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空美术 — 风景画风格的转变

 Naz摘星星 2022-04-24

表现力、情感、忠于自然

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太空美术一直紧跟科技进步的脚步,努力更精准的反映宇宙深处的星体和天体,同时不断提出一些深刻的哲学问题。有一个事实可能让人觉得惊讶,那就是:它的美术表现形式并不源于我们仰望的天空,而是深深根植于我们脚下这个星球上的景观。

风景画风格的转变

19世纪的画家看待周围世界的眼光有了转变。他们的风景画作不同于以往装饰性的田园风格,而是赋予组更多的情感色彩。例如约翰 马丁(1789-1854)和古斯塔夫 多雷(1832-1883)创作的作品都是高耸嶙峋的大山、深不见底的深渊和世界末日般的大灾大难。同时代的拉斐尔前派画家和诗人也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崇拜,并对大自然进行了仔细的研究。

这是天文学家兼画家泰奥菲勒·莫罗

在19世纪末绘制的月球景观图

在美国,这种浪漫主义思想催生了哈得孙河画派,他们对美国的荒原甚为痴迷。与他们的欧洲同行一样,他们期望自己的作品能表现大自然的恢弘景象并激发人民的敬畏之心;他们同样也痴迷于自然细节,这一点则像拉斐尔前派画家。

其实,他们更像是那个时代的地理学家和植物学家,他们探索和调查密西西比河流域以外不为人知的西部地区。于是,自然而然地,画家投身探险之旅成了常态。

我们不能低估这些画作对美国人民产生的巨大影响。巨大的油画在全国巡展,其中有些画幅宽超过4米,像时下流行的壮丽景色,而在这之前,即便最富有想象力的诗人或小说家都无法想象地球上竟然存在这一的景观。

这一幕场景是在月球上看到的由于地球遮掩造成的日食

斯克里文·博尔顿在20世纪初创作了诸多这样非凡的作品

太空美术承袭了这种现实主义倾向的浪漫自然主义传统。画家莫兰和阿尔伯特,对黄石国家公园和约塞米蒂国家公园所作的工作,正式太空画家卢西恩和切斯利要对火星和月球做的工作。

因此,接下来我们要展现的太空美术作品其实与文学、艺术和科学渊源颇深。

  一个小众的、安静的避风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