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这么久以来,我终于明白读书有多重要

 国馆官方 2022-04-24
疫情这么久以来,我终于明白读书有多重要

越是充满变数的年代,

越需要安顿身心。

疫情这么久以来,我终于明白读书有多重要

上海疫情,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

谁能想到,这一波疫情竟然会变得如此焦灼。

这一个多月里,我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在这样魔幻的年代,我们到底该如何自处?

我看过了很多报道,也听过了很多传闻,或喜或悲,都让我无限感慨。

一直到最近,我才终于找到了答案。

疫情这么久以来,我终于明白读书有多重要

转眼间,新冠病毒席卷全球,已经两年多了。

我们都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可惜这绝非一个很好的时代。

不到三年的时间,我们见证了全球范围内,620多万人的死亡;

我们见证了奥运会的延期,见证了高考的延期,见证了百年一遇的暴雨;

我们也见证了残酷的战争,见证了惨烈的空难,见证了种种魔幻的现实……

疫情这么久以来,我终于明白读书有多重要

每个人,都能深刻感受到一种过往很多年,都不曾有过的巨变;

以及,在这种时代巨变的浪潮中,作为渺小个体的无力和被动。

我们都在寻找出路,我们都亟需一种明确、具体的安全感,去抵御所有的不安和动荡。

这安全感从何而来?对作家毛姆而言,是书籍。

他曾说:“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

生活充满变数,但好在,还有书籍。

人类的种种情绪,早已被文学写尽;这世界的种种变幻,也早已被前人写透。

所以今天,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我想和你一起,去书里寻找生活的解药。

疫情这么久以来,我终于明白读书有多重要

疫情这么久以来,我终于明白读书有多重要

“面对谣言,读书可以明智”

疫情三年,我们见过了太多谣言。

哪怕如今早已不像最初那般人心惶惶,但每逢病毒袭来,依然难免恐慌。

信息冗杂而混乱,而我们往往急于求知,便极易进了谣言的套。

就像季羡林在《清华园日记》中所说的:

“人类是再没出息没有的了,尤其是在现在这个严重的时期。

一有谣言总相信,于是感到不安定。

听了谣言总再传给别人,加上了自己的渲染,于是别的同我们一样的人也感到更大的不安定。

就这样,不安定扩大了开去。于是无事自扰,于是有了机会,于是又有人来利用这机会,傻蛋于是被别人耍弄,变得更傻了。”

疫情这么久以来,我终于明白读书有多重要

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

读书,便是避免陷入谣言圈套最好的方法。

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思考,便是智者与大多数人的区别。

而这思考,建立在对这世界的认知之上。

就像这张图:

疫情这么久以来,我终于明白读书有多重要

你读的书越多,对这世界的认知就越深,看得也就越远。

很多时候,读书未必能马上给你回报。

但在潜移默化之中,它早已渗进你的骨肉,成为你的一部分,并持续影响着你的一生。

所以那些读书读得多的人,往往可以做到临危不乱、有条不紊。

因为很多事情,他们早已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哪怕面对铺天盖地的谣言,他们也有“举世皆醉我独醒”的自信。

所以,如果你时常感到迷茫、困惑,那就去读书吧。

这世间的真理,全在书里。

疫情这么久以来,我终于明白读书有多重要

疫情这么久以来,我终于明白读书有多重要

“面对困境,读书可以提神”

