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觅高维空间

 Naz摘星星 2022-04-24

三体宇宙观中,刘慈欣笔下曾勾勒出这样一副画卷——在最早的田园宇宙中,空间是九个维度的,那时的一切是这样美好与和谐。然而文明的出现,让这种恬静被破坏。文明之间互相猜疑,攻击,而大神级文明最好的攻击手段就是宇宙规律。


二向箔让空间维度不可逆的缩小,就好像人被画入画中一般,生活在其中的生物要么被毁灭,要么自我改造为低维的文明。



在这个意义上,生活在地球的人类,不过是在战争中,从九维空间变成三维空间后的废墟中成长起来的孤儿。也许有一天我们终将会被迫二次元。生活在三维的人们,作为三维的生物是无法感知体会高维空间的,三体中曾经对四维空间有这样的论述:“方寸之间,深不见底。


但是数学和想象力的结合或许可以带领我们离开三维,进入更神秘的世界。至少在宇宙规律上,应该会存在高维空间的影子。

历史上,卡鲁扎和克莱因曾经想象过如果存在更高维度的世界,引力和电磁力将被统一在一起。这个奇思妙想得到了爱因斯坦的欣赏,在爱因斯坦看来,所有定律的统一是一个伟大而又遥不可及的梦,值得他毕生的追寻。爱因斯坦与世长辞之后这个梦想被继承了下来。优秀的头脑都曾幻想过这样一个可能存在的“田园世界”, 都曾幻想过是否能够实现这个伟大而遥不可及的梦。

作为三维下的低级文明,能否如上帝般,看到更为深邃的宇宙真相。在弦理论中,或许存在这个梦的实现可能。而它,也暗示了空间是九维的,那六个维度现在叫做卡拉比丘空间。卡拉比丘空间,虽然无处不在,却又精妙到无法看清。它承载的是人类目前认知中,除了引力之外,能够已知存在的所有的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力。或许它们便是田园宇宙留给我们的遗产。

弦论教父威腾曾经说过,弦论是22世纪的物理学,却无意间掉落到了20世纪。现在的它,更像是一种信仰和美学,而非物理科学。这种数学和逻辑思维的推演,带给了我们多么疯狂的事实。或许在不远的未来,有着更先进实验技术的人们,能够去验证这种逻辑推演所带来的预言。那时或许将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新起点。爱因斯坦带领人类认识到时空不是固定不变的舞台,每个人的存在都会对周围的时空带来改变。


今天弦论的努力,或许会在未来启示人们,在我们的周围,还存在着另外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