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就是树洞里的那趟火车

 最美小票车 2022-04-24

作者:为梦想努力的所有人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这几天,清华一位寒门学子的求学历程火爆网络,作为在这位同学家乡打拼的小编若有所思,写下这篇分享。

      “你们知道T35吗?我很感谢这趟列车,这是唯一一辆从安徽到北京依然有硬座的白皮列车。”这位同学开始北上求学的那一年里,小编在铁道线边也开始了无数次地收录这趟“树洞里”的火车

      小编是个火车迷,热爱铁路摄影,在不经意间,与这位同学有了某方面的丝丝缕缕的联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曾经无数次夜不能寐的这趟火车、讲一些小编身边那些努力奋进的人的故事吧!

(T63次在朝阳中即将抵达霸都——那位同学的家乡)

      在树洞里,那个一直硬座的同学很难买到T63/4的坐票,不得已随身携带着小马扎,席地而坐,看一宿书,就到家了!四年,八个学期,往返十六次,1120元!我想,有相似经历的人才能理解得了,这其中的五味杂陈。

(T63次在朝阳中即将抵达霸都)

      春运,是火车迷拍摄的永恒的主题,在春运里,那位同学也将手持半价硬座票从千里遥远的求学之地登上T63次列车,经过早已习惯的黑夜,在如此明媚的清晨一次次抵达家乡。

(T63次即将抵达霸都,通过合肥北站)

      我不知道他是否还能记得,当开往家乡的火车即将到站时总会在合肥北站缓缓打盹,就好像看出了所有游子归家的急切,它偏偏要磨一磨你的性子

T63次即将抵达霸都,通过合肥北站

      从小经历过困苦的人,贯穿他一生的将会是对自己难以理解的苛刻。我想,他应该和很多漂泊在外求学的学子一样,餐车对他们来说是个永远的未知的迷。

T63次即将抵达霸都,通过合肥北站

      特快列车,25K的蓝,既是无数车迷心中永远的色彩,也可能是他最深刻的记忆之一

(T63次车底套跑秦皇岛)

      T63/4列车的车底,为25K型,蓝白红色涂装。25K型客车(长25.5m)是中国铁路的空调铁路客车型号之一,是在25Z型客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而来的快速型客车,以适应中国铁路大提速的的需要

(T63次即将抵达霸都)

      树洞里那位同学2014年开始登上这趟蓝色的火车,那时候这趟车车次仍旧是T63/4次。当他从家乡外出求学,它是T64次;当他自异乡回归家乡,它是T63次。

(T63次即将抵达霸都)

      2015年四月,春光似锦,T63次车底不但有了车身广告,也未能在刷绿大潮中幸存。原来亮眼的蓝白色没了,橄榄绿将成为后面的主色调。

(T63次停靠在合肥站九站台,作者:特快四个拐)

      这张照片的作者“特快四个拐”,铜都人士,经过打拼,目前定居北京,也曾经乘坐这趟车返回合肥

(T63次晨光熹微中通过炉桥镇附近的跨线桥)

      相比此时,那位同学想必已经参加工作或继续深造,也不知道他现在是否还会乘坐T63次回到家乡。如果是的话,他一定发现,这趟特快列车的火车头变得红红火火了。去年,水蚌铁路电气化完成,京局机车一机直达合肥,烧酒(该红色机车SS9G型,韶山9改型)变成了霸都车迷拍车的主题之一。

(T63次微风细雨中通过炉桥附近的跨线桥,作者:乌龟吃蘑菇)

      当然,往返的旅途正如人生,迎接你的不可能一直是和煦的朝阳、明媚的风景,细雨微风已经是命运给的恩惠,狂风骤雨带来的坎坷才是磨练人生意志的磐石

(T63次通过炉桥,作者:炉桥站外勤)

      “每年要写两封信,一封是给发放奖学金的企业,一封是给基金会的。”在获得资助的同时,这位朋友也会定期给那些给予他帮助的企业和组织送上一封手写信。也许就是从获取帮助的那一刻,感恩、奉献已经萌芽。

(T63次通过双墩,作者:乌龟吃蘑菇)

      当年前往首都求学时,高中同学曾宽慰,在北京读书,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不能被这里的芜杂影响了。我明白话里的意思,然而我更庆幸,我遇到了一帮天南海北的好同学。

T63次通过双墩,作者:乌龟吃蘑菇)

      人,要心存感激。感谢那凤毛麟角的几个男生,感激那些个“傻乎乎”的女生,感激那些默默地帮助过我们的同学。

T63次接近合肥北站,作者:乌龟吃蘑菇)

      小编有一次过完寒假返回北京,从家乡的火车站乘车,望着站台上乌泱泱的人群陷入了恐慌,我从没见到这么多人坐一辆火车。从上车到两个小时后的的菏泽,我竟然没有通过走道找到自己的座位,可以想象此刻的硬座车厢塞进了多少追梦人。

T63次接近合肥站,作者:后魔图)

      那一次,好不容易挤到了座位旁,两个羞涩的小姐妹怯生生地站起生,她们也就是上小学的样子,小候鸟,随着父母到异乡求生求学。那些年貌似农民工子女在异地的大城市还有一些学校可以求学。来自同样的农村,有着相似的童年,我不忍心让她们瘦弱的身躯在沙丁鱼罐头一般的车厢里独立,摆了摆手,认可了她们继续坐着,坐着,等待黎明的到来。

(T63次抵达合肥,作者:HXD3C0745)

      我一个要好的朋友跟我讲了一个故事,在他的求学路上有件事让他记忆深刻:那一年暑假,他的返校车票没有提前购买,而他所在的县城没有火车去往学校,当时的学生票半价42.5元,然而前往市里火车站购买车票的中巴车往返需要30元,于是他便从县城骑自行车到市里的火车站买学生票,早上六点多出发,中午12:30骑到了市区站,半小时后再次骑上自行车返回,在一片夜色中身心疲惫地回到了家......

