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盘活绿林青山,开发聚宝金山,让农民获益集体经济发展成果
2022-04-23 | 阅:  转:  |  分享 
  
盘活绿林青山开发聚宝金山让农民获益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村情简介聚宝沟村位于长河市东北部,全村地域面积27.8平方公里,山林面积34000亩,耕
地面积2200亩。下辖11个村民组,540户,2060人。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党员65名。2014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人199
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纯收人31.7万元,人均年收人1.3万元,当年年底村集体总资产达到1400余万元。聚宝沟村先后获得宁海省新农村
建设示范村、长河市先进集体、长河市文明和谐村、长河市平安稳定乡村、长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成功经验近年来,聚宝沟村党总支紧
紧围绕“盘活山林资源优势、打造百姓满意乡村”的发展理念,努力在科学整合开发资源上下功夫,将原有的山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团
结和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走出了一条现代观光农业致富新路。(一)生态移民—“移”出新农村。聚宝沟曾经是远近有名的穷山沟,村地处山区,山林
多、耕地少,村民居住分散,老百姓常说“道道沟和岔,处处有人家”,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差。2003年村“两委”换届后,李为民当选为村党
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面对村屯基础设施差、农民生产生活不便利的现状,村“两委”班子决定,通过积极争取国家生态移民的好政策来扭转乡村
面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03年至今,聚宝沟村共争取到资金300余万元,完成了三期生态移民工程,累计迁出孤屯散户98户,惠及
群众300余人,恢复耕地1400多亩,整合土地山林资源近两万亩。不仅彻底解决了村民分散居住时行路难、看病难的难题,还将过去零散条块
分割的土地、林地资源汇集成片,为村集体实行“封林包场”,农户推广庭院经济创造有利条件。截至2012年底,全村共发展集体经济林480
0亩,蚕场8000余亩,固定资产达到900余万元;农户还通过放蚕养牛、栽果种蘑发展庭院经济,每户可增加年收入超万元。(二)土地流转
—“转”来大农业。为提升农民更多分享山林土地资源的“含金量”,李为民和村“两委”班子决定加快经济转型,通过引进企业将传统的自然经济
模式转型到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上来。但“引凤需筑巢”,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将农民手中零散土地进行
流转整合。为此,村“两委”班子多次邀请市、乡相关部门的专家为群众普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知识,使土地流转经营观念深入人心。村“两委”
班子组织村民代表到南方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学习,回来后,充分运用村“四议一审两公开”民主决策机制,在充分保障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基
础上,不断激发党员群众投身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和决心。2011年,村“两委”班子仅用不到半个月时间就完成涉及10个屯350多户、19
50亩土地的流转工作,赢得了投资企业的投资充分认可。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几年来,聚宝沟村通过整合土地资源招商引资,先后吸引了长河
绿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长虹(香港)科贸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投资发展农业产业项目。2011年8月长河聚宝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启动,
项目总投资预计为2.5亿元。目前,已建成新型日光温室大棚500栋,形成了集水果蔬菜种植、生产加工、科研开发、生态观光于一体的农业产
业示范项目,不但能为村民每年带来120多万元的土地流转收益,同时项目提供的1000多个就业岗位,还能再为村民增加3000多万元的务
工收人。另外,产业开发也提升了村集体林地资源价值,固定资产增加到了1400余万元,此外村里还通过林地发包、蚕场租用,每年有80余万
元的集体收益。(三)村企互惠—“惠”及老百姓。村“两委”班子始终把百姓幸福感和满意度作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归宿。在带领党员群众大力发展
现代农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努力做好各项社会事业,让党员群众人人尽享发展成果。一是农民增收明显。当前“庭院经济+土地经营权
流转收益+务工收入”的模式已经成为聚宝沟村农民多元增收的主要渠道,每年户均收入达到1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二是社会事业蓬勃
发展。近年来,村“两委”班子通过争取政策、投入资金,累计铺设屯级油路13000延长米,安装太阳能路灯460盏,美化村庄、小区墙体以
及休闲广场十余处,植树造林1700亩,栽植各种苗木21万株。在集中居住的村组建起了集太阳能、沼气池、卫生厕所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环保
型小区,成为长河市农村规划建设的典型。三是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新建了一处2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购置了高标准的鼓乐器材,丰富
群众日常文化生活;成立了由100多名村民组成的三支业余秧歌队和健身队,引导农民群众摒弃不良习惯,开展积极向上的文明活动,共同打造健
康美好生活,全部实现了“绿化、净化、美化、安化、通化”宜居宜业的生态村屯。典型评价聚宝沟村由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
村、生态村、富裕村、幸福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一是观念意识超前,现代农业效益彰显。汲取先进地区发展经验,抢抓机遇,
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项目扶持的同时,村“两委”班子带领党员群众积极转变传统农业耕种观念,树立现代农业经营发展理念,才能在短时间内完
成大面积土地流转,引来了实力雄厚的企业投资,实现了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为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农民增收打开了新局面。二是班子领
导有力,凝聚带动作用明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聚宝沟村的发展案例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好的村书记,能够带出一支好的干部
队伍,能够带动一个地区成就一番事业。以李为民为首的聚宝沟村“两委”班子在实施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团结协作、想事干事,处
处以群众利益为先,得到了全村上下的普遍拥护。三是发展思路清晰,真抓实干效果凸显。聚宝沟村地处北部山区,山林多,耕地少,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本不明显。村“两委”结合实际,整合山林资源近万亩,为村集体“封林包场”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土地流转,建设聚宝现代农业园区,走上了一条生态移民、发展现代农业、“五化”建设的新农村建设康庄大道。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0928P...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