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苏双华组织53班同学给我们回国接风 2016年9月29日上午,苏双华组织53班部分同学到四中校门口欢迎我们回国,一见面热情问候,握手交谈,合影留念,其乐融融。 然后走进四中校园,学校焕然一新,到处是绿草鲜花和整齐的新建筑。大家边走边聊边回忆,母校变化很大,大烟筒已拆,旁边的大树还在。平房己拆,礼堂还在,改为饭厅,大家坐在饭桌前合影,想起了我们班53年前曾在此演出过: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我们老两口陪53班老同学游了四中的四个花坛、教学楼、办公楼、饭堂、实验楼、图书楼、操场。当天,学校在召开秋季运动会。 在操场,看到了学生们运动会结束后正在回家。赵连荣是当年我们53班的知名运动员,在操场跑道上她做了起跑动作,我回忆当年我们班运动会总分名列第一。 我们在还保留的一座旧楼前,回忆当年的情景,寻找过去的痕迹,感叹53年时光过得真快。 我在四中工作43年,已退休17年,同学们离校己53年,重返校园,东看看,西看看,流连忘返,说说笑笑,喜气洋洋。 参观母校后,大家去:“老满饺子馆”就餐。“老满饺子馆”就在四中附近,位于串窑街名仕嘉苑底商。“老满饺子馆”开业时间不长,但是誉满全市,饭菜实惠,味美价廉,干净整洁,前来就餐的顾客,络绎不绝,纷纷叫好。 苏双华的爱人丁淑珍及女儿、女婿在餐馆热情地接待了大家。苏双华首先讲话:欢迎赵老师、曹老师回国,给二老接风助兴。因时间紧,只通知了部分同学参加。感谢赵老师的培育之恩,教育之情!接着他女儿、女婿给长辈们敬酒。 大家边吃边聊,纷纷赞赏鱼做的精致,菜炒的棒,饺子馅可口好吃。同学们相互敬酒,一次次掀起高潮,尤其,王经建特别幽默。简单的三言两语,使大家笑声不断。 酒足饭饱后,老伴介绍了美国的风土人情,见闻趣事。关崇惠朗诵诗歌,孙雅丽和丁淑珍放声歌唱,接着,大家合唱起来,空气里洋溢着欢乐,话语中传递着情感。相互交谈,窃窃私语,喜笑颜开,兴致勃勃,流连忘返。 谢谢双华夫妇安排接风!谢谢同学们对我们的关爱和尊重! 在我的微信“个人相册”中贴出了同学们返校参观的照片后,点赞的很多。不少朋友同学加了评论。 张云华的评论:53年的情谊令人感动,母校的变化令人感概,祝老师,同学们天天快乐,健康长寿! 孙月琴的评论:二十多年没有进过母校的大门了,变化真大,看到了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的照片真是高兴,心情激动,师生情谊长。 孙雅丽的评论:相聚!充满温馨!朱宗贵的评论:同学情莫忘少年相伴,师生情记的感恩一生! 微信《53班老同学朋友群》是个充满欢乐的集体,大家快乐地交换信息,相互帮助,写诗助兴,关崇惠写了:师生聚会喜相逢,紧拉双手话不停。对望鬓白人已老,不见当年花样容。举杯互祝叮珍重,欢度晚年夕阳红!祝老同学们开开心心的渡过每一天!还写了:近硃者赤近墨青,人海云云有高人。學友交流賜我智,何必苦拜孔聖人!又写了:晚看夕阳似血残,暮然回首花甲年。老骥伏枥劲不力,羡慕当年花少年! 张英斌写了:好字好句好文章,五十三斑实在棒,数理化科样样行,文豪出口写文章!(逐笔)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虽老但逊迩!兩鬓己斑白,少年己无乃,夕阳无限好,不会再重来!(打油) 孙雅丽写了:53年赵思老师精心栽培53班实验田,53年后赵思先生深情咏叹53班聚首情![玫瑰][玫瑰][玫瑰][抱拳][抱拳][抱拳]同学少年未言志,老当益壮不言愁。花儿与少年! 马翼麟写了:莫道仙姿别样幽,听来些许带微羞,人间天上千年看,春去犹须笑对秋。佳人已暮年,懒对菱花镜。幸有美颜图,梦回少女情!(打油诗)曾经少年未得志,皆因汝等命不济!心中纵有千千结,尽赏夕阳莫迟疑! 张云华写了:翼麟女神开口,个个张口就来,53班皆才子,当年壮志未酬,如今尽显文采! 付希瑞写了:长风几万里,悲发三千丈。指天不畏旷,扫地谁能挡? ---野性无忌。又写:吃过糠,下过乡,扛过枪,渡过江,打过仗,下了岗,走市场,工资伤,老自强,老三届,天下创,已过往。 闫如梅写了:暮年俏佳人,心灵顶聪明,文墨顶瓜瓜,不逊真诗人。《顺口溜一首》欢迎赵老师回乡探亲访友! 我们出国前,陈志强做东组织53班部分同学送行,去美国后,大家在7月15日大团聚,我在纽约提高视频看见了同学们欢聚的场面,和陈志强、张春兰等等同学通话。回国后苏双华做东接风。刘亚军将大团聚的照片、通讯录送给我,王稳安将大团聚录像盘送给我。 谢谢同学们对我们的关爱和尊重!祝53班同学们家庭幸福,生活美满,身体康健!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