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伙复员回村结婚,毛主席派人来随礼,村民才知他“来头不小”

 退休老头吴工 2022-04-23

1949年12月30日,在陕西清涧县下张家山村的一户草房里,正在操办一场比较简单的婚礼,陕西清涧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经济上较为落后,当时还是冬天,目之所及,全是光秃秃的山。

尽管十分荒芜,但是下张家山村的这场婚礼却极为热闹,因为今天的新郎是一个叫张瑞岐的小伙,在外当兵多年,在拖了好几年后,才回来结婚。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以为张瑞岐在外面打仗当了大官,出息了,所以一直不肯回乡跟早已订下婚的未婚妻结婚,算是逃婚了,可怜未婚妻等了他那么久,岁数大了,不好嫁人了。

文章图片1

有认识张瑞岐的人则表示,他不是那样的人,即使发达了也不会抛下未婚妻不管的,一定会派人来接未婚妻的。

大家盼了好久,革命终于胜利,出乎所有人意外的是,张瑞岐竟然复员回乡了,这可不符合很多人的预期,村民私下讨论,大概是张瑞岐在外面并没有混出什么名堂,战争结束就被部队撵回家了。

尽管大家心中充满了很多疑惑,但是却都打心眼里替他高兴,好在新中国成立了,老百姓都能安安稳稳地过上踏实的日子了。

尽管婚礼简单,却极为热闹,村民们都纷纷前来祝贺,就在快要拜堂成亲的时候,在村民的引领下,赶来一个身穿军装的战士,见到张瑞岐后,直接敬了一个十分标准的军礼,然后交给张瑞岐一封信,并说这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亲笔信。

原来这个叫马汉荣的战士是张瑞岐以前的部下,此次代表毛主席参加婚礼,村民们纷纷去看那信里写着什么。

张瑞岐打开信封后,只见信中写着:

瑞歧同志:

派马汉荣同志前来参加你的婚礼,祝你俩白头偕老,努力为新中国的建设多做贡献。顺捎上100万元(旧币)请收下。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看完毛主席的亲笔信后,村民们直接炸了锅,老张家那娃回村结婚,毛主席竟然还派人随份子钱,那他在部队肯定是了不起的大官啊!

文章图片2

在新中国成立时的100万(旧币),就相当于后来的100元,在建国初期,货币价值很高,一斤猪肉也只要4毛钱,100元可以买一头200多斤的肥猪了。

最主要的是不在于钱的多少,而是他出自毛主席之手,光是意义就十分不一样了,有几个人结婚能收到毛主席随的“分子钱”呢?

那么,张瑞岐究竟是谁?他跟毛主席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何会在解放后复员回家?毛主席又为何送来“分子钱”呢?

说起来,这个叫张瑞岐的小伙来头可就大了,他曾是毛主席的贴身警卫,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多年,跟毛主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经过万里长征,终于到达陕北,提出以西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心领导全国革命的决策,让陕北的老百姓兴奋不已。

1936年2月,在红军到达清涧县时,进行了为期16天的休整,并在此发布了《东征宣言》,在这段时间,毛泽东谋划红军东征的部署,恰逢外面下起了大雪,毛主席是湖南人,虽然在北方生活过一段日子,但是像陕北这样的鹅毛大雪,还是第一次见,于是创作了著名的诗词《沁园春·雪》。

文章图片3

其中“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的就是张瑞岐的家乡,因为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不少陕北百姓踊跃参军,张瑞岐就是在此期间参加了红军。

穷苦出身的张瑞岐恨透了旧社会,早就期盼红军能够早日来到陕北,参加红军后,张瑞岐作战勇敢,表现突出,不久被调到中央警备团4连。

毛主席到达延安后,居住在宝塔山附近凤凰山的窑洞,1938年11月,日军曾派遣20余架轰炸机以宝塔山为中心进行轰炸,有几个炸弹就落在了毛主席居住的窑洞附近。

很明显,这是日军得知了毛主席在延安的住址,因此进行了轰炸,考虑到毛主席的安全问题,避免再次被日军轰炸机针对,中共中央决定让毛主席到杨家岭住一段时间。

194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枣园筹备会议,因为杨家岭和枣园的距离太远,而很多事情都需要毛主席亲自去处理,为了避免毛主席每天把大量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中央就建议毛主席搬到枣园去。

枣园景色秀丽,环境也很好,因为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办公,使得这里成为革命圣地,住到枣园后,中央为他配了新的警卫员,其中就有张瑞岐,张瑞岐不久升任警卫班班长,领导16名警卫员,专门负责毛主席的安全。

文章图片4

在张瑞岐保卫毛主席期间,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陪同毛主席出席张思德烈士追悼大会,毛主席在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当说到“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时,张瑞岐深受感动,想到自己能够做保卫毛主席的警卫,一定要保护好主席的安全,不能让主席有任何的危险。

1947年初,蒋介石制定了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的策略,并下令胡宗南率二十多万部队进攻陕北,面对敌强我弱的决定,毛主席于1947年3月当机立断做出“必要时要主动放弃延安”的对策,并且说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当时延安各界人士都不希望党中央撤出延安,提出要“誓死保卫延安”,因为大家无法接受放弃延安这件事。

