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发!上海一知名医生猝然离世,年仅51岁

 刘俊波 2022-04-24

转自:医学之声

据上观新闻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中医科副主任医师蒉纲教授因于4月20日凌晨不幸逝世,享年51岁。

据悉,蒉纲医生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史,4月19日晚间十点左右,蒉纲主任在开完医院的会议之后,继续召开科室的会议,传达医院会议的精神并交流科室管理情况,却在会议期间突发心血管疾病,抢救无效去世。

图片

生平

蒉纲医生是海派中医顾氏外科第五代传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师承全国名老中医唐汉钧教授,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老中医药专家继承人表彰。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内治注重标本兼顾,外治注重中西医结合。

擅长治疗口腔(灼口综合症,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口腔肿瘤术后)、皮肤(慢性伤口,如糖尿病足,下肢溃疡,压疮,手术伤口延迟愈合,癌性溃疡,放射性溃,痤疮,黄褐斑,湿疹,荨麻疹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前列腺,乳腺,甲状腺,周围血管)等。

蒉纲教授医术高明,为人随和,深得患者信赖,医治过无数的病人,能根据家属提供的照片隔空指导高龄老人度过褥疮困境的临床常态。

“我们这里高龄老人因长年卧床而导致褥疮难以愈合的病例很多,疼痛对他们的刺激不亚于伤口不愈合的痛苦,他们几乎彻夜难眠。”蒉纲主任介绍,“子女有孝心不愿让老人难受,但这些老人自己根本无法出门,我们就鼓励家属把照片拍好给我们看,当面再向家属仔细询问病情,然后给他们用药。”

一位网友也留言说道,“上个月才认识蒉主任。我两岁多的儿子烫伤,治疗期间,九院因防疫需求暂闭,蒉主任及时帮我们配到了膏药,还在线上耐心指导我们居家换药,目前我儿的伤处已基本愈合。感谢感恩。蒉主任,一路走好。”

图片

医者仁心

据了解,上海疫情期间,蒉纲教授始终奋战在定点医院筹建、院内诊疗管理等工作中,始终坚持为有需求的市民提供线上和线下咨询,开具针对性的中医预防新冠方。

4月16日,他还在《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诊疗专家共识(2022年春季版)》的基础上,根据常见的中医体质,将人群分为身体健康的普通人群、老年人平素体弱者、平时容易感冒,体质较差者、儿童平素体弱者,结合上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为未感染者制定了药食同源的预防方子。

在倒下的前一刻,蒉纲教授还在视频召开科室的会议。

蒉纲教授尚且年轻,若非长期劳心劳力,断不可能早早逝去。

医务工作者本就辛苦,工作起来常常顾不上吃饭休息,在疫情的当下,更是苦上加苦,此前已有许多的医护倒在了抗疫一线,令人痛心。

希望医务工作者在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的同时,也要多关心自己的身体!

心血管疾病是什么?

蒉纲教授年仅51岁,却因心血管疾病去世,那么心血管疾病是什么呢?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这些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病发过程及治疗方法。

易患病人群:

  1. 老年人;

    老人身体素质下降,抵抗力也大不如以前,一旦出现四肢麻木、听力下降等症状应特别注意。

  2. 胖人;

    体内脂肪多,胆固醇超标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3. 饮食不规律;

    尤其是暴饮暴食,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更大。

  4. 喜欢抽烟喝酒。

    这两种不良生活习惯易损伤器官,阻碍血液循环,并进一步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5. 压力大;

    压力大影响神经系统,易造成体内器官运行紊乱,如不经调节,长此以往也容易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想要预防心血管疾病,首先要注意脂肪、热量、食盐的摄取,多吃蔬菜水果;其次,戒烟、戒酒;接着,注意血糖和血压;再次,要适度运动;最后,注意身体的保暖与气温的变化。

患有基础病的人群,要记得定期做身体检查。

来源:医学之声整理自上观新闻、健康时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