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特殊阶段的思考:复盘几个收割经济基础个体的“智商税”陷阱

 supermbt 2022-04-24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030篇原创文章:

这是中国2022年五一小长假以前最后的一个正常周末进行的一些思考和复盘。

2022年,中国经济的开局,其实非常撕裂:

宏观数据挺好,但冷暖自知,楼市,房价,还有股票市场反应激烈,社会大众感触颇深。

互联网,房地产,实体经济各行各业,明显地收缩和承压,经济环境中的信心和预期,也同样面对韧性的考验。

正如任泽平所说的“宏观上是数据,微观上是多少家庭的悲欢离合”。

别的观点,还有其人问题,并不重要,但是这句话的接地气,不能同意再多。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基础群体和普通民众而言,不仅需要透过不错的宏观数据去触摸一个个家庭的悲欢聚散、酸甜苦辣和艰辛期盼。更重要的,还是要在这样一个经济的特殊阶段,能够识别和认知到那些专门为了收割经济基础群体的陷阱,套路,还有镰刀。

其实在中国的经济环境里面,从国家层面和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已经为绝大多数经济个体将很多套路和陷阱进行了消灭和遏制,全世界恐怕也只有中国的公安系统,会把“反诈骗”作为工作业绩考核指标,也只有中国,会以国家的信用和权威,建立反诈平台和关联服务系统。

法律之外的,自然不用多说,警察同志走街串巷,甚至直播宣传,还能被骗,遭遇经济损失,恐怕要多从自己身上找找问题了。

经常上当,每次都一样,还是经常上当,每次不一样,这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情况。

看得见的陷阱,骗局,套路还有收割手段,问题不大,时间和现实总是能证伪,揭露本质的,无非就是先后的问题,吃一堑长一智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法制管理,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

但是看不见的,藏在各种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和规定之下,甚至披着合法外套的各种“智商税”陷阱,其实才是真正值得警惕的,提升认知,挖掘本质,建立防范和规避意识的。

特别是在当下中国经济,内有疫情困扰,外有局势动荡,全面吃紧,整体承压的特殊阶段,对于很多“智商税”陷阱的讨论,也就非常具有意义和价值了。

这篇文章,就将和各位读者朋友一起,对中国当下经济环境中,几个有段位,有合法外套表现,但是实质上是收割经济基础个体的“智商税”陷阱,进行深度的专题复盘和研究。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还是那句话:心存善念,广结善缘,初心不改。

或许这篇文章的内容会刺痛很多人的玻璃心,或许会给一些利益关联的群体带来刺激,但是这恰恰是正确道路和方向必然会有的坎坷和挑战。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 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一切具有“彩票”特征的东西,都是智商税陷阱

彩票这个东西,是最典型的“穷人智商税”消费项目。

请注意关键词:消费。

没错,买彩票这个行为,不是投资,不是投机,而是纯粹的消费。

消费什么呢?可以让人感到愉悦,刺激,兴奋的多巴胺,而彩票开奖的过程,还能刺激肾上腺素,给消费的人带来精神层面的有效快感。

买彩票这个消费,是最廉价的多巴胺。

彩票的本质,就是通过虚构一个不劳而获的人,来忽悠一群不劳而获的人,最后养活一批不劳而获的人。

是不是有点绕口令的味道?多看几次,就会发现,这就是从大道至简,直击本质的角度,解释什么叫彩票。

换一个更直白的说法,那就是想象成和一个看不见的对手玩剪刀石头布,赢一次,就能拿到500万,而输一次,只需要2元,次数不限,是不是很有吸引力。

不过没有任何人会告诉你,这个游戏有个看不见的设定,那就是每一次,想要的玩的人,都得先出手。

看懂了以上的逻辑,就能明白,就连中大奖的那些人,都是道具而已,只是将所有参与者永远都得不到的东西,拿出来做做诱惑而已。

同样的,不仅仅是现实里面的彩票,就算是放到互联网经济环境里面来看,所有带有“彩票”属性,或者特征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一个意思。

