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特种部队历史档案SAS特种部队:传奇先驱

 兰州家长 2022-04-23
文章图片1

伦敦国家陆军博物馆珍藏的特种部队历史档案

“幽灵少校”:大卫·斯特林

“以大卫·斯特林为代表的SAS给了我启示和希望,对于他们的作用和贡献我很难评价,因为他们的奉献是无价的,SAS的领导者及其组建的精英团队所表现的勇气、精神和忍耐力是绝无仅有的。”

——二战时任英军中东战区司令部总指挥克劳德·奥钦莱克将军

文章图片2

位于伦敦的国家陆军博物馆

他是英国特种部队陆军特别空勤团(SAS)的缔造者,二战中他的名字威震敌营,被他的对手称为“幽灵少校”。

阿奇伯德·大卫·斯特林(Archibald David Stifling),1915年11月15日出生于苏格兰佩思郡一个有着骄人服役历史的军人贵族家庭。童年时代苏格兰高地无拘无束的生活,使他从小就练就了捕猎的本领。他有着1.98m的高大身材,酷爱运动又略显笨拙。优越的家庭背景和良好的教育使他充满自信,举手投足间都会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领导者气质和风度。

作为一个成长在1930年代的年轻人,斯特林充满了冒险精神,具有反叛性格。当时的他酗酒、赌博、玩世不恭,对辛勤劳作的传统生活方式毫无兴趣,对未来职业和生活道路的选择更是充满彷徨。他在剑桥大学就读一年即放弃学业,跑到巴黎学习绘画,梦想成为艺术家;之后又选择建筑设计想成为建筑师;再后来对登山运动萌生兴趣,报名参加苏格兰近卫团登山队,试图完成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文章图片3

SAS创始人大卫·斯特林(1915~1990年)

二战爆发时,斯特林正在美国参加登山训练,闲暇时戴着牛仔帽、穿着马靴在荒原野地里纵马驰骋,俨然一副西部牛仔形象,他乐此不疲。战争爆发后不久,登山训练计划被取消,斯特林返回英国重新加入苏格兰近卫团。

这支队伍虽然隶属于陆军,但当时并没有作战任务,对单调乏味的士兵生活他感到很不适应,不久便报名参加了英国陆军突击队。这是新组建的一支担负侦察和突袭任务的精英部队,由罗伯特·莱考克(Robert Laycock)上校领导,共有2000多人,其成员都是从志愿役兵员中精心挑选的,斯特林成为第八突击队的一名士官,于1941年初随队前往中东地区作战。

文章图片4

斯特林在沙漠中休息,1942年

军方高层寄希望于突击队能对轴心国军事目标发起毁灭性突袭,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相信,北非战场就是陆军突击队大显身手的理想舞台,在那里可以沿地中海的海岸线,从海上发起针对敌人沿岸防御工事的突击。然而事与愿违,他所在的突击队到达开罗以后,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按兵不动,等待着看似永远不会下达的发起重大进攻的命令。充满战斗欲望又十分任性的斯特林对此感到非常失望,充满了挫败感,放荡不羁的性情故态萌发,他受到经常违反纪律甚至装病拒绝执行命令的指控,这给他带来了许多麻烦。

1941年6月,斯特林参加了他的好友“乔克”·刘易斯组织的一项充满挑战的跳伞试验,由于此前从未受过这方面的专业培训,跳伞时也没戴头盔,还把降落伞的尾部扯乱了,结果以超过合理落地速度1倍的速度直冲地面。巨大的冲力使他陷入昏迷,双眼暂时性失明,脊柱严重损伤,下肢失去知觉,连医生都担心他从此再也不能走路了。不过经过医治,他的伤情渐有好转。在医疗康复期间,斯特林躺在病床上开始与刘易斯探讨研究伞兵的军事潜力和作战方式,萌生了创建小型跳伞突击队的奇思妙想。

文章图片5

穿越北非沙漠使用的巴格诺德太阳罗盘,类似于日晷, 依靠阳光阴影来判断方向,适用于广阔的沙漠地区定位导航

当时战场实际状况是,德国和意大利军队早已料到同盟国军队会从海上进攻,所以做足了迎击的准备,英国陆军突击队显然规模过大,调动起来也不轻松,很难出其不意地采取行动,所以明显丧失了突袭能力。而轴心国军队的南侧,则是一望无际的绵绵沙漠,面积达4.5万平方英里,被视为天然屏障,无须布防。斯特林想,如果把上百人的部队拆分成若干小分队,每个分队都能快速移动,迅速发起突袭之后再急速撤退,就有能力同时摧毁多个敌军目标,而北非怪异的地形也为实现这个构想提供了舞台。

