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德公司:与俄罗斯的冲突中北约遭受有限核攻击的可能性

 mynotebook 2022-04-23
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善若水/编译
自:兰德公司
 
【知远导读】本文编译自2021年6月兰德公司发布的题为《与俄罗斯的军事竞争》(Competing with Russia Militarily)的研究报告,本文聚焦美国/北约与俄罗斯在未来可能爆发的常规军事对抗,以及其升级为核战争的风险。首先,作者分析了俄罗斯的常规作战优势,认为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显示,俄罗斯可以在短期内在波罗的海国家以及北约东部毗连俄罗斯的区域内获得优势,并直接威胁美国和北约的后方和战区。其次,作者认为由于俄罗斯缺乏进行持久战和纵深作战的实力和储备,因此,其领导人可能会考虑使用“通过升级局势来缓和局势”的策略和非战略核武器来弥补常规军事力量的不足,从而与北约形成力量均势。最后,作者对研究报告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总结,指出应该想办法让俄罗斯领导人认为使用非战略核武器弊大于利。此外,作者还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领域以及本文的研究结论对美国和北约下一步对俄政策的影响。
报告全文约19000字,推送部分为节选。
俄罗斯不同于美国通常与之交战的对手,它有能力对后方和战区进行大规模打击,通常是从其领土的避难所开始。远程空地和地地导弹很容易瞄准德国的海港、物资储存地点和集结地,换句话说,虽然中欧和北欧的许多国家没有受到俄罗斯入侵的直接威胁,但如果它们参与北约前线国家的防御行动,就会受到俄罗斯导弹袭击的威胁。一些值得注意的关键系统包括Kh-101(射程2500-4000千米的远程空射巡航导弹)、“伊斯坎德尔”(Iskander)(能够在500千米范围内同时实施短程弹道导弹和地面发射巡航导弹攻击),以及SS-C-5(射程350千米的海岸防御巡航导弹)。