比如什么抽奖,比如什么以小博大,随机盲盒……

直接给大家说一个案例,我认识的互联网大厂的程序员,就直接说过,所有设计好,让用户看到的都是很高的概率,但是其实作为后台和程序编写的角度来看,都是零,即使有中奖,也都是指定好的,内定的,或者说配合宣传提前就做好准备的。

不劳而获的心理需求,以及对应的贪念,不好意思,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是最为致命和关键的人生发展障碍,如果看不破,就算懂再多的道理,也不要能过上轻松满意的人生。

就是这么现实。因为只有无法通过自己努力改变贫困状态的人,才会花钱去买多巴胺。

远离痴迷彩票的人和心态,这是良心话。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任何商业模式,只要存在“拉人头”的特征,都是智商税陷阱

2022年4月份,有明星形象和光环的张庭林瑞阳夫妇创办、经营的达尔威公司从事传销活动,导致该公司全资子公司持有的96套房产被查封,价值17亿元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了吧?

其实这算不上什么新闻,大可以说,绝大多数中国,不管是自己的家庭和亲戚,还是身边的同事朋友交际圈子,总是有人是身处传销的套路中,而不自觉的。

传销,是针对底层贫困群体的定向智商收割,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庞氏骗局。

很残酷的一个现实,那就是只要存在贫富差距,存在财富壁垒的情况,在人性驱动之下,传销和庞氏骗局,永远不会消失,模式和伪装会与时俱进,但是本质永远都不会改变。

合法执照的直销,具体的牌子和模式就不列举了,很多,但是对应的商品,基本都在社会底层流动。

这很讽刺,就和P2P一样,能骗到,遭遇损失的,基本都是小门小户,社会底层,最多极个别千万级别的,还是因为坐庄被套,绝大多数,其实都是经济环境中的底层和普通个体。

穷人的钱好骗,但是难赚,富人的钱好赚,但是难骗。如果看不透这个本质,那么最好还是活在针对穷人幻想的那些一夜暴富神话梦想和幻境中,更舒服一些。

识别是否是传销,可以看三个阶段或者说表现:

第一个阶段,是脱离正常行情,存在过度效果和价值包装的商品,作为货币转移的载体;

第二个阶段,已经不需要实体产品了,基本上就是拉人入伙,买卖资格的模式了;

第三个阶段,高度金融化,参与者图利息,组织者贪本金,直接进化成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

识别传销和庞氏骗局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有没有“拉人头”发展下线,这样的激励机制存在,事实上,拉人头,就是撬动其他人的人脉资源来为上游输送财富,什么微商裂变,什么金字塔模式,任何商业模式,只要从生意本身,跨越到干扰个人的私人社交和关系圈,都是智商税陷阱,没有例外,百试不爽。

拉人头的对象,基本都是社会基础个体,为了能够有足够的诱惑力,就必然会制造财富差距的表象,哪怕是什么伪装和表演。

谁见过真正的有钱人喜欢炫耀豪车名表奢侈品的?

不一定每一个人通过努力都能成为理想中的富裕群体;

但是远离传销,一定不会陷入贫穷陷阱。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保险公司,除了保险主业以外任何理财,都是智商和规则碾压的不对称套路

问大家这么一个问题:对于保险行业的大小公司和企业来说,最核心的资产,是什么?

