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 其他百科词条 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朱瑞(1905年~1948年10月1日) 男,汉族,江苏省宿迁县人,中共党员。1905年出生于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朱大兴居委会。历任中央特派员、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参谋长兼秘书长,红军总司令部科长、红军学校教员、红三军政治委员等职。1946年10月起任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1948年10月1日,朱瑞在辽沈战役攻克义县战斗中牺牲,时年43岁,是中国解放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为纪念他,中央军委决定将东北炮兵学校命名为“朱瑞炮兵学校”。 2009年9月10日,朱瑞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3] 基本信息
相关合集 ![]() 全国“双百”英雄模范人物 共101个词条4.7w阅读 ![]() 八女投江 抗日时期8名女兵殉国事件 ![]() 于化虎 全国民兵英雄 ![]() 小叶丹 红军果基支队创建人之一 大事件 1905年 出生 1905年生于江苏宿迁县。 1928年 加入苏联共产党转为中共党员 192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 2 1932年1月 率部参加了南雄水口等战役等 1932年1月到中央苏区,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科长、红军学校教员、军政治委员、军团政治委员等职,率部参加了南雄水口等战役和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1946年10月 任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等 1946年10月起任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 ![]() 4 1948年10月1日 牺牲 1948年10月1日,朱瑞在辽沈战役攻克义县战斗中牺牲,时年43岁,是解放战争中红军牺牲的最高将领。 ![]() 04:43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 旧照 8岁时父亲去世,家中连遭土匪抢劫,房屋被烧,母亲带着子女先后迁居戚圩、埠子等地,他便随之到埠子等地小学读书。 中学时代,他在徐州培心中学参加青年进步组织罢课闹学潮被校方开除;在南京钟某中学,他自拟作文题《拟孙文讨贼檄》,大骂军阀[1]。 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考入广东大学。 1925年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克拉辛炮兵学校学习。 192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0年春回国,先后任中共中央特派员、长江局军委参谋长兼秘书长。 1931年在上海中共中央军委兵运科负责兵运学习班。 1932年1月到中央苏区,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科长、红军学校教员、军政治委员、军团政治委员等职,率部参加了南雄水口等战役和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同年夏任红1军团政治部主任。10月参加长征。第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任第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到陕北后,参加了东征、西征等战役。 1936年12月任第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 抗日战争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朱瑞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后调任八路军驻第一战区联络处处长,从事对国民党军将领的统战工作。同时指导恢复整顿中共直南、豫北特委,在晋豫边区、太行南区等地创建抗日游击队,为建立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同时创办华北军政干部学校,培养了一批抗日军政干部。 1938年11月任北方局组织部部长。 1939年5月任八路军第1纵队政治委员,与司令员徐向前赴山东,统一指挥在山东和苏北地区的八路军部队。后兼任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领导抗日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1943年12月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 1945年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调兵遣将,大举向东北进攻。同时日本关东军投降后的火炮装备,已全部被苏联红军运回国内。朱瑞提出了“分散干部,搜集武器,发展部队,建立家业”的十六字方针。 1946年5月共收集各种火炮700余门,炮弹50多万发,坦克12辆,汽车23辆,以及大量的零配件和各种器材,为建立东北炮兵奠定了物质基础。 ![]() 朱瑞[民国时期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 1946年夏季后东北军区将延安炮校改名为东北军区炮校,朱瑞任东北军政大学副校长兼东北炮校校长。东北军区炮校在辽沈战役前,共培养了两千多名炮兵干部。10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员。12月起对现有炮兵部队进行调整。 1948年1月任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员。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东北野战军主力迅速向北宁线奔袭。朱瑞指挥炮兵纵队参加攻克锦州以北国民党军坚固据点义县县城的战斗。10月1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总攻,朱瑞下令,各种口径的火炮开火,不到六个小时,摧毁了国民党政府经营多年的工事,将国民党政府军全歼,活捉师长王世高,胜利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1]。 触雷牺牲 1948年10月在攻取义县的战斗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使用缴获美国的榴弹炮。为了解这种火炮的性能,战斗还没结束,朱端就从指挥所出来,途中不幸触雷,壮烈牺牲,时年43岁。 主要成就 军事 战术发扬 1947年1月至4月通过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的指挥,总结炮兵战术,在解放战争和后来的抗美援朝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编入《炮兵条例》中。[1] 建立根据地 从1940年6月至1941年5月,朱瑞在山东建立了多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民主政权。并在此基础上,当地建立了临时政府和救国联合会,从而实现了全省民主抗日政权和群众组织的统一领导。[1] 轶事典故 器重军马 1946年8月,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员兼东北军区炮校(由延安炮校转变而来)校长朱瑞在哈尔滨接见郑新潮时说:马与炮不可分割,纵览中外炮兵发展史,军马是炮兵不可缺的组成部分。由于日军投降后在牡丹江沿线丢弃了大量的重型火炮武器,我军接收后缺乏马匹无法运出来等诸多因素。1947年2月,经朱瑞批准、炮兵党委决定,由原延安炮兵学校教员郑新潮等创建牡丹江军马场,该军马场隶属于东北军区炮校,任命郑新潮为场长,副场长暂时缺位。此后,东北炮校的教员郑新潮、邵清廉等在牡丹江谢家沟日本兵营的废墟上开始建立全军第一个军马场。 主动参战 1948年7月,朱瑞参加辽沈战役的准备工作。军区领导决定留他在后方主持工作。但朱瑞坚持要去前线,便向毛泽东请战:“抗日战争的最后两年我在后方,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解放东北的战役,我应该带着炮兵到前线去。”毛泽东很理解朱瑞的心情,但是想到炮兵必然要配署步兵主力部队作战,这样显然降级使用朱瑞。但朱瑞对此并不计较:“只要能让我上战场,什么级别对我来说都不重要!” 后世纪念 纪念建筑 ![]() 朱瑞纪念馆 朱瑞故居总面积1000平方米,通过遗物、图片等展示朱瑞的成长历程、革命生涯、历史功勋以及将军少年时代的生活背景,展示朱瑞的家庭出身以及读书、起居等相关情况。 朱瑞烈士陵园位于辽宁锦州市义县。1993年经辽宁省政府批准,被列为辽宁省重点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义县政府决定将朱瑞烈士陵园与义县烈士陵园合并。1998年5月重新修建朱瑞烈士纪念碑,并在义县解放和朱瑞牺牲50周年时竣工。 ![]() 朱瑞[民国时期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2008年10月1日,为了纪念朱瑞逝世60周年,由宿城区政协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朱瑞将军》一书。全书分开篇、文献、文稿、缅怀四部分。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1] 朱瑞 ——人民炮兵的奠基人 · 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引用日期2015-03-05] [2] 特稿:七律·人民炮兵奠基者之朱瑞 · 中红网[引用日期2015-03-05] [3] 朱瑞_“杰出革命英雄”_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引用日期2021-08-08] [4] 404�`款剈b'1� · 爱奇艺[引用日期2021-12-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