Image

俄罗斯部分对地打击导弹的射程
 
核阴影的笼罩
升级为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将给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任何军事对抗蒙上阴影。使用核武器的前景,无论多么遥远,都将决定北约和俄罗斯如何应对对方的举动。控制升级的需要将决定北约如何利用其常规力量来对付俄罗斯,俄罗斯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广泛的战略核武库和非战略核武器。不幸的是,核升级和使用方面的考虑可能会严重限制北约利用其常规优势在军事上击败俄罗斯的能力。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防官员将有限的核使用作为弥补该国常规力量不足的支柱,但目前尚不清楚俄罗斯军方打算如何使用其非战略核武器。西方分析人士经常想象,俄罗斯将试图以北约在冷战期间计划的方式来使用非战略核武器。20世纪50年代首次引入“战术”核武器时,军界和政策界相当乐观地认为,这些武器可以用来击败苏联在传统军事意义上对西欧的入侵——通过物理摧毁敌军并解除其武装,同时只造成可接受的附带损害。尽管这一观点曾一度非常有影响力,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战术核战争的难度越来越明显,这一观点已不受欢迎。美国物理学家桑顿·里德(Thornton Read)在1962年评论说:“战术核战争不是北约常规地面控制能力的替代品,而是一种进行惩罚性报复的机制,以及作为谈判战略的一部分。”1兰德公司的军事战略家赫尔曼·卡恩(Herman Kahn)在1965年的《升级》一书中也表示了对上述观点的认可,他指出:现在几乎所有分析人士都同意,首次使用核武器——即使是针对军事目标——可能不是为了摧毁对方的军事力量或阻碍其行动,而是为了纠正、警告、讨价还价、惩罚、罚款或威慑之目的。2
这种对有限核使用的态度在政府内部也有影响。1961年7月,托马斯·谢林(Thomas Schelling)撰写了一份题为《柏林危机中的核战略》的备忘录,在肯尼迪政府内广为传阅。谢林在书中辩称:“如果引入核武器,主要后果将不会出现在战场上,而是将增加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和预期。”3简言之,有限的核用途将用于政治目的,而不是军事目的。
一些专家研究了俄罗斯-北约冲突的核维度。4他们的调查结果表明,俄罗斯可能使用核武器的主要原因不是源自于莫斯科所谓的“通过升级局势来缓和局势”(escalate to de-escalate)理论,而是它将使用核武器来实现具体的军事目标,比如阻止北约摧毁俄罗斯领导人认为对其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战区内或附近的战略资产,或者削弱北约向俄罗斯本土投射军事力量的能力。
俄罗斯对北约发动有限的核打击是可信的,这不是因为低当量核武器存在“能力差距”,而是因为对俄罗斯进行有限核报复打击的合理目标存在“弱点差距”。也就是说,尽管北约很容易受到俄罗斯的非战略核武器对关键军事和基础设施目标的攻击,但俄罗斯几乎所有重要的军事资产都位于其本土,北约对俄罗斯领土的攻击,可能比俄罗斯对德国或意大利等北约无核国家目标的攻击更具升级可能性。对俄罗斯本土进行有限核打击,无论其当量如何,都可能引发其对美国本土目标的报复。因此,获取更多的低当量核武器并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核武器在俄罗斯当代军事规划中的角色
俄罗斯作为核大国的地位放大了俄罗斯在持续大国冲突中非常有限的常规军事能力。正是因为认识到这一点,莫斯科近年来才在维护、现代化和多样化其核武库方面投入了数十亿美元。5俄罗斯领导人对核战争的可能性或使用核武器这一决策的严重性并不是未经思考的,一旦认为俄罗斯面临生存威胁时,他们可能会选择使用此类武器。
俄罗斯关于核武器使用的声明政策遵循一个简单的公式。2010年,莫斯科通过了一项军事原则,该原则声明:
俄罗斯联邦将保留使用核武器的权利,以回应对其和/或其盟友使用核武器或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行为,以及在国家生存受到威胁时使用常规武器侵略俄罗斯联邦的情况。6
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在2018年3月1日发表的介绍新型核武器的演讲中引用了这一原则,并将其描述为“简洁、清晰、具体”。7
不幸的是,俄罗斯公开的理论中对于“国家的存在”在何种情况下会受到如此严重的威胁,以至于俄罗斯领导人可能诉诸于核力量,或者他们可能使用其武器的方式,都是不明确或不具体的。在没有全面战略报复的情况下,莫斯科可能如何使用核武器的官方声明很少,这导致西方分析人士对俄罗斯的理论产生了争议。俄罗斯关于限制核使用的官方声明与其非战略核武器之间的不一致导致一些分析人士得出结论,即:俄罗斯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一个连贯的理论指导政策。8
这场争论大多围绕着俄罗斯是否计划利用其非战略核武器来实现“通过升级局势来缓和局势”的问题。应该强调的是,这句话并非源于最初的俄罗斯来源,而是指威胁使用核或实际使用核来“降低侵略的范围和强度”。这一概念在1999年俄罗斯《军事思想》的一篇文章中得到了阐述,但俄罗斯政策制定者是否曾完全接受过这一概念,并无确凿证据。9俄罗斯政府公开拓宽了在世纪之交可能使用核武器的条件,因为它当时在常规武器方面极为薄弱。从那时起,考虑到其恢复的常规军事能力,特别是精确打击武器的发展,俄罗斯显然收紧了这些条件。但西方分析人士仍普遍认为,俄罗斯计划采取应急措施,可能会出于“胁迫”目的而使用有限的核攻击。10

尽管莫斯科使用核武器计划的确切性质尚不清楚,但很明显,俄罗斯领导人对非战略核武器的重视程度相当高。虽然俄罗斯非战略核武器的确切数量是一个秘密,但通常引用的估计数量是2000枚核弹头。11近年来,俄罗斯在新型战区远程两用投送系统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包括“伊斯坎德尔-M”短程弹道导弹、“口径”系列巡航导弹和“匕首”高超声速空射弹道导弹。12俄罗斯愿意冒着无视《中程核力量条约》的风险来开发被禁止的陆基弹道导弹SSC-8,这表明俄罗斯领导人认为这些系统值得付出外交和财政成本。这种丰富的次战略核能力系统为俄罗斯提供了有限的使用选项,并且远远超出了西方作家通常设想的示威式打击类型。正如布拉德·罗伯茨(Brad Roberts)所观察到的那样:“根据现有证据,没有理由相信俄罗斯领导人会轻易跨过核门槛。但一旦跨过这个门槛,他们就可以在次战略层面上实施真正独特的多样化和连续性核行动。”13

