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乐着别人的快乐,也是快乐的一种

 林清平的图书馆 2022-04-24

编辑 /若水

多少年前,我的一位文学老师告诉我,记在脑子里的东西不牢靠,脑子是用来忘记的;要记就让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去记,令每一个细胞被当时当地的情绪充分浸染。这样的记忆不刻板,是一种灵活记忆。当你需要调动记忆的时候,它不是原初情景的再现,而是按照你的需要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后的涌现。

 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被另一件事情牵绊,让你难以静下心来。心不静,做事的效率就差,实在难以将一件事情痛痛快快地做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是一头也没有打着。常言:一动不如一静,真的静下来了,才能真正享受动的快乐,动起来就自然有了效率。立此存照。

迷路了怎么办?不如停下来找个人问问,所谓路在下巴底下。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问,还有一个办法,便是就近找一处制高点, 确认一下方向。方向对头,你才不会南辕北辙,徒费气力。人生在世,难免有时候需要别人来指点迷津,有时候又需要自己悟道。掌握了这两个法门,世上就没有迷人,也没有迷途。

 规律是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金钥匙。一旦掌握这把钥匙,认识的问题便迎刃而解。早晨是规律的最好老师,夜晚过去必然天亮,黎明后面就是晨光,不管我们看见看不见,朝霞每天都要灿烂,旭日每天照样升起。天不会总黑,路不会走绝。四季轮替,社会治乱,生命生灭,都是常事。

每个人都不可能随心所欲地生活,人生注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能为而不为,要么是懒汉,要么是懦夫;不能为而为,要么是故意找不愉快,要么就是一根筋。能察大势,洞悉规律,懂得何时静若处子,何时动如脱兔,顺大势规律在为和不为之间自在取舍的人,方为智者。

 快乐着别人的快乐也是快乐的一种。见不得别人快乐的人,自己也不会有真快乐。学会分享别人的快乐,你的快乐才能获得别人的分享。快乐总是在分享中呈几何级数递增,一份快乐因分享可变成无数份快乐。

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很不易。各人的工作性质不同,做到的难易程度有别,不可强求一律。行者多数时候能做到日事日毕。因为行者是个凡人,无需日理万机。但事情再少,恐怕也有不能做到日事日毕的,原因很多,方法不当或是其一。行者的方法很简单:计划内的事情尽量精简,为计划外的事情预留时间。

 困了,睡才是王道;拎不动了,放下才是王道;迷了,觉才是王道。

【作者简介】林清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一世安详》《人生没有草稿》《晨语》《禅思微箴言》《禅眼看尘世》《禅心贯日月》《清平智慧书》等。《人生没有草稿》《晨语》入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