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育儿的反馈

 新用户37962335 2022-04-24

最近家里漏水,我们一家人(我、果冻爸爸、果冻奶奶、果冻)都住进我妹妹家了!我妹妹还没孩子、单身!从她这里我感受到了最原始的养育孩子的反应!我心里一直在想如果一直以我妹妹对孩子的反应去养育孩子,孩子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事情是这样的:

第一件事:果冻要喝水了,然后自己拿着两个杯子倒来倒去的,这个对果冻来说已经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然后三姨看到了,一句大叫:“诶,不要倒垫子上了”

果冻似乎是故意的,然后哗啦没对准,倒地上了!拿起杯子就喝水,衣服也被滴(流)湿了!

三姨:“你看你看,我就知道你会倒出来吧!”

第二件事,果冻把装了水的纸杯放在桌子上,三姨:“你不要在这里喝,待会把水倒在桌子上了”

果冻哗啦,直接把水杯里的水倒在桌子上了!

三姨大叫:“你看,你故意的吧!你怎么能这样呢?”

第三件事,晚上我查看了果冻今天也没怎么出汗,昨晚又洗澡了,就问果冻,“要不要洗澡”

果冻说不要!三姨又惊讶的下巴都掉下来了:“怎么能不洗澡呢!今天你还去玩滑滑梯了,还荡秋千了,外面脏兮兮的怎么可以不洗澡呢?讲卫生要从小培养呀!…”

第四件事,不洗澡的果冻打着哥赤脚,在家里跑来跑去的,玩的不亦乐乎,一不小心踩到一点水,重重的往后摔了一下。

三姨幸灾乐祸的说:“谁叫你乱跑呢?谁叫你要打赤脚呢?现在知道了吧!…”

第五件事,晚上睡觉时,果冻一直喋喋不休,问个不停,又是要开灯有是动来动去的,三姨都火烧眉毛了!

第六件事,中间还有一段,果冻吃饭直接用手!三姨一直无可奈何,唉声叹气!

……

我很能理解三姨的本能反应,我以前也是如此!面对孩子总是觉得孩子格格不入,无可奈何,无药可救,因此我也就经常唉声叹气…

想一想如果孩子一直被以这种互动的方式养大,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呢?

唯唯诺诺,做什么事都不敢!不敢表达自己,生怕做错事被骂!总是偏向于调皮捣蛋,因为在大人看来他就是调皮捣蛋,只会干坏事!没有自信,因为总没能把事情做好,哪来自信呢?

说一说,我现在对这些事的反应吧!

第一件事,第二件事:果冻倒水,其实我会完全不去提醒她,给她时间去练习,万一水洒出来了,引导孩子让她处理就好!在这个过程中,组织好自己的语言、控制好说话的声音!无需过度紧张、过度提醒,因为这对孩子没啥帮助!她需要去尝试、去摸索、去探索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能让孩子探索就就放着去探索,除非是触及安全问题的领域,否则就不要去啰嗦、反语、挖苦孩子!

如果自己实在太累了,不想处理后果,那就默默的把东西(水杯)收起来就好,静静的跟她说明情况就行!

第三件事:当时我反问三姨,“你小时候也没洗澡这么勤快呀!现在你一样也能很爱干净,天天洗澡呀!”,三姨说:“我小时候不一样”

我的意思其实在说,需要给孩子成长的时间、空间,不要对孩子的要求一开始就向对大人一样去要求!

所以刷牙也好,洗澡也好不要次次要求!

第四件事,孩子已经受伤了,痛的不行了,我们如果反语讥讽的意义何在呢?难道这种反语讥讽能让孩子学一课吗?不,孩子学到的是冷漠、冷酷、没有同情心!所以这种情况更应该去拥抱她、安慰她!在此过程,最让人担心的是,通过责备别人、别的事物来安慰孩子!比如:“都怪地板,都怪水水让我摔一跤…我们打死它…”然后还教孩子重重的去打地板…

安慰归安慰,温柔的拥抱、轻轻的揉一揉、呼一呼…等孩子情绪平复了,再跟孩子讨论,为什么会摔跤,下次要怎么做不会摔跤!这样孩子才能听进去!

第五、六件事: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让孩子,就是给孩子时间、空间去成长!当家长的反思自己的语言:哪些该说?怎么说?想达到什么效果?会达到什么效果?…都要一一过一下脑袋!

这让我想起果冻喜欢荡秋千,一直以来她都是处于观望,慢慢的尝试坐在秋千上,慢慢的尝试小幅度摆动(这个幅度极小),现在敢稍微大一点幅度摆动了…这一切都是在她自己掌控的范围之中的!这个过程持续了8、9个月!也就是说果冻学荡秋千,学了8-9个月!她很享受!

而对于大部分的家长来说,孩子的成长就类似于直接把孩子放在秋千上,然后猛的荡的很高,家长还在一旁哈哈大笑,有的孩子可能会一下表面上克服了“害怕”,表现出“勇敢”,但他那一份被忽视的感受会一直存在,这样的孩子缺少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自己!

当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这样的人目标性更强、幸福感更好、充实感更满、自尊也会更高、人格心理会更健康、对未来也更充满信心!

孩子表现什么样,都是跟我们怎么说、怎么做,我们说话的表情、语气、以及说话的句式等等都息息相关着!比如有的喜欢用反问句,语气中包含质疑、挖苦、责备…这些对孩子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要想改变孩子,先反思好自己!

今天因为你的“在看”,让我元气满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