不是客户,也不是保单,更不是业务部门。

简单一点,三个东西:保险牌照,精算部门,还有法务部门。

保险行业和公司,除了保险主业以外的任何理财,都是具有全面碾压的不对称套路。

请注意这里的用词,是套路,而不是陷阱,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以及关联的一切非保险主业的资金池生意,都是在法律上找不出什么毛病,绝对能放到台面上面的,但是基本上都是不道德的,必然暗藏很多猫腻的垃圾产品。

卖垃圾,做垃圾生意,不犯法,但是经过精心包装,话术美化,各种价值门槛忽悠,把垃圾吹成高大上的优质商品,是奸商行为,奸商再怎么黑心偷奸耍滑,但是只要不犯法,那么就很考验智商了。

保险行业,本质上是一个纯消费行业,个体购买保险,是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和损失,进行风险对冲消费,关键词,是消费,比如会买保险的,基本上只买保险公司的主业产品,比如什么大病险,比如什么出行安全险,纯粹买保险,花不了什么钱。

比如乘坐飞机出行,在强制保险以外买个安全保险,就是一种对冲消费,强制保险,就是保险公司的牌照理由,是国家信用监管之下的责任,不背这样的责任,就没有资格做保险行业。

把保险看做是消费,应该是一个心智成熟,认知达标的成年人,应该有的基础。

既然是消费,而且是风险对冲的消费,该买就买,不买就自己担负风险,就这么简单。

除了保险主业以外,保险公司其他任何的理财产品,其实都是精算部门通过精密的提前测算和设计,再加上法务部门滴水不漏的合同设计,共同制造出来的在经济环境中具有吸血偷吃作用的套路。没有例外。

一切分红型保险,返还型保险,都是套路。就算按照合同正常兑现,真正的回报,可能还不如存银行定期。也就是说,只要钱给到了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可以躺赚,本金一定被吸血,买的人一定吃亏。

保险公司要说存在的意义,就只有消费型保险,没有那么多虚的,保险的消费属性就决定了消费型保险是保险公司唯一值得买的东西。

不过消费型保险,风险大,对冲成本高,保险公司的法务和精算师会暗藏很多手段和套路让理赔的过程和难度,无上限增加。

比如正常理赔,理赔员的标准话术是什么?

“公司这边不接受你的理赔诉求,建议走法律程序进行相关诉讼”。

然后买保险的个体,就要面对保险公司花重金养着的专业讼棍团队的艰难拉锯战。

吃相不好看,是中国保险行业的现实情况,所以在中国经济环境中,只要财富能够覆盖个人和家庭风险的真正的中产阶层,名下的资产和理财渠道可能会有很多,但是保险,永远只有消费支出,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当然,保险公司这样的套路,还是再重申一次,合理合法,高度规范。

但是作为一个大学本科以数学专业毕业,有现实中精算师职业同学和朋友的本人来说,就连有数学基础和精算能力的我,对上保险公司那套精心设计,毫无漏洞,叠加高度发达的法律团队,都处于绝对下风,那么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经济个体呢?

实在没有办法,安心找个国家国有五大银行之一,存定期都好,保护财富,远离保险理财。

不管包装得多好,说辞和价值测算如何诱人,想从保险公司精算师团队和法务团队手里掏出好处,基本不可能。

保险公司不敢贪图投资人的本金,但是一定能让投资人难受恶心甚至抓狂,当然,这早已经是预演设计好的剧本和套路。

看清本质,非常重要。保险就是消费,除了消费,那就是被消费,就这么现实。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4

没有完整清晰的投资逻辑和纪律,参与的任何票据模式投资,只有被收割的命

2022年,在中国的经济环境和价值语境里面谈投资,还真的是不合时宜。

原本对于普通群体,经济基础个体而言,中国的可见可行投资渠道和标的就很局限,不是楼市就是股市,而绝大多数的资金池游戏,锚定的底层资产,都是房地产。

中国房地产,从2021年以来,是个什么情况,不用多说了吧?

中国的股市,2022年开年以来,基本上都快要赶上国足的段位了,也不用多说了吧?

买房增值,投资股市,2022年,你不理财,财不离你,应该是很多人经过毒打教育后最真实的感悟吧?

其实这就暴露出了一种中国式投资的不成熟现实。

过去几年,中国楼市,有多少人是被行情吸引,撬动杠杆,揣着买房躺赚的心态,被高位套牢的?