(T64次18:15从合肥站始发,作者:后魔图)

      T64次列车夕发朝至,很多人躺在卧铺上舒舒服服地睡一觉就到了目的地,然而还有更多人要煎熬一宿才能看到黎明的晨光......

合肥站调机牵引T64次车底进站,作者:炉桥站外勤)

      小编高中时期有一个尊敬的师长,他给我讲起他困顿的求学时期。高中时,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供他住宿,所以他早上要从家里怀揣几个馒头去上学。骑着一辆框架自行车往返。中午吃饭,因为不想让同学们知道他的困顿,只好撒谎说回家吃,实际上则是一个人到河边啃馒头,就着河水算是解决了午饭。我想,还好,那个年代没有水污染,让我的这位师长不至于干噎馒头。(那个年代,河里的船家也是吃河水)如今,这位师长已经小有成就。

徐段DF110072牵引T64合肥站待发,作者:炉桥站外勤)

      我高中时期的班主任曾经在课堂上讲了一个他的学生的故事:那也是一个寒门子弟,大冬天拿塑料布裹在身上抵御寒冷,一年吃不上一次肉。就是这样困苦又努力的人却在熬夜苦读后被一场大火夺去了生命,当人们扑灭大火后,他那裹着塑料布的脚已经烧化了......


T64合肥站待发,作者:炉桥站外勤)

      同样家境一般的一个高中同学,可能是因为营养不良,个子不高,学习一直很刻苦。经常在农忙时节返校迟到。后来听说,这位同学在研究生毕业后签了某地的钢铁企业,也是可以告慰多年的寒窗苦读了。

(T64次从合肥站发车,作者:乌龟吃蘑菇)

      T64次列车合肥发车,通过车迷们熟知的龙兴苑机位。在京局烧酒一机直达前,徐段的狮子(DF11型机车)一直往返合肥。

(T64次通过合肥北站,作者:炉桥站外勤)

      追梦的路途是布满荆棘坎坷的,只有坚强的人才能咬紧牙关,抵御沿途的狂风暴雨,也只有他们会一次次踏上征程,勇往直前

(T64次合肥站整装待发,作者:HXD3C0745

      水蚌铁路电气化后,烧酒来了,也给曾经的内燃大段增添了很多的惊喜。人生多变,但愿我们都向着美好的方向努力。

(T64次合肥开车,作者:HXD3C0745

      树洞那位孜孜不倦的朋友多少回望着窗外,列车穿过新蚌埠路桥,七扭八拐,渐渐远离故乡,内心中想必升腾而起的是喷薄欲出的宏图大志

(T64次合肥发车,作者:HXD3C0745

      从研一开始,他每个学期拿出3200元,资助了4名家乡希望小学的孩子,为他们提供一学期的生活费、学杂费等。每学期回家时,他也会去看看这些孩子,给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这终究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才能促使他在自己依旧贫困潦倒时毅然决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也许正如他所说的:“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是“他们”照亮了他,他又成为了“他们”。

(T64次合肥发车,作者:HXD3C0745

      大学期间,有不少北方同学,他们习惯了面食,所以在食堂打饭时总要挑馒头、面条。有一次一个北方同学看到了食堂新推出了花卷,兴高采烈地要了两个,结果刷卡时扣了4元,这让他大吃一惊,原来那花卷卷的是肉馅!我们看出了他的囧色,打着岔回到了饭桌静静地吃完一顿饭。

(T64次到达天津西站,作者:炉桥站外勤)

      当进京的列车T64次抵达京畿之地时,夏天的清晨早已阳光明媚。我不知道他是否会趁着列车停顿的机会下车走几步,来消散一整夜的疲惫。如果他曾在这里下来过,想必对这一幕仍有记忆。

(T63/4次不同时期的水牌,作者:炉桥站外勤)

      套跑是铁路局利用既有车底开行其他方向的列车,这趟特快列车分别套跑过秦皇岛、清河城和衡水。时代的变幻,事物的迁移往往给人情感上造成大大小小的冲击,当你在繁忙的求生求学过程中稍微有那么一刹那停留,也许你就会瞥见生存的真谛!

      正如很多人读完《在树洞里》的感觉一样,文章里没有卖惨、也没有诉苦,他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他的大学生活,让他看到苦难中的韧劲。也许不是每个人都会受到生活的善待,但无论如何也请你保持最昂扬的姿态,哪怕下一刻暴雨倾盆、哪怕下一步荆棘丛生、哪怕下一次从头再来......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愿所有奋斗中的人们都有明灯指引,愿你们都能成为那个掌灯人。

鸣谢

      向为本文提供优秀摄影作品的各位老铁致以诚挚的感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