这三年,也是束缚感空前强烈的三年。

于很多人而言,无论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处于困境之中。

长期压抑下,谁也无法安之若素。

所以,焦虑、躁动、憋闷、忧郁……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也就随之而来。

就像网上的那句流行语: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

我们,已经被疫情荼毒太久。

久到足以磨灭许多人,原有的坚强、毅力、自信、乐观。

疫情这么久以来,我终于明白读书有多重要

我想起一个人,她叫余秀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

她的一生是不幸的,更是充满了束缚的。

她从小就患上脑瘫,说话结巴、行动不便,结婚后丈夫更是对她动辄打骂,毫无怜惜。

好在,书籍拯救了她。

越是艰难的时候,余秀华越是陶醉于书籍的抚慰,历史、哲学、诗歌……她完全沉浸在书的世界。

后来,她便试着自己写诗,没想到一下子就惊艳了无数人。

2015年,她的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还获得了“农民文学奖”特别奖。

她的故事让很多人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处境或许悲惨,但灵魂,却可以无比高贵。

疫情这么久以来,我终于明白读书有多重要

也正如梁实秋所说:“对于一般人而言,读书,是最简便的修养方法。”

这世界注定无法尽如人意,书籍,便是我们抵御这人世浮躁的一片净土。

也许很多时候,书籍看上去都是冷漠的,它不留温度地停留在那里。

但每个靠近它的人,都能从中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欢喜。

那是一种任何物质享受,也无法比拟的精神狂欢。

所以,去读书吧。

当下的困顿、孤独和迷茫,都是真实的;

但书里的智慧、修养和希望,也同样是真实存在的。

疫情这么久以来,我终于明白读书有多重要

疫情这么久以来,我终于明白读书有多重要

“面对悲剧,读书可以自省”

这三年,更是悲剧色彩无比浓烈的三年。

战争、灾难、意外、网暴……我们亲眼目睹了太多悲剧。

有的人为之感伤,有的人却幸灾乐祸。

比如俄乌战争之中,便有人叫嚣着“收留乌克兰美女”,意淫着别人的苦难。

比如上海疫情之中,也有人敲起了键盘,无脑地进行地域黑。

不由想起俄国哲学家赫尔岑的一句话:“不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那些幸灾乐祸之人,多半也都是缺乏教养和文化之人。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人的生命和精力,始终都是有限的,很多事情无法亲身去经历和感受。

但在书里,你可以切实地体验一番别人的生命和领悟。

你到不了的地方,看不到的远方,通过书籍,也都能抵达。

疫情这么久以来,我终于明白读书有多重要

也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对那些遥远的哭声,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悲悯和共情。

在悲剧面前,你才更加懂得理性、克制与自省。

人与禽兽之区别,也在于此。

杨绛先生也曾在书中写道:

人生一世,需要三个自觉,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与禽兽无异。

人这一生,就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走到哪里,都不能丢了一颗自觉、自律、自省的心。

所以,去读书吧。

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而读书的人,可以经历千百种人生。

并在那千百种人生里,找到生命的真谛。

疫情这么久以来,我终于明白读书有多重要

疫情这么久以来,我终于明白读书有多重要

“面对生活,读书可以释怀”

这三年,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

我们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所谓的“最后的寒冬”,但到底何时才能真正落幕?

谁也给不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我们能够肯定的,是身陷疫情之中的每一个人,那被偷走的时光、扰乱的生活、打碎的美好……都是真实的。

重重压力之下,内卷、空心病、政治性抑郁、存在主义危机……种种原本离大众无比遥远的话题,逐渐成了人们口中的热词。

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明天还会好吗?我们如何在这充满不确定的年代,找到一个确定的答案?

人人都在寻找答案,人人都在寻求解药。

疫情这么久以来,我终于明白读书有多重要

那么,答案在哪里?先听我讲个故事吧。

1932年,北京大学毕业典礼,胡适上台做了一番演讲: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

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损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

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可读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

他还提到了一个词——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费的。

这世上,再没有比读书更加有益的投资了。

央视新闻也曾发文,称“读书破万卷,包括内卷的卷”。

所以,去读书吧。

生活的种种难题,在书里,都有答案。

足以让你我,在这充满不确定的年代,找到一种安顿身心的方式。

疫情这么久以来,我终于明白读书有多重要

最后,分享博尔赫斯的一句名言:“如果有天堂,那应是图书馆的模样。”

但我觉得,图书馆太远,但书房很近。

如果真有天堂,那也该是书房的模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