包括张瑞岐等警卫也不明白,毛主席就跟大家解释说:“假如有一个人,他身上背着个包袱,包袱里面都是金银财宝,半路遇到个土匪打劫,这个人该怎么办呢,他要是舍不得自己的包袱,就不够灵活,跟土匪打架就会输,但他若是把包袱先扔了,就能使出全身武艺和对方较量,说不定能把强盗打死,这样包袱也不会丢。我们放弃延安,就是把包袱给敌人背上,这样的话,打起仗来,自己才会更灵活更主动,到了一定时机,进行反攻,延安能够回到我们手里。”

毛主席的这一番通俗易懂的解释方式,很快让大家了解到毛主席的高瞻远瞩。

1947年3月18日,在张瑞岐等警卫的保护下,毛主席从容离开延安。

由于敌强我弱,在撤退延安时,毛主席的处境很艰难,敌人像发了疯一样对我军进行围追堵截,张瑞岐生怕毛主席有危险,在那段时间基本没有离开毛主席一步。

文章图片5

直到1948年3月,党中央决定离开陕北,东渡黄河,进入华北地区,毛主席提前把警卫同志们召集了起来,进行通知。

以往中央机关进行转移,为了保密并不会告诉警卫,但是这一次,毛主席想到很多警卫同志是陕北的,可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因此特意批示,如果有不愿意离开家乡的,可以留下来。

毛主席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要到河北去,路途很远,中途还要经过敌人仍然占领着的一些地区,我们只能凭着两条腿步行。这些困难,同志们大概不会怕;只是要离开家乡,热土难离嘛,这是人之常情。不愿离开的,可以留下来,在陕北也是革命,这里也需要人,请你们自己选择吧。从江西走时,没有讲这些,有人在途中溜走了。”

说完这番话,毛主席转过身来,对包括张瑞岐在内的警卫同志说:“你们几个怎么办呢?”

当时还很年轻的马汉荣说:“我愿意跟主席一起去。”

毛主席风趣地说:“小青年还没出过门子,准备去看看火车了,是不是?”

在一旁的警卫班长张瑞岐陷入到沉思当中,张瑞岐是一辈子没离开过陕北的同志,按照毛主席制定的政策是可以留下来的,重要的是,他有一门没有完成的婚事,等着他。

文章图片6

张瑞岐是家里的独苗,家里人担心他在外面打仗万一牺牲了,老张家就断了根,因此,很早就给他定下了一门亲事,等他复员回家成亲,可是内战结束以来,毛主席的处境都很艰难,他怎么能够提出脱离部队呢?

现在部队转移,即将进入河北,毛主席也是考虑到他的情况的,主动说道:“张瑞歧,家里是不是给你定亲了?都三十多岁了,还没顾得结婚,你不要去了!”

可是张瑞岐却坚定地说,一定要把主席安全送到河北,然后再复员回家。

毛主席一直把身边的警卫员当作自己的亲人,为了劝导张瑞岐,主动找他谈了一次话,说道:“张瑞岐同志,我现在就要离开陕北了,你跟我有好多年了,你可以留在家乡不走。回到家里,你的婚姻问题也就能解决了。要不然,越走离你的家乡越远了。”

张瑞岐听了之后却不为所动,坚决地对毛主席说:“主席,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要把你送到目的地去,这不仅是我的责任,也是陕北人民对我的期望。说实在的,不是为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我还不想让主席离开陕北呢。陕北老百姓也不想让主席离开这块黄土地呀。”

张瑞岐并不是不想回家结婚,只不过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的处境他是知道的,作为毛主席的贴身警卫班长,如果这个时候离开,那跟逃兵还有什么区别呢?

听了张瑞岐的一番话,毛主席很感动,于是对张瑞岐说:“谢谢陕北的老百姓。陕北人民在艰苦困难中帮助了我们,陕北人民对中国革命做出了很大贡献,这我是决不会忘记的。你是陕北人民的好代表,那你就再跟我走吧。”

文章图片7

就这样,张瑞岐又跟随党中央来到了西柏坡,警卫员不能干一辈子,毛主席考虑到有些警卫员的年纪大了,就送到各地上学培训,以便将来能够走上其他的岗位。

然而对于张瑞岐,毛主席却没有安排,因为他考虑到张瑞岐年龄已经有点大了,如果再去学习个一两年,也许自己的婚事就吹了。

为此,毛主席再次主动与张瑞岐谈及复员的事情,毛主席说:“其他同志都去学习了,没有让你去学习,是准备让你回陕北。你现在已经把我送到了目的地,你的任务也顺利完成了,该回家了。”

本来以为张瑞岐会按照之前说的,送到河北后就回家了,谁知张瑞岐却说:“主席,我现在还不想回陕北老家去,我要把你送到北平再回陕北。”

其实,张瑞岐是有着自己的考量的,越是到关键时期,毛主席的安全越是一个问题,他不能半途而废。

毛主席听完后,吸了一口烟,然后对他说:“这样也好,咱们就一起到北平去,到大城市看看。北平文化古迹很多,你可以到处参观参观。”

