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日:读深情之文,与春风共舞

 聆听风吟 2022-04-24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这个网文盛行的时代,人们似乎远离的了白纸黑字的墨香,地铁里公交车上,最不缺的就是低头族了,难怪人人离不了手机,忘了带钱包也不能忘带手机,虽是调侃更是事实。

      恰好休息,我又搬出书架上的杂志报刊,在文字里倾听不同的故事,从《地铁二号》到《临街的门》,反映的都是都市生活,每个人似乎都是故事里的人,经历的却又不全是故事里的事,在书里,我们与相似的灵魂不期而遇;在书里,我们可以超越时空,与古圣先贤对坐,沽酒煮茶。

     多少人,用秘不可宣的方式,在这个暮春,渡一场“劫”。疫情阻断了回乡的路,疫情让我们不能见面,却并没阻断我们之间的联系,可以共读一本书,线上交流读后感;可以相互鼓励码字千余,你争我赶。

      你告诉了我美丽的句子,“予君欢喜城,暖色浮余生。”令人心旌摇曳,“我一生渴望被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浪,免我无枝可依...”“日落归山海,山海藏深意”,“星河滚烫,你是人间理想。”这样的句子教我着迷,遇到瓶颈时,就多读一些这样的书籍,充实了自己,也愉悦了他人。

 

     “让我们以书为名,阅无限人生。”这是今日头条征集的读书日话题,想想多久,我们已经没有被一句打动过了?即使身处深夜,我对书的热爱,也会向阳而生。疫情之下,宛若深夜,与其在深夜中沉沦,不如读一些诗词,能装一夜春雨,可盛二两春风。

     朗声诵读,迎风吹送,齿颊留香;沉下心来,左指右抄,甘之若饴。春秋几度,风花雪月,谁不爱惊鸿一瞥的心动?梦,乃时光之驿站;情,是桃源之容颜。春弹畅想曲,书作弦上音,时光如酒,醉了谁?真醉的是潜心共功读之人,假醉的耽于口腹之欲之乐耶!

      人生有两种境界,一是痛而不言,二是笑而不语。我自问还没有抵达如此境界,受委屈会哭,遇到不公平会反抗,但我有一抔文心,跟随季节走过,花开时会笑,花谢时会黯然神伤,尽将一腔情愫,赋予文字,我知道时间不会漂白文字的颜色,但我会一寸一寸地触碰文字的棱角,将所见所思,织字成行,密疏浓淡,尽皆晕染开来,成篇成幅。

     读书,读书,读过后一定会有所思,有所思后一定想写出自己的文字。或者,您对我粗浅的文字不屑一顾,那是因为这篇文字没有引起您的共鸣;或者,您会成为我文字的追随者,那是因为您阅读后感觉写出了您所想表达的情感。这都不要紧,因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

      我在句子迷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有多少人喜欢你,可能就有多少人讨厌你。”文如其人,不需要人人喜欢,只要那么一小撮儿就够了,俺不贪心,嘻嘻。因为读了很好的句子,就想着分享出来,就像前面一生渴望被收藏的人,“不要怕,你终会遇见这么一个人,他会用整个人生将你精心收藏,用漫长岁月把你妥善安放。”

    这句话无比温暖,让我终将对那阵寒风释怀。

     槐花开了,白如雪,撩拨情肠,想起小时候吃的槐花蒸菜,醋蒜调汁,麻油烹饪,香气不远千里而来,勾得人回乡情切,奈何疫情当前,回去不易,暂且在刘绍棠的散文集里读读《榆钱儿》罢。

     其实,疫情是一种磨砺,只要静下心来,做好防护,保证饭菜营养,然后坐在书架前,抽一本书,读读写写,什么忧虑,恐慌,迷茫......哪还有空去想?只要少聚集,绿码就不会离你远去,健康的身体,充实的生活,阳光的心态,才是此生我们此生所追求的。

      

      春已暮,将入夏。古人劝学,既有“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的《长歌行》,也有“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唐诗。这些诗句,能让我们在内卷的时间缝隙里享受难得一刻的浪漫呢。

      朱自清在《春》里说,春天“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所以我们要读希望之书,可以渐悟,可以顿悟,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希望和美好共在。

      我爱读张恨水的小说,他的文字归于鸳鸯蝴蝶派,饱含深情:“银灯灿烂,画阁春温,细君含睇,穿针夜话,宜高声朗读,为伊读西厢记;蔷薇架下,蜂蝶乱飞,正是青春,谁能不醉,宜细读红楼梦。”而恰恰,《西厢记》与《红楼梦》,是我翻阅上千遍的著作,是故,读深情之文,与春风共舞,乃不负春光不负卿耳!

      “鞠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光阴如锦,正是读书时节,东栏一株雪,看柳絮纷乱,莫如静坐读书,朝花夕拾,捡拾书里光阴,任他日月交替,四季更迭,浑不在意的,是沉浸在读书世界的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