为了实现这个构想,斯特林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并通过个人魅力游说军方上层,最终得到了英军中东战区司令部总指挥克劳德·奥钦莱克将军的认可。斯特林受命从刚刚解散的莱考克第八突击队中挑选一批坚定勇敢且具有冒险精神的新兵组建一个新的作战单位,这个单位被命名为“特种空勤旅L特遣队”(L-Detachment,Special Air Service Brigade)——它就是后来的陆军特别空勤团SAS的前身。这支队伍全部官兵只有67人,而当时一个旅的兵力通常为5000人,采用这个虚张声势夸大其词的部队番号,只是出于情报战迷惑敌军的需要。

文章图片6

沙漠行动中佩戴的阿拉伯式头巾是很实用的装备,透气凉爽,且可以很好地抵御阳光

“勇者必胜”(Who Dares Wins)是斯特林为他的团队确立的座右铭。队伍组建起来后,斯特林立即进行一系列严格训练,积极备战。1941年11月斯特林率队执行第一次任务,代号“蹲守行动”(Operation Squatter),具体任务是空降利比亚机场,摧毁敌方地面上的飞机,以支持即将到来的英军大部队的进攻。十分不幸的是,这次行动在一场可怕的风暴中以灾难性结果告终,参加行动的55人中只有21人得以回归。在遭受如此重大挫折后,斯特林和他麾下的幸存队员展现了极大的韧性。仅仅一个月之后,他们便做好了再次出击的准备。

文章图片7

图为“蹲守行动”幸存者

1941年11月斯特林率队执行第一次任务,代号“蹲守行动”。这次行动以灾难性结果告终,参加行动的55人中只有21人得以回归。

这次行动,他们否定了以前在沙漠中伞降的作战方式,选择与LRDG合作,驾驶车辆穿越北非沙漠,再次对利比亚机场发动突袭。LRDG,即沙漠远征部队(Long Range Desert Group),是由拉尔夫·巴格诺德少校建立的另外一支特别行动队,被戏称为“利比亚出租车”,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依靠轻装吉普车和卡车穿越撒哈拉沙漠,深入敌后收集情报。他们有着丰富的“沙海航行”技术和经验,特别是巴格诺德发明的太阳罗盘成功解决了沙漠中的导航定位难题。有了LRDG协同配合,斯特林的SAS团队如虎添翼,这一次的行动他们取得了巨大成功。

文章图片8

装备双联维克斯K型航空机枪的SAS沙漠行动小组,1942年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们以敌方机场和港口为目标,通过伞降和驾车神秘莫测地进出北非沙漠,频频发动攻击,总共摧毁敌机300多架,给德、意军队以重创。1942年9月,随着战术体系的不断完善,这支部队获得了团级建制,这是对斯特林大胆求变、不墨守成规作战方式的最大褒奖。

斯特林成为沙漠战的传奇人物,他的名字也让对手闻之胆寒,被称为“幽灵少校”。1943年1月,斯特林在突尼斯执行任务时被捕。在被德军关押期间,他曾尝试多种方式脱逃均未成功,最终被转移到防守严密的科尔迪茨(Colditz)城堡关押,直到二战结束。战后斯特林以上校军衔退役,1990年去世前不久被册封为爵士。

文章图片9

LRDG装备的轻型吉普车

非凡建树:“乔克”·刘易斯

“我和大卫·斯特林一起创造了这支新型部队,大卫设计并打造了它的架构,我帮他填充了内容。SAS不会像之前的突击队那样走向消亡,它会长存,并且在我们的塑造下更加光彩夺目。”

——“乔克”·刘易斯中尉写给母亲的信,1941年

文章图片10

维克斯K型.303航空机枪,射速950发/分,配有高射瞄具,机枪可安装在车辆上,1940年制造

“没有'乔克’·刘易斯就不会有SAS,在组建这支部队的过程中,他的作用要远大于我。”

——大卫·斯特林写给“乔克”·刘易斯父亲亚瑟·刘易斯的信,1942年12月30日

文章图片11

“乔克”·刘易斯(1913~1941年)

他是斯特林最亲密的战友,也是SAS的创始人之一,他在确立特种部队独特气质,建立高标准训练体系和严明的组织纪律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原本的姓名是约翰·斯蒂尔·刘易斯(John Steel Lewes),“乔克”(Jock)是人们送给他的雅号,在英语中,“Jock”通常指的是魁梧帅气的青年男子和运动员。

文章图片12

大卫·斯特林写给“乔克”·刘易斯父亲的信,1942年11月20日

早期生活

刘易斯1913年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澳大利亚人,他在澳大利亚长大。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深受父亲的影响。他的父亲担任会计师,有着丰厚的收入,但一直过着清教徒式的生活,并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们传输深刻的责任感和强烈的职业道德。儿童时代,刘易斯和哥哥大卫都对化学感兴趣,曾在一次爆炸品实验中,手部严重受伤,但由此获取的知识对他在军队服役提供了巨大帮助。他自小喜好户外运动,练就了强健的体魄,1933年到英国就读牛津大学,由于擅长体育运动,尤其在划船方面实力特别强劲,因而当选为牛津大学船艇俱乐部主席,自此“乔克”·刘易斯便代替了他的真名实姓。

