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江苏无锡,一名女童被锁在车内,女孩的妈妈发现后打电话报警,消防员赶赴营救,这位妈妈却不同意破窗,执意要等开锁师傅到了以后开锁。
这位妈妈虽然听着车里的女儿大哭,还是淡定地说:“如果可以开锁的话,那就不破窗户了”。在这位妈妈心里车窗户玻璃比孩子的安危重要。
消防员看着孩子在车内满脸通红、哇哇大哭,只能拿来战斗服盖在车窗上,还时不时用仪器测温,防止车内温度过高,孩子有危险。经过漫长的等待,开锁师傅赶来将车门打开,孩子成功获救。

当了妈妈后,看不得儿童受伤害,对于父母来说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安危更重要的了,要知道孩子在这样高温密闭的车里多待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后果不堪设想。车玻璃破了可以再换,孩子有事儿是一辈子的痛。怎么有如此粗心的妈妈,竟然将孩子遗忘在车内?
02
在夏季,待在密闭的车里到底有多可怕?
消防支队曾做过一个实验,当时太阳直晒,车内温度30℃,一分钟后35℃,3分钟后40℃,5分钟后43℃,10分钟后48℃,15分钟后飙到56℃。这如此高温的车里,不要说年幼的孩子,即使是大人也无法忍受如此高温。
有人把一个鸡蛋连同锅一起放进阳光下的车里,不到十分钟,鸡蛋熟了。
专家也指出,汽车停在烈日下,只需一小时,表板位置的温度就可以上升到68度,座位空间也会升到大约50度。一旦有人暴露于这般高温环境下,大约一小时体温就会升至40度,导致中暑,有致命风险。儿童在如此高温环境下,无疑是致命的。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管建国介绍,“在相同环境下,儿童体温升高速度比成人快三五倍,车内温度的快速上升可能导致孩子体温飙升、脱水、窒息等症状,甚至死亡。”
其实,像开头粗心的家长已不是个例了,每年夏天,都会有家长把孩子留在车里,导致孩子中暑,甚至死亡的案例。
据统计,从1990年到现在,在美国有793名儿童在车内由于中暑死亡。平均每年37个儿童热死车中。对于15岁以下孩子来说,车内中暑已经仅次于车祸,成为车辆相关死亡事件的第二位。

所以,无论是在凉爽还是炎热的天气下,无论多么短的时间,都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下车后也一定要确认孩子没有被遗留在车内。
03
孩子单独留在车里的事情是完全是可以预防的,那么如何避免孩子被困车内?
1、千万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家长在下车时要养成查看后座的习惯,即使是短时间下车,也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把孩子单独留下来。两人带孩子一定要有一个人陪孩子坐后面,以免忘记孩子。独自带孩子出门时,可将重要物品放在孩子身边,拿物品的时候可以看到孩子。
2、不要贴深色的车窗膜。万一孩子被困车内,浅一些的车窗膜也好让自己和其他人及时发现。

3、下车时候一定要锁好车门,以防孩子自己上去玩,造成意外。
4、给孩子佩戴电话手表,紧急时可以联系到家长。
5、孩子大一点,家长可以有意识地教会孩子解安全带,按喇叭,解锁车门等紧急操作,最好车内自备安全锤,告诉孩子放置的地方和如何砸开车窗自救。
6、日常生活中要教育和引导孩子处理紧急情况,给孩子佩戴哨子、小喇叭等发声玩具,能让孩子在紧急时吹哨子求救。
孩子身体弱小,很难自救,因此容不得家长的一丁点的粗心疏忽,大人们一次漫不经心的马虎,对于幼童脆弱的身体来说,可能就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切忌抱着“就离开一会”的侥幸心理,养成下车时检查全车的习惯,别因为一时疏忽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家长的安全意识是重中之重,只有家长足够细心才能保护孩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