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K USP手枪 ![]() USP(德语:Universale Selbstladepistole,英语:Universal Self-loading Pistol,通用自动装填手枪之意)为德国武器制造商黑克勒-科赫所研发的半自动手枪。 ![]() HK本来试图以过去开发成功的枪支优点作为之后开发手枪的参考,其中过去HK开发的创新手枪包括拥有独特扳机构造的P7、纯双动扳机模式的P9S和VP70Z等。1993年HK公司成功研发出了USP手枪后,也代表着HK首次吸收了许多传统的手枪设计元素,例如约翰·勃朗宁的M1911。枪支主要根据两个原则而设计而成,一是聚合物料作为原料,二是范式手枪的创造。USP使用较多的勃朗宁手枪的设计,并与勃朗宁的“Hi Power”类似,另外USP有固锁待发模式。 ![]() 2.SIG Pro半自动手枪 ![]() SIG Pro是一系列由西格&绍尔所研制和生产的全尺寸军用型半自动手枪,发射9×19毫米、.40 S&W和.357 SIG这三种手枪子弹。 1985年以后,配用聚合物底把的奥地利格洛克手枪几乎占领许多国家的军警手枪市场,从而促使许多公司研发聚合物底把手枪。为了占领手枪市场,1999年,瑞士SIG向市场推出了配用聚合物底把的SIG Pro半自动手枪系列,试图在手枪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 ![]() SIG Pro半自动手枪系列可与西格&绍尔P220手枪系列相比的特征,就是由于采用聚合物材料,使零售价便宜﹩100至200。SP2340可以说是小型系列的SIG P229半自动手枪的衍生枪型,其零售价与SP2009一样为﹩400,比P229的售价(﹩600)低,比售价分别是﹩562的格洛克37和﹩548的鲁格P345都要低。因而SIG Pro系列在市场价格战中颇具魅力。除了价格优势外,SP系列手枪套筒的操作性能十分优秀;而且采用模块式结构,以便生产、组装和维修,小型轻便而且容易操作也是其横闯市场的有利因素。 3.CZ 75半自动手枪 ![]() CZ 75半自动手枪是一把由捷克斯洛伐克乌尔斯基·布罗德兵工厂生产的半自动手枪。 ![]() CZ 75是一款采用短行程后座作用、闭锁式枪膛运作的半自动手枪,它采用了类似于勃朗宁大威力半自动手枪的枪管摆动式闭锁机构,其原理是枪管和套筒最初会受到后座力而后移,直到枪管膛室下方的一个凸耳装置解锁,使枪管与套筒分离。 ![]() 4.Glock 18全自动手枪 ![]() 格洛克18(Glock 18)是由格洛克公司设计及生产的全自动手枪。 ![]() 格洛克18最早是应奥地利联邦内政部眼镜蛇作战司令部要求而研发,主要是供特种警察部队及特种部队与要员保护单位所使用。在遭遇持枪恐怖分子袭击时,使用格洛克18的部队可用手枪达1300发/分的高射速构成弹幕,压制暴徒或掩护政要迅速撤离现场。 ![]() 执法人员为避免引人注意,在行动中使用的格洛克18大多使用标准弹匣,很少装上超长型弹匣,如此恐怖分子及平民根本无从察觉人员所配带的是全自动手枪。 5.Walther P99手枪 ![]() 瓦尔特P99(Walther P99)是由。瓦尔特P88的结构改进而成,在1994年开始设计,并在1997年正式推出的一种现代化的警用及民用手枪。 ![]() P99手枪的材质相当地特殊,握柄的部分是聚合物作成的,而套筒的部分由于受到结构部位的强化要求而使用的钢材为经过氮化处理,所以套筒不论在抗磨损,抗金属疲劳,以及抗锈蚀上都具有优异的性能。 P99的套筒可于细部分解后进行水洗,只要再将击针槽清除干净,不会导致击针/复进簧锈蚀即可;P99甚至用布擦干净都可以,清洁后也完全不需要再上油(lubrication)。 ![]() 6.SIG P320手枪 ![]() P320是由德国枪械制造商西格&绍尔设计及生产的半自动手枪,目前由SIG Sauer位于德国埃克尔恩弗尔德和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埃克塞特的工厂所生产。该枪有多种口径,包括: 9×19毫米、.357 SIG、.40 S&W和.45 ACP。当中9×19毫米口径的P320于2014年1月15日在北美市场推出,紧随着的是于2015年1月SHOT Show中亮相的.45 ACP口径紧凑型 。P320是以SIG Sauer P250作蓝本进一步开发的手枪,它采用了平移击铁的机制用于取代纯双动的击锤组。2017年1月19日,P320胜出了美国陆军的XM17模块化手枪系统招标,其特制改良版本将会成为M17(全尺寸型)和M18手枪(便携式),并预定将在不久未来取代所有M9手枪。 ![]() 7.STI Tactical 5.0 ![]() STI 5.0战术型是由美国STI国际公司(STI International)设计及生产的1911样式半自动手枪。 ![]() STI 5.0战术型是以著名的M1911手枪作原型而设计的半自动手枪,有9毫米、.40和.45三种口径可供选择。其模块化套筒是由钢制成的,握把则为聚合物制成品,这种设计是对应高容量弹匣的必要元素。该枪的其中一个优点是能够使用多种不同容量的弹匣供弹,当然这也要因应握把的长度和厚度而定,另一个优点是即使用了高容量弹匣也不会令握把显得过大及笨重从而降低机动性,还有精度高也是此枪的一个优点。另外,此枪附有战术导轨,能够对应如战术灯和激光灯等战术配件。 ![]() 8.HK P2000半自动手枪 ![]() HK P2000半自动手枪是在由德国枪械制造商黑克勒&科赫在2001年所研制和生产的半自动手枪,该枪用途主要分布于执法机关、准军事和民用市场,可以兼容发射9×19毫米、.40 S&W和.357 SIG这三种口径的手枪子弹。 ![]() P2000半自动步枪是以USP手枪为原型改进而成。保持了HK的一贯水准,该枪采用了独特的改进设计,更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特点;它所具有的特征是,减少了操作时所造成的压力,并且同时增加用户操作和射击的时候的舒适度。 ![]() 9.贝雷塔M9系列半自动手枪 ![]() 贝雷塔M9半自动手枪是当前美军的正式现役手枪之一。该枪由意大利贝雷塔92F手枪衍生而成,于1990年正式大规模装备部队。 ![]() M9手枪沿用92F的设计,采用短行程后座作用原理、单/双动扳机设计,以15发可拆式弹匣供弹,保险制及弹匣释放钮左右两面皆可操作。M9手枪配发M12手枪套(贝雷塔UM84手枪套系统中的一部分),但亦有士兵采用其他手枪套。 ![]() 2003年,军方推出M9的改进型,名为M9A1,主要加入了皮卡汀尼导轨以对应战术灯、激光指示器及其他附件。M9A1更亦配发物理气相沉积(PVD)胶面弹匣来提供更高可靠性以便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等的沙漠地区顺利运作。 ![]() 2014年12月,贝雷塔公开了最新改进型M9A3以希望向美军提供一个节省成本的方案以取代他们的旧版M9手枪。其改进之处包括:改用了较薄的手枪式握把,并新增了一个可拆卸的环绕式模块化握把、皮卡汀尼导轨、可拆卸式氚光前后瞄准具、一根延长并刻有螺纹的枪管以方便装上抑制器,弹匣容量增至17发,以及全枪改为泥色涂装等。然而,美军已决定不采用该改型,他们认为M9已无法再满足军队的要求,继续采用的话只会增加替换新枪和维修成本。为此贝雷塔强调M9A3已修正了旧型号的缺陷,而且售价亦比它们更便宜。但依然在2015年遭到美国陆军正式拒绝。 ![]() 10.MP-443乌鸦式手枪 ![]() MP-443乌鸦式半自动手枪,是新型俄罗斯军用制式手枪(配枪(英语:Side arm))之一,发射多种9×1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包括俄罗斯所研制的7N21高压子弹(+P+)。 ![]() 乌鸦是为响应1993年开始的俄罗斯军队新型手枪招标而研发。 自2003年起,它开始被俄罗斯军队和各个执法机关以下的各个部队所采用,与SPS一样作为制式手枪。截至2008年,该枪只在少数的部队使用,并应用在北高加索地区的反恐作战。 ![]() 2008年10月,俄罗斯内政部长计划让俄罗斯警察都换装乌鸦式手枪。但考虑到财政问题和事实上马卡洛夫手枪和9×18毫米马卡洛夫手枪弹在俄罗斯境内的库存数量仍然非常丰富,最终未能成事。至2010年代后期,马卡洛夫手枪仍然是俄罗斯主要的警用手枪,不过截至2020年为止已有大量精锐单位换装了乌鸦式手枪或格洛克17。 ![]() 2011年,伊热夫斯克机械工厂开始大量生产乌鸦式手枪。2012年,西部军区的军官接受了对该武器的采用。 乌鸦是一款双动操作的短行程后座作用式半自动手枪。该枪由一个经简化的柯尔特—勃朗宁后膛(英语:Breechloader)式设计以完成闭锁,类似设计亦可在许多现代化手枪(例如SIG P226半自动手枪和格洛克手枪枪族)发现。其大型套筒阻铁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在左侧或右则。其固锁待发式栓式枪栓保险位于套筒的下方、握把护板的上方,并且设于左右两侧。 ![]() |
|
来自: WHJIAN2010 > 《枪械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