1949年3月23日,在平津战役结束两个月左右,中共中央决定从西柏坡迁入北平,当时北平还存在着不少敌特分子,有一些猖狂的敌特分子甚至表示,只要他毛泽东敢进入北京,就对他下手。

文章图片8

这对张瑞岐这些警卫人员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在毛主席进京时,张瑞岐与毛主席同车而行,眼睛密切地关注着周围的环境,以防发生袭击事件。

在毛主席顺利进入北京,住到双清别墅时,张瑞岐才舒缓了一口气。

解放战争已经进入尾声,毛主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但他却始终惦记张瑞岐的个人问题,再一次把张瑞岐叫到身边,这一次,毛主席不由分说,坚持要张瑞岐回去完婚。

1949年5月16日,张瑞岐办理完各种手续后,正准备向毛主席和战友们告辞,毛主席却专门邀请他一块吃午餐。

在吃饭的时候,毛主席对他说:“你一个人回陕北,交通很不方便,你一个人走,我也不放心,今天贺龙同志也来了,他准备二三天后坐飞机去西安,你就跟他一块坐飞机走,这样我就放心了。”

听了毛主席的安排,张瑞岐十分感激,这辈子还能坐上飞机,都是他老人家惦记啊!

张瑞岐流着眼泪激动地说:“谢谢主席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您的工作那样忙,那么辛苦,国家大事那么重要,还要管我这么一个普通战士,我觉得很惭愧,我对主席照顾的很不够,主席这么款待我,我心里感到很不安啊。”

毛主席则庄重地跟他说:“咱们都是共产党员,共同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在政治上咱们都是平等的,请你吃顿便饭饯行,也是应该的……祝你一路平安,回到老家去,代我向陕北人民问好。”

文章图片9

当天晚上,警卫战士们还在毛主席的授意下,给张瑞岐组织了欢送宴会,本来毛主席是要亲自来的,但是因为临时有事,没能来,就让毛岸英代表自己来为张瑞岐送行。

让张瑞岐没有想到的是,毛岸英还给他带来毛主席亲自准备的礼物,一个红色封皮的本子,一斤北京水果糖,还有一条五台山牌的香烟。

当张瑞岐打开本子时,他的眼睛湿润了,扉页上面留着毛主席的笔迹:“张瑞岐同志,回到陕北继续工作,永远忠实于人民的事业。”

就这样,张瑞岐回到了家乡,与等了他好几年的未婚妻成婚,本来张瑞岐是想要结婚后再返回当地部队的,毛主席也已经为他安排好了工作。

但是张瑞岐的父母舍不得儿子离开家,张瑞岐是一个孝子,想到自己在外面多年没有照顾父母,于是就留在家里,为父母养老送终,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张瑞岐给毛主席当警卫班长时,有人称他为“天下第一班长”,如今回归平凡生活,让很多人不理解,其实,张瑞岐一直想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现在革命胜利,老百姓终于过上了安稳的生活,这不正是自己参加革命时的理想嘛!

1951年,陕北发生了灾荒,毛主席担心张瑞岐有困难,特意让李银桥给张瑞岐送去300元。

其实当时张瑞岐确实有了苦难,日子过得很苦,很多人就劝他去北京找毛主席,给自己安排一份工作,日子自然就过好了,但是张瑞岐却并不理会,依然做他的贫苦农民。

文章图片10

清涧县

笔者如今想起张瑞岐,认为他最让人敬佩的地方有两点,第一点是,他从来不跟别人提自己曾经给毛主席担任警卫班长,以此来向组织伸手请求帮助:

第二点是,即使身处困难当中,他也始终牢记毛主席教导他“永远忠实于人民的事业”,当时清涧县全是黄土秃山,张瑞岐就投身到植树造林的事业当中,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他造了500多亩林地,把光秃秃的家乡变成了绿油油的山岭,县里还称他为“绿化功臣。”

在进入市场化经济时,张瑞岐种植的这些树林可以给他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张瑞岐却并没有将这些树占为己有,而是全部送给了村里人,当地老百姓纷纷对他竖起大拇指说他:“不愧为毛主席当过警卫员!”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张瑞岐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生活也陷入到窘境当中。

1997年,有一位笔名叫作阳波的作家,无意中得知了张瑞岐的窘境,费尽千辛万苦在陕北高原上找到了张瑞岐,看到张瑞岐的生活环境,说道:“您老不该这么苦,我们的社会,更不该遗忘掉您。”

张瑞岐却淡然地说:“这娃,哭甚来?我这不是挺安逸吗!”

阳波在离开张瑞岐老人家里后,将张瑞岐的资料整理完成后,交到了兰州军区,希望组织上能够给这位老人一点照顾。

此后,张瑞岐每个月都能收到兰州军区寄来的一笔生活费,生活也过得好了起来。

在张瑞岐去世后,清涧县烈士陵园给张瑞岐树立了一块纪念碑,将他为革命作出的贡献都记载了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