文章图片13

SAS在埃及卡布里特搭乘布里斯托孟买式运输机进行跳伞训练,1941年

转变立场

在大学期间,刘易斯曾多次独自一人去德国旅行。在一段时间里,他对这个国家和纳粹政权产生了一些好感。他听过领袖人物野心勃勃充满激情的演讲,目睹了步调一致纪律严明的军队,以及在纳粹旗帜下列队游行的青年学生,所有这些对刘易斯都很有吸引力。然而,1938年11月发生的“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事件,成为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水晶之夜”是纳粹对犹太人有组织大屠杀的开始,通过这一事件刘易斯看清了纳粹政权的真实面目,由此而转变立场,成为坚定的反纳粹者。他对国际事务产生了兴趣,获得的第一份工作是协助英国文化协会组织有关国际事务的讲座,尽管这段经历时间非常短暂。

文章图片14

劉易斯在埃及卡布里特训练营地组织跳伞训练,1941年

渴望战斗

二战爆发后不久,刘易斯便加入皇家威尔士近卫团,之后进入莱考克领导的第八突击队,成为斯特林的亲密战友。他体格健壮,头脑聪明,善于思考,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被公认是一名完美的士兵。

二战中德国伞兵部队的发展引起了他的特别关注,尤其是1941年5月20日的克里特岛战役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德军发动的这场战役代号“水星行动”,大批德军通过空降入侵克里特岛,开启了大规模空降作战的先河。受克里特岛战役启示,他和斯特林等人在几乎没有任何专业指导和训练的情况下,进行了在中东地区的第一次跳伞尝试。特种空勤旅L特遣队建立后,在埃及卡布里特建立一座训练营地,他成为这支部队的首任教官,组织实施异常艰苦的训练,除体能和跳伞训练外,还包括沙漠生存、急救、侦察、排爆等多种特殊科目训练,其中一些训练方法是实验性的,充满了危险。在训练中,他总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从一开始就为初出茅庐的SAS在技能、纪律以及精神、气质等诸多方面确立了极高的标准。

文章图片15

斯特林(左)和刘易斯(右) 在策划一次沙漠行动,1941年

武器革新

刘易斯还通过不懈的实验发明一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型炸弹,这是他对SAS的另一个重要贡献。这种爆炸物成功地将高爆炸药与燃烧弹组合在一起,体积小,威力大,可单兵携带,一枚炸弹足以炸毁一整架飞机,是特种作战中毁灭敌方飞机和车辆的理想武器。这种不同凡响的独到设计,在当时的军械专家眼里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军官与绅士

刘易斯在士兵中有着崇高的威望。1941年12月30日,他在诺菲利亚机场执行任务返回途中,驾驶的吉普车遭到德军ME 110战斗机疯狂扫射,不幸中弹身亡,当时在他身边的吉姆-艾尔蒙德斯(Jim Almonds)中士见状悲痛万分,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认为'乔克’是我见过的最勇敢的人之一,他是军官也是绅士。”

“爱尔兰雄狮”:布莱尔·梅恩

“梅恩具有异常灵敏的嗅觉,他能够准确地感受到在某种情况下必须做些什么。这不是单纯的勇气,而是纯粹的技能。”

——大卫·斯特林上校,1985年

他是斯特林的接班人,在1943年斯特林被俘以后,继任SAS第一指挥官直到战争结束,在此期间创造了一系列辉煌战绩,成为SAS历史上的又一位传奇人物。

文章图片16

被称为“爱尔兰雄狮”的布莱尔·梅恩(1915~1955年)

早期生活

罗伯特·布莱尔·梅恩(Robert Blair Mayne),1915年出生于北爱尔兰纽敦纳兹一个人丁兴旺的家庭,有兄弟姐妹7人。他身体强健,是一位全能型运动健将和十分出色的橄榄球运动员,曾在爱尔兰队和英格兰狮队效力,绰号“爱尔兰雄狮”。他是一个复杂而神秘的人物:天资聪明,才智过人,曾担任过律师,爱好文学,性情暴躁,喜欢酗酒,具有“令人发指的幽默感”,常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常人意想不到的行为。有关他的故事很多,其中广为流传的是1938年英格兰狮队赴南非巡回赛期间所做的荒唐事:暴怒之下,砸毁了酒店房间里的物品;酩酊大醉后与码头工人大动干戈;结交释放的囚犯;午夜冒险去野外狩猎,归来后将血腥的羚羊尸体丢在酒店的地板上,等等。还有另外一些版本,为他的故事添加了许多传奇色彩。