Image

在与俄罗斯的冲突中北约遭受有限核打击的可能性

西方分析人士低估了俄罗斯非战略核武器被用于战争而不是边缘政策的可能性。14但有理由认为,在极端危机期间,有限的核作战选择可能对俄罗斯决策者具有吸引力。相反,俄罗斯国防理论家倾向于设想为军事效果设计的有限核用途,这与已知的苏联战术核武器的使用计划相一致。15由于北约的军事基础设施集中在欧洲的少数几个地点,因此俄罗斯的规划者可能有可靠的军事方案来有限地使用核武器。俄罗斯领导人可以使用数量有限的核武器来摧毁北约的空军基地和指挥、控制和情报设施(这些设施对发动针对俄罗斯的常规轰炸至关重要),而不是一场主要是象征性的“示威”打击。尽管莫斯科更愿意仅使用常规弹药来实现这一目标,但军事规划者可能担心他们的常规精确制导导弹储备不足。莫斯科直到最近才开始大规模采购常规精确弹药,但生产瓶颈和出口销售的结合限制了其大量储存此类弹药的能力。16
北约现在延伸到俄罗斯边境,几乎没有给俄罗斯人留下战略纵深。因此,几乎所有北约核武器的使用,无论多么有限,都将不得不针对俄罗斯本土。尽管北约盟国境内的俄罗斯军队可能会成为目标,但由于这些部队移动迅速、态势感知特征有限,以及俄罗斯反介入/区域拒止系统给北约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制造的复杂性,因此此类目标可能难以在实际冲突中被定位和打击。17
为了增加可信度,有限的核选择需要避免过于升级。这需要武器和目标的适当组合。与北约相比,俄罗斯非战略核武器的数量和多样性要大得多,但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拥有比北约更多的适合使用这些武器实施打击的合理目标。实际上,北约对俄罗斯的常规优势取决于数量有限的高价值设施,如空军基地,其中许多位于德国和意大利等北约无核盟友的领土上。俄罗斯的战区发射系统是针对这些“诱人目标”的理想选择,同时也是对使用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保护它们这一尝试的严格测试。上述这些目标的毁灭将让北约各国政府在屈服于俄罗斯的要求和对俄罗斯本土的核攻击(有限或无限)之间做出选择,后者将导致升级为战略核战争。在这些袭击之后,北约对俄罗斯发动常规战争的能力可能会被大大降低,从而从根本上改善莫斯科的力量平衡,并使得俄罗斯获得一个通过其他方式无法取得的针对北约的军事胜利。18
除了几乎所有俄罗斯高价值军事目标都位于其本土所造成的升级控制障碍外,针对俄罗斯进行有限核打击且具有吸引力的目标也很难确定。俄罗斯的军事设施往往要么价值较低,要么与战略核力量或战略防空系统关联在一起。对前者的低当量核攻击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俄军军事能力,对后者的任何攻击(包括常规打击)都会招致俄罗斯的战略核报复。19由于这些目标几乎都在其境内,因此如果不冒着对平民造成附带损害的风险,就无法对它们进行打击。20与此同时,美国和北约拥有的许多高价值战略资产,如航空母舰,俄罗斯可以将其作为象征性目标进行打击,不会对平民造成不应有的附带损害。
由于这种“弱点差距”的存在,仅仅用北约新型低当量核武来填补“能力差距”是无法保证阻止俄罗斯有限使用核武器的。如果没有合适的目标,这些武器本身就无法实现可信的有限核应用这一选项。

1Lawrence Freedman, The Evolution of Nuclear Strategy, 3rd ed., Basingstoke, UK: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p. 197.

2Herman Kahn, On Escalation: Metaphors and Scenarios, New York:Praeger, 1965, p. 138.

