相视一笑:“这场雪一下,就更有年味了!”

“年”在中国人心中,是一个特别的节日,“年味”在多少人的心中,是无以言表的味道,也是一种特别的感觉,味道不一,感觉不同,却都温暖而又让人回味。

进入腊月,腊八的粥,香甜味还没散去,就很快来到二十三“小年”了,日子一下就变得忙碌起来,“年”就算正式开始了,年味也开始在丰富多彩的年俗中弥漫开来。

小年“祭灶”,是个重要的活动,家家都要准备“芝麻糖”给灶王爷送行,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到天庭向老天爷汇报这一家一年的作为,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就送上芝麻糖,好封住老人家的口,以求来年神仙照顾庇佑。传说自然没有什么根据,却是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接下来扫房子,置办各种年货。干菜,鸡鸭鱼肉,必不可少,蒸炸煮卤,将冰冷冷的冬天硬是烘出了热腾腾的年味。

以前过年,最怕是储备的美食随着天气变化变坏,为了让食物可以保鲜久点,少不得想出办法将一篮篮的食物置放在阴凉处。这时候,若是下一场大雪就好了,门外的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玉米的木架上,院子里的石条上,当然还有院里的树杈上,都是天然的冰箱。孩子们在雪地玩久了,偷偷避过屋子里大人的眼睛,伸手在篮子里摸一颗焦香的丸子,也顾不得凉的冰牙,赶紧塞在嘴里,那滋味美美的。

二十八贴春联,家家户户焕然一新,大人将对联从中对折,拿把裁刀或者剪子从一端剌个口,沿着折线一直冲过去,对联就分成两份,这时候好事的小孩抢着拿去贴,往往被大人呵斥不能贴反上下联,以免被路过的人取笑,孩子便取了“出门见喜”“满园春光”的小联去贴在大门口,院子的墙上。

主妇们在新年前还要备下足够一家人吃到元宵节的馒头。这馒头是相当讲究的,大致分为“枣花”“口袋”“刺猬”等等。“枣花”象征着吉祥如意;“口袋”象征着丰收,外面是馒头里面裹着豆馅;“刺猬”是驼财富的,不得不说,这些年俗,无不凝聚着先人们对美好愿望的寄托和憧憬。

最令人期待的是年三十“熬福”,这一晚,吃过年夜饭,大人各有各的事,女人们手里再不碰针线活之类的了,磕着瓜子,打牌,看春晚,聊天。孩子们兴奋地跑出院子,“呲花”“摔炮”“窜天猴”各色花炮相继点燃……将夜色渲染的五彩缤纷。大人说,这一夜,谁能熬的久,福气也就多,孩子们没有了约束,尽兴地玩,直到困得睁不开眼,被大人抱到床上,呼呼睡去。

“噼噼啪啪”早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起,这是辞旧迎新的炮声,预示着旧年已去,新年开始。亲邻们互相走动,说着拜年的吉祥话,家家桌上摆着糖果,让着,说着,笑着,这时候,年味里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睡眼惺忪的孩子,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摸枕头下的红包,那里面是父母长辈给的压岁钱。

接下来的半个月,人们走村访友,尽情享受着难得的清闲和快乐,享受着新年里亲情和友情的温馨,享受着生活中的一切美好……

吃罢元宵节的元宵,看罢元宵节的灯会,年就进入尾声了,正月十五雪打灯,在飞雪中年味渐渐散去,冬天开始走远,春天渐渐到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