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商《春日卧病》:寻找生命的意义

 墙头草说 2022-04-23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唐代诗人刘商考中进士,先后担任虞部员外郎,汴州观察判官等职,后来,辞官隐居在常州义兴山中,炼药求仙,从事自己喜欢的绘画事业。在决定归隐时,他写下了《春日卧病》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楚客经年病,孤舟人事稀。

晚晴江柳变,春暮塞鸿归。

今日方知命,前身自觉非。

不能忧岁计,无限故山薇。

“楚客经年病,孤舟人事稀”,客居他乡的我一年到头疾病缠身;我乘坐扁舟离去,从此少了许多尘世牵绊。诗人开篇点明自己的状态,照应题目。在这个春日,他宦游在外,已有多年没有回过故乡了,再加上疾病缠身,他越发怀疑这样的生活到底有没有意义?经过一番权衡,诗人终于做出了抉择,他要像陶渊明那样辞官归乡,当他登上归船的那一刹那,心情无比轻松,从此远离纷繁的红尘,只为充盈自己的内心而活。
“晚晴江柳变,春暮塞鸿归”,在傍晚晴朗的天空下江边的柳树别有一番风情;在暮春时节大雁排着队由南向北飞去。颔联承接首联,诗人继续写在扁舟之上的所见所闻。诗人立在船头,他看到傍晚的天空万里无云,夕阳低垂在西地平线上,在金色的余晖中,江边的依依杨柳别有一番风情。诗人仰望天空,看到一队队大雁正掠过天空,由南向北飞去。在这个春日的傍晚,自然万物各得其所,诗人的心也有了归宿。
“今日方知命,前身自觉非”,我直到今天才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意识到以前的追求是那样的浅薄。在颔联中,诗人的笔触一转,由自然的风光转到人生感慨中来。卧病以来,诗人便思考人生应该如何度过才算有意义?是宦游他乡,追求功名利禄?还是归隐田园,守得内心澄净?当踏上归途之后,诗人已豁然开朗,人生在世,适意而已,要听从内心的声音,于是,他体会到了“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从此归去,追求心灵的安适。
“不能忧岁计,无限故山薇”,我从此不再为生计而忧愁;无限向往回到家乡之后的隐居生活。当诗人决定辞官归隐之后,他重新寻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内心觉得充实安恬,从此之后,他不再汲汲于物质生活层面的得与失,不再忧心于生计。从此之后,他将像伯夷、叔齐那样,关注本心,坚持操守,回应内心的呼唤,即使采薇而食,也不会再放弃自己的抉择。从此之后,诗人的人生便豁然开朗,心灵便有了归处。
对诗人来说,经年卧病是一次重新思考人生意义的契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辞官归隐,在傍晚时分的归船上,他深深地体会到了“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从此之后,诗人决定倾听内心的声音,重新寻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