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乾州蕞娃:感悟“天道”——《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二)

 W行走在人世间 2022-04-23

【前言】始终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部小说离我们所生活的现实环境忽远忽近,有些琢磨不定。有时候觉得太遥远。有时候觉得又很近。仔细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其中那些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细节,有助于人们理解作者的初衷,理解作品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分析的是芮小丹。

感悟“天道”(二)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
乾州蕞娃

始终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部小说离我们所生活的现实环境忽远忽近,有些琢磨不定。有时候觉得太遥远。如丁元英、韩楚风、郑建时、林雨峰、总部位于德国柏林的个人私募基金以及围绕格律诗音响而展开的商战,离我们都很远,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商界精英,是人生的大玩家。有时候觉得又很近。如王庙村贫苦的老百姓,音乐发烧友冯世杰、叶晓明、刘冰等,他们并不完美,有优点也有缺点,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他们是真实的存在,是活生生的现实。

仔细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其中那些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细节,有助于人们理解作者的初衷,理解作品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分析的是芮小丹。关于芮小丹,大多数人都存在这样一些疑问,本文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逐一做以分析:

(一)芮小丹为什么要脱衣告白?

没有目的性的,不求回报,只想对一个人好,这是很多女性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会犯的错误之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以身相报”的桥段,这种回报方式强调的是女性在性和生育两个方面的社会价值,传统伦理秩序和世俗生活伦常观念是这一方式形成的主要原因。

也许我的思想认识有些守旧,对于这种方式,我是不能理解和接受的。用《诗经》的话来说就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 。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知识女性,有国外学习生活经历的芮小丹为什么也会想着“以身相报”?也许可以用芮小丹当时的原话你是什么人呢?你是我忍不住想疼的人,我把我积蓄了26年的能量在这一刻为你而迸发了。来解释她当时的心情。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解释:一是芮小丹想要做“天国的女儿”。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到了《天国的女儿》这首曲子,所以我们就要琢磨一下这其中的韵味。因为小说是虚构的,所以很难考证出在小说创作之前有没有这样一首曲子。2006年出品的电视剧《天道》将《天国的女儿》作为插曲。2008年广州新时代影音公司出版发售音乐专辑《天国的女儿》。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做深入分析。

文中芮小丹最初在丁元英家里听到时的反应:“一个纯净到一尘不染的女声仿佛从天国里倾泻而下,仿佛是一双上帝的眼睛怜悯地注视着人类。一声,只一声,就会让人骤然有一种灵魂之门被撞开的颤栗……”

什么是“天国的女儿”,作者为什么要反复提到“天国的女儿”,谁是“天国的女儿”,“天国的女儿”有何象征意义?

个人认为:“天国的女儿”只是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根据情节需要虚构的一个歌曲名称。其所表达的含义就是文字本身的字面意思,即在遥远的天国有这样一位纯粹的没有任何杂质的女孩,她没有“贪嗔念”,对爱情毫无保留,甚至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这个女孩反映在作品中就是芮小丹,但不是最初的芮小丹,而是受到丁元英影响之后不断成长且日趋于完美的芮小丹。这样的芮小丹只是作者的一种理想,实际上是很难被世俗所理解和接受,所以最终只能是香消玉殒。她的“脱衣表白”,说是勇于为爱情献身也罢,说是飞蛾扑火也罢,都是一种不计回报的付出。虽然不值得提倡,却一直被男权社会所讴歌。

一是芮小丹想用这种看破现象直达本质的方式再次考验丁元英。面对一个给自己带来无比震撼的丁元英,一个心甘情愿去疼爱的男人,赤诚相对也许不是唯一的表达方式,但却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尽管,她在脱完衣服站定时对丁元英说:我把一个女人力所能及的事都做了,包括我的廉耻和可能被你认为的淫荡,以后我就不遗憾了。很明显,她这样的做法并非缺乏廉耻和淫荡。为什么她在一开始的时候要通过这种世人难以接受的方式得到对方的认可?因为这个时候的芮小丹还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内心也比较矛盾。一方面,她迫切地想要接近丁元英、征服丁元英,但另一方面她又对丁元英还有一种淡淡的排斥之心(因为好友肖亚文曾经告诫过她丁元英是魔、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人),于是芮小丹通过“脱衣告白”这种独特的方式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与立场,给丁元英一个看似简单却又无比复杂的选择题,要么接受要么拒绝她。这样做也是为了让她尽快走出困境,要么深爱,要么分手。但很不幸,她的第一次表白失败了。谁知道,芮小丹的爱太过深沉,丁元英的拒绝反而激发了她强烈的欲望,让她陷入欲罢不能甚至是越陷越深的境地。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