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师们的爱情

 昵称OTTVlDWX 2022-04-24

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史上仅有的两个辉煌的思想文化顶峰之一,可谓东方的文艺复兴。那是一个思想解放和革新的时代,诞生了无数各个领域的大师。大师们不仅是各个领域的翘楚,他们的感情生活更是富有传奇色彩,令人向往。他们被时代所影响,也改变着时代。

古往今来,爱情是永恒的话题。情就是宝哥哥喜欢黛玉又娶的是宝钗,是纳兰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是陆放翁的错错错;情是裴多菲的我愿是激流,是致橡树的你身边的木棉。

百年前大师们的爱情,没有阴差阳错,也少了离仇别恨。他们始终内心向阳,坚强、向上,靠近阳光。他们追求理想、个性独立,他们也均收获了自己非凡的爱情,他们的爱情故事美好而执着,他们爱得纯粹,爱得坦荡,也爱得深沉。

沈从文在年轻时写给张兆和的情书中这样写道: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晚年的沈从文又写道:“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有的人几十年相交却不能在一起,有的人因为一句话而相守终生。沈从文与张兆和是幸运的,与其说幸运,不如说他们都是纯粹的,活得简单,活得豁达。

常人的爱情会褪色的,往往禁不住现实的考验。其实复杂的不是爱情和社会,复杂的只是人心,只是个人的境界和追求。沈从文的爱情故事告诉我们:信念是可以传递的,只要你坚持信念,你的信念就会传递到你所爱的人身上,这叫心心相印。

石评梅是百年前著名女诗人散文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高君宇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五四运动北大学生领袖。石和高是大学时认识的,后来产生了感情,但石评梅因为大学时曾被一个有妇之夫欺骗过感情,而发誓终生不嫁。高向她求爱时她拒绝了。后来高因病去世了,石评梅这时才发现原来自己是那么地深地爱着高,追悔莫及,所以在高君宇死后石评梅才从心底答应做高永远的恋人。这听起来颇不可思议。石评梅此后天天去高的坟前,终因伤心过度,患脑病三年后也离开了人世,根据她的遗愿,她们被葬在了一起,她们的合葬墓就在现在北京的陶然亭公园。高石相知相爱,生前未能相依共生,死后得并葬荒丘,成为现代版“梁祝”。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是高君宇于照片上的自题诗,也恰成了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的预言。石评梅于《墓畔哀歌》中亦写道:“我爱,这一杯苦酒细细斟,邀残月与孤星和泪共饮,不管黄昏,不论夜深,醉卧在你墓碑旁,任霜露侵凌罢!我再不醒。”

他们在追求爱的同时,就是在追求信仰,就是以生死相许,这是一种浪漫。爱与信仰不可分,这样的爱是内心最深处的感动,只有这样的爱才可以持久,才不会有背叛。这样相爱的人对于对方来说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因为这样的爱,才有石评梅于高君宇去世之后才答应做他永远的恋人的执着,才会有生死相依的永恒爱情。

林徽因堪称民国时代完美的女神,美女才女集于一身。民国诸多大才子也如众星捧月般追求于她。徐志摩对她死缠烂打,甚至为了赶赴她在北平的演讲而飞机失事;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选择默默陪伴和照顾她一生。而林徽因选择的是志同道合的建筑学家梁思成。

林徽因与梁思成都出身于书香门第。相似的家庭背景,又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就是建筑,无论思想、学识、能力、修养、性格、人品等等,林梁二人都可以说是完美相配的,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门当户对。梁思成曾问过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来回答你,你准备好要听了吗?”

两人虽因长辈安排而相识,却因互相吸引而产生爱意,之后一起赴美留学,又一起回家执教,一起参观考察研究各地建筑,一起设计国徽。二人终于拥有了一份“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任风吹雨打到处飘零”的爱情。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一下金岳霖,对于他来说便是一生恋一人,便是一座城 。当林徽因把梁思成对于三人间情感的话告诉金岳霖时,金的回答是:“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未能得到心上人,却没有心生嫉妒,而是由衷祝福,这就是大师的情怀。

大师们的爱情在当时于现在,因不了解因偏见更因小人之心,都是颇受非议的,不被理解的。咒骂他们离经叛道道德败坏;批判他们抛妻弃子喜新厌旧。大师们自己却是不在乎的,他们面对议论和指责,愈发执着,也愈发幸福起来。大师所以是大师,就在于从来无视众人的眼光,从来只遵循自己的内心。常人是活给别人看的,大师们只是为自己而活着。也许大师跟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名人敢于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取舍的标准不是别人的评价,甚至不是道德法律,而只能是你自己的内心是否平静、是否愉快。

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和女人的一个情字。大师们的爱情故事总是在悲凉的人生中给人们以生生不息的希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