当兵入伍

二战早期,梅恩加入皇家爱尔兰阿尔斯特步枪团,出于对冒险的渴望,随后自愿加入陆军突击队。1941年到达中东后,他所在的苏格兰第11突击队在叙利亚与法国维希政府军作战,梅恩在首次参加的利塔尼河战役中便脱颖而出,创造了击毙和俘虏敌军数量最多的记录,也因此而获得嘉奖。

文章图片17

1941年12月14日突袭利比亚机场中,梅恩从意大利飞机上徒手取下的陀螺仪

加入SAS

梅恩是经斯特林和刘易斯精心挑选而进入特种空勤旅L特遣队的。当时他因殴打长官被关押在部队监狱牢房里,正在等待军事法庭对他的指控,却意外被选人特种空勤旅L特遣队。无论这个故事的真相如何,梅恩随后的表现都证明他是SAS的巨大财富。当1941年11月SAS在北非的首次行动以灾难性结果告终后,梅恩的加人为这个出师不利的精英团队带来了急需的成功。12月14日晚,他奉命带领的行动小组穿越北非沙漠,突袭利比亚塔梅特机场,一举摧毁24架敌机和多个加油站。在这次惊心动魄的战斗中还有一个小插曲:与梅恩一同行动的吉姆·阿蒙斯中士看上一架意大利飞机上的陀螺仪,想把它安装在吉普车上用于沙漠导航,梅恩和他的战友们都知道这是典型的“阿蒙斯风格”,为了满足他的心愿,梅恩硬是徒手将陀螺仪扭了下来。这个陀螺仪,现已成为见证SAS英雄壮举的珍贵文物。

在此后的北非战役期间,梅恩更是屡建奇功,拥有摧毁敌机100多架的个人最高记录,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二战中皇家空军任何王牌战斗机飞行员的战绩。

文章图片18

1941年12月14日突袭利比亚机场中,梅恩从意大利飞机上徒手取下的陀螺仪

继任指挥官

在1943年1月斯特林被捕后,梅恩成为SAS第一指挥官的继任人选,他勇敢地接受了挑战。1943年7月10日凌晨,在盟军发动的西西里岛战役中,梅恩率领队伍作为英军先头攻坚部队,与守岛意军展开激战,成功拿下了最大的滩头目标——莫罗迪波尔克岬角(Capo Murro di Porco)炮台。几天后,他们又攻下了奥古斯塔港。同年9月在泰尔莫利的防御行动中,他的部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遭受了重大伤亡。

文章图片19

北非沙漠中的SAS吉普车,装备勃朗宁M1919A4.30重机枪和维克斯K型.303航空机枪,1943年

驰援法国抵抗运动

1944年6~9月,梅恩领导的SAS部队开赴法国,协同法国抵抗组织(Maquis)与纳粹占领军和法国维希政权军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主要任务是破坏敌军运输线路和工业基础设施,伏击敌军部队,协调盟国空军对法国境内目标开展空袭行动。在此期间,SAS的行动也成为德国安全部门的重要目标,先后有数十名SAS成员被俘,对这些人,德军均按照希特勒1942年10月18日发布的处置突击队“元首命令”,不经审判便当即处决。

文章图片20

SAS吉普车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盖伦基兴,1944年

奥尔登堡激战

1945年4月,梅恩的队伍作为盟军先头部队进入德国心脏地区,在奥尔登堡附近遭遇德军布下的地雷阵,并成为德军伏击、狙击的主要目标,双方在这里展开了激烈战斗。4月9日这一天,梅恩在战场上上演了最为精彩的一幕。当时,他的一支队伍在遭到伏击后被压制在壕沟里,他亲自击毙了躲在附近农场建筑物内的敌方狙击手,然后指挥部队以猛烈的火力发起反击。两军对峙中,他乘坐一辆吉普车径直驶向敌军阵地,犹入无人之境。最终的结果是敌人被彻底打败,梅恩却安然无恙。他的一名军官在回忆这次战斗时写道:“梅恩为什么没死?只有一种解释:当吉普车驶向前沿阵地的那一刻,他表现出的气势和胆量把眼前的敌人惊呆了。”

文章图片21

1942年10月18日希特勒签发的关于处置突击队的“元首命令”英文翻译文本,1942年

荣誉

由于梅恩在战争中的杰出表现,荣获杰出服务勋章3枚,荣获大英帝国勋章、法国战争十字勋章、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各1枚,成为二战中授勋最多的军官之一。

回归平民生活

SAS于1945年10月解散后,梅恩重返平民生活,他参加了福克兰群岛的一次地理探险活动,但由于战时严重的背部受伤而不得不提前退出,这种伤病也一直困扰着他剩余的岁月。后来他重新担任律师,并成为北爱尔兰律师协会秘书长。梅恩于1955年因车祸不幸去世,终年40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