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葡萄全年生产管理中,合理的水肥是保证葡萄生长见状、品质优良的关键前提。在葡萄不同的物候期,其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要充分结合其生长时期,及时进行营养和水分的供应。 ①需肥量大,除有机肥外,每公顷葡萄需氮、磷、钾三要素80-150kg/生长季。 ②需肥阶段性:早期对氮元素需求较大,结果期对磷、钾元素需求增加;幼果期和转色期需补充钙、镁等中量元素;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各阶段也有所不同,花前补铁防黄化、花期需硼锌提高坐果率并防治大小粒等。 ③需肥特异性:对钾、钙、镁、硼、锌等元素需求量较大,其中对钙、钾的需求远高于其它营养元素。每亩葡萄对各元素需求比例为 Ca:N:K:Mg:P≈30:20:15:5:2(Kg/亩),Fe:B:Mn:Zn:Cu≈100:30:20:10:10(g/亩)。 葡萄根系深广,抗旱不耐涝。但由于其生长旺盛,全年需水量较大。在萌芽期、幼果生长期以及冬灌时需保证足够水量,花期和成熟期要控制水分。葡萄生长期土壤持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60-70%最为适宜。 干旱地区要及时灌溉、保墒;雨水多的地区一定要采用避雨栽培和深沟高垄栽培,尽量降低地下水位;遇雨要及时开沟排水;花期和成熟期要控制水分。 葡萄施肥和灌溉要根据品种本身的需求规律,并结合葡萄园土壤结构、肥力、气候状况等综合分析进行判断确定。必须防止在水肥管理上的盲目性随意性,真正做到科学合理、低耗高效。 北方埋土防寒的区域一般在葡萄出土上架后,即可施用催芽肥,南方非埋土防寒区域在萌芽前,可在离主杆30-40cm外开10-15cm深的施肥沟施用,施肥后要清沟盖土,并结合浇灌萌芽水。 保证水分充足的同时,为生根萌芽全方位提供有机肥和无机肥(大量元素及中微量元素)。无机肥大量元素以氮、磷为主,如尿素或碳铵、过磷酸钙、同时加入硫酸钾、硫酸锌、硼肥、硫酸亚铁等元素肥。 主要进行弱枝补肥,枝条长势弱或发芽不齐的田块现蕾期需补肥壮枝,可冲施氮肥(硝酸铵钙)+腐殖酸类肥料。施肥后可根据植株长势进行适当摘心(六叶摘心),若树体长势过旺,春季水分又较充足,则可以省去此步骤,以免新枝徒长。 葡萄花期前后10天各灌一次透水,具体应针对天气降雨情况及土壤墒情确定,遇大雨要及时排水。 开花前10天可地下浇灌施用高磷型大量元素水溶肥+海藻精,同时叶面可喷施硼锌微量元素肥+含生物刺激素的有机肥(海藻精、氨基酸、甲壳素等)。 谢花后地面冲施大量元素肥(N:P:K=2:1:2),结合稀粪水或腐熟畜禽粪水、沼液更好;叶面可再喷施一次硼、锌、钙肥。葡萄花期比较敏感,在开花时施肥用药很容易产生肥害、药害,因此一般在花前和花后施肥。 葡萄坐果需水分胁迫,但是幼果发育期需保证水分供应充足,在果实膨大期若遇到干旱少雨的气候环境,可隔10-15天灌透一次水。 第一次膨果期:可施高氮型复合肥+黄腐酸钾型营养肥,促进果实第一次膨大并活化土壤菌群,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率。还需叶面喷施大量钙肥。 第二次膨果期:第一次膨果肥施用15天左右之后,可施用第二次膨果肥,地面可浇灌高钾肥+钙镁肥,叶面可喷雾钙镁肥+氨基酸类营养肥。 葡萄转色至成熟期需进行湿度的水分胁迫,穗尖果粒软于果穗上部果粒时需立即灌水,最迟穗尖果梗表面出现轻微坏死斑即开始灌溉,切忌穗尖出现不可逆的干旱伤害。 这一时期施肥主要是为了增糖增香,刺激枝条迅速发育成熟,同时刺激糖分的转化。可地面浇灌高钾型肥料,同时配合黄腐酸钾型或氨基酸型营养肥;叶面可喷施亚磷酸钾。 葡萄采果后需施用一次还阳肥,也叫月子肥。可地下冲施高氮复合肥+腐殖酸水溶肥,恢复树势的同时促进平台套根系生长,同时有利于花芽分化,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叶面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元素肥,防治早期落叶。 葡萄秋施基肥的时间是在立秋之后、霜降之前,当葡萄采收后平均温度在25℃以下时,就可以施用。 秋施基肥应包含有机肥、三元复合肥、生物菌肥和中量元素肥。有机肥包括腐熟的粪肥、商品有机肥、秸秆等,粪肥3-5吨/亩。三元复合肥一般选择平衡型复合肥,每亩施20-30kg;若枝条老熟差的则应下高磷高钾型,叶面结合喷施磷钾源库,促其老熟。 生物菌肥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兼有抑制土传病害的效果;秋肥施用中微量元素可以有效缓解葡萄生长期出现的一些缺素症状,建议以钙镁为主,顺带补充锌、硼、铁等元素,每亩施15-20kg。 |
|
来自: 托马斯h7vy7gnp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