3T.C. Schelling, “Nuclear Strategy in the Berlin Crisis,” in Mark Trachtenberg,ed.,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Strategic Thoughts: Writings on Strategy,1961–1969, and Retrospectives, New York: Garland,1988, p. 9.

4Anya Loukianova Fink, “The Evolving Russian Concept of Strategic Deterrence: Risks and Responses,” Arms Control Association, July/August 2017; and Paul K. Davis,David Frelinger, Edward Geist, Christopher Gilmore, Jenny Oberholtzer, and Danielle Tarraf, Exploring the Role of Nuclear Weapons Could Play in Deterring Russian Threats in the Baltics, Santa Monica, Calif.: RAND Corporation,RR-2871, 2019.

5Hans M. Kristensen and Robert S. Norris, “Russian Nuclear Forces,2018,”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Vol. 74, No. 3, May 4, 2018.

6“Rossiia primenit iadernoe oruzhie v sluchae ugrozy ee suverinitetu,”RIA Novosti,February 10, 2010.

7Vladimir Putin, “Poslanie Vladimira Putina federal’nomu sobraniiu 2018,” Moscow, Russia:Kremlin, March 1, 2018.

8Dmitry Adamsky, “Nuclear Incoherence: Deterrence Theory and Non-Strategic Nuclear Weapons in Russia,” 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Vol. 37, No. 1, 2014.

9V.I. Levshin, A. V. Nedelin, and M. E. Sosnovskii, “O primenenii yadernogo oruzhiya dlya deeskalatsii voennykh deistvii.” Voennayamysl’, Vol. 3, May 1999,p. 1. For authors arguing that “de-escalation” has limited influence on current Russian doctrine, see Kristin Ven Bruusgaard, “The Myth of Russia’s Lowered Nuclear Threshold,” War on the Rocks, September 22, 2017; Olga Oliker and Andrey Baklitskiy, “The Nuclear Posture Review and Russia 'De-Escalation:’ A Dangerous Solution to a Non-Existent Problem,” War on the Rocks, February20,2018. For authors arguing the opposite, see Katarzyna Zysk, “Nonstrategic Nuclear Weapons in Russia’s Evolving Military Doctrine,”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Vol. 73, No. 5, 2017, and Nikolai Sokov, “Why Russia Calls a Limited Nuclear Strike 'De-Escalation,’”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March 13, 2014.

10Daviset al., 2019.

11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Nuclear Posture Review, Washington, D.C.: U.S.Department of Defense, 2018, p. 54.

12Kristensen and Norris, 2018; Putin, 2018.

13Brad Roberts, The Case for Nuclear Weapons in the 21st Century,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p. 135.

14Daviset al., 2019.

15A 1983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report on Soviet planning for tactical nuclearwar with NATO noted that “[o]ther than troop safety considerations. nocollateral damage effects are considered in Soviet weapon requirement calculations.Further more, the use of high yields close to the battle zone indicates that Soviet troop safety requirements are less restrictive than NATO’s.”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Directorate of Intelligence, Soviet Planning for Front Nuclear Operations in Central Europe: An Intelligence Assessment, June 1983.

16On Russian precision fires, see Radin et al., 2019, Appendix G.

17Daviset al., 2019.

18Daviset al., 2019

19Vladimir Putin emphasized this point in his March 1, 2018, speech,stating that the kind of limited U.S. nuclear strike on Russia postulated in the U.S. Nuclear Posture Review would elicit “instantaneous” nuclear retaliation from Russia. Putin,2018.

20While Western analysts often postulate that Russian NSNW use would involve low-yield nuclear attacks designed to minimize collateral damage, it is not clear that Russian military planners try to limit harm to civilians. Some civilian casualties might even be a “bonus” from an escalation-control stand point,because they could increase pressure on adversary political leaders to reducethe risk of escalation to general war, incentivizing them to capitulate. In anycase, a militarily effective, limited nuclear strike with negligible collateraldamage to noncombatants against significant NATO land targets is not necessarily physically realistic.


(平台编辑:黄潇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