十几年过去,还在3000年上下波动的股市,几轮熊牛,又有多少股民是被追涨杀跌伤的遍体鳞伤,损失惨重的?

宏观的政策和什么经济周期不去谈,任何投资市场,亏多赚少,反复被收割,说到底,都是投资主体,没有完整清晰的投资逻辑和投资纪律,完全被行情牵着鼻子走,最后镰刀挥下,惨遭收割,没有例外。

投资逻辑并不复杂, 就是给自己提前设定一个拿得住,看到懂的范围进行投资,比如买房投资,就不看股票,股票投资,只买自己拿得准,看的懂的股票。

真正的投资,只要有投资逻辑,行情不是最重要的,比如懂银行的逻辑,买银行股,吃吃股息分红,行情重要吗?

投资纪律,这个欠缺的人就更多了,甚至于很多人完全没有意识到,投资这个事情,非常讲究纪律的。

什么是纪律?就是不到点不出手,时间不对不出手,位置不到不出手,风吹不动,雨打不躲,安然自若,始终按照自己的节奏和预先设置好的条件进行投资行动,并且能够坚持保持。

逻辑和纪律,说出来写下来很简单,但是放到现实,就是对人性的极致考验。

远离只盯着行情和短期波动的人,成不了什么大气候,这话很扎心残酷,但是值得大家品味一下。

很现实的,2022年以来,就拿我个人来说,以我在金融市场的投资为例:

基本上在金融市场的投资和绝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差别,20个点的浮亏跑不掉。

我的投资逻辑是什么?很简单,坚定看好中国未来经济一定持续向好,那么短期涨跌对我没有影响,低位割肉,愚蠢之极。别人怎么说,环境如何看空A股,不听不看不问不参与。

保持定力就是了,自己看好的东西,何必要从别人的嘴里面得到肯定?亏的是自己,赚的也是自己,是不是?

那么我的投资纪律是什么?对于股票,基本面没有出现问题以前,没有明显风险披露,那么就逢低逐步加仓,对于基金,坚持定投,就这么简单,设置一个定投计划,然后不看行情,将精力和时间用在做好自己的工作,保障自己在经济承压的环境中,行业下行的冲击下的收入。更是简单直白。

当然我的逻辑和纪律,只是我个人经验的分享,不一定适合其他人,但是想要说明什么?

任何不具备投资逻辑和投资纪律,跟着行情跑,参与的任何投资行为,都是投机和赌博,没有例外,而这样的行为,只有被收割和碾压这么唯一一个结果,没有例外。

建立逻辑,保持纪律,用时间和趋势力量去对抗投资波动,这是对于经济个体在所有投资环境中,增加胜率,实现收益,最重要的基础两个条件。因为相对于完全没有行情掌控和预测能力的个体而言,所有的投资动作都是处于劣势,而这两个条件,能让投资个体,变成拔不掉的钉子。

钉子户之所以被称为钉子的原因,就在这里,值得各位有投资想法的群体,仔细体会一下。

任何投资,做不了一颗让市场和更强的资本力量感到难受的钉子,就不要想着能盈利离场。

我身边一位很成功的投资人朋友的原话就是:“短期拼实力,中期拼趋势,长期就看谁能把谁熬死了”。

不知不觉,写了挺多,就此打住,当然,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不会缺陷阱,中国经济环境中的智商税陷阱还有很多,后续看情况我再进行复盘和分析,主要看各位朋友对这样的内容和表达是否喜欢,明人不说暗话,如果觉得有帮助,有共鸣,还请各位看到的朋友转发点赞支持一下

毕竟,现代社会,信息发达,大家也是见多识广,看到我的内容也是缘分,而且全网可以比比,能和我这样愿意说点真东西,讲点真靠谱的人,其实还真的是不多。

是不是?

周末时间,就不太严肃了,各位读者朋友也要学会放松和调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未努力,有个好身体,总归要发财的。

最后祝各位读者朋友,2022年下来的日子里面,规避陷阱,诸事皆顺。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