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初创企业的成功与私有制及公有制的关系

 淘沙金 2022-04-23

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是无所逃避的,马克思早已为资本主义备好了棺材板,私有制的死亡已是板上钉钉。虽然在座各位不可能活着见到共产主义实现,但是现在也并非看不见一点胜利曙光。私有制体系正在逐步瓦解并朝着公有制过渡,其主要表现是股份制的产生,而初创企业的易于成功也向世人展示着公有制的优越性。

我们都知道,私有制的分配方式不可避免地造就了贫富差距,贫富差距持续不断地挫伤着无产者的劳动积极性,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较高的社会生产效率持续快速地拉大了贫富差距,占人口多数的无产者无时不刻感受到社会的不公,他们开始学会躺平,股份制和股权激励应运而生。通过向无产者发放少量企业股权,无产者切实感受到企业发展与自己的利益相关性,他们的劳动积极性被重新激发起来,资本家与无产者的身份差异也变得模糊。资本家不是企业唯一的所有者,无产者也不再是纯粹的无产者,无产者与资本家拥有一个共同身份,叫做股东,股份较多的叫大股东,较少的叫小股东。当一家企业的股份太过零碎,股东人数很多,以至于我们已经无法确定谁是大股东时,这家企业是不是已经没有资本家了?显然不是,私有制的分配方式没有改变,劳动者创造的大部分利润(或价值)依然流入了资本家的口袋。但此事意义依然重大,所有向劳动者发放少量股权的企业,已经模糊了资本家与无产者的界限,模糊了公有制与私有制的界限,是私有制向公有制过渡的表现。

赏赐无产者一点点股权,可以顶一时,不能瞒一世。员工持有少量股权不会改变私有制的性质,大多数股权依然在资本家手中,科技飞速进步会持续快速地提升社会生产效率,未来的贫富差距依然会越拉越大,无产者劳动积极性依然会不断地下降,躺平者愈来愈多,进而阻碍社会进步,威胁资本家的利益。资本家只能让出更多股权来换取无产者的劳动积极性,直到有一天,每位企业员工都持有同样多的企业股份,实际上就是集体所有制,也就是公有制。

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现代社会,集体所有制可以完全激发每个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它的制度优越性已经在现代初创企业得到充分体现。为什么那么多的初创企业可以成长为行业领导者,进而发展为举世瞩目的大型企业。相比大多数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而躺平的企业,初创企业在创立之初的股权分配都相对均等,企业主要股权由数量不多的所有核心员工共同持有,这很接近于集体所有制。于是每个核心员工都有企业主人翁的觉悟,每个员工的劳动积极性被激发到极限,他们的才能和潜能都被完全发挥出来,然后能够创造出伟大的产品,为企业确立不可撼动的行业地位,初创企业的成功才显得较为容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