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正方 小玄武汤: 治天行病,肾气不足,内生虚寒,小便不利,腹中痛,四肢冷者方: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干姜(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 大玄武汤: 治肾气虚疲,少腹中冷,腰背沉重,四肢[冷]清,小便不利,大便鸭溏,日十余行,气惙力弱者方: 茯苓(三两)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炮) 芍药(二两) 干姜(二两)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小朱鸟汤: 主诸心中动悸,烦热不安,吐血衄血者。 阿胶三挺,黄连三两,黄芩三两,鸡子黄二枚。 大朱鸟汤: 一切内崩、吐、下血,烦躁不得眠,及腹中痛疼方。 鸡子黄二枚,阿胶三挺,黄连、黄芩各三两,芍药三两,地黄二两,伏龙肝半升。 小青龙汤: 主伤寒脉浮紧,一身痛疼,无汗而喘者。 麻黄三两,甘草二两,桂枝三两,杏仁六十枚 大青龙汤: 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麻黄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同,干姜同,五味子半升,半夏同。 小白虎汤: 诸热汗大出,口渴,脉洪大者。 石膏一斤,梗米六合,知母三两,甘草二两。 大白虎汤: 主诸病差后,虚劳少气,气逆欲吐,烦热汗出,或咳或呕,慑无力者。 石膏一斤,粳米六合,一云半升,麦门冬一升,甘草炙,二两,竹叶二把,人参二两,半夏半升。 八维方 小咸池汤: 治少腹有水气,小便不利,脐下悸者。 茯苓半斤,大枣十五枚,甘草炙,二两,桂心四两。 大咸池汤: 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心悸而冒。 茯苓半斤,泽泻四两,术三两,桂心二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四两,小麦半升。 小阳旦汤: 主诸阳气虚,自汗出,能春夏,不能秋冬。 桂心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十枚,芍药一两 大阳旦汤: 主诸虚百损方。 黄芪三两,芍药六两,桂心三两,大枣十五枚,生姜三两,甘草炙,三两,饴糖一升 小天阿汤:一名通气汤,主干呕哕逆。 生姜半斤,陈皮三两,半夏半升,桂心三两。 大天阿汤: 主胸中支塞,喉中贴贴如炙脔,吐咽不下、哕逆头痛方。 生姜五两,半夏一升,厚朴灸,三两,陈皮四两,茯苓四两,桂(补),大枣三十枚。 小腾蛇汤: 治天行热病,胃气素实,邪气不除,腹满而喘,汗出不止者方: 枳实(三两) 厚朴(二两) 甘草(二两) 芒硝大黄(二两) 大腾蛇汤: 治腹满发热,饮食如故,欲呕者。 厚朴半斤,炙甘草二两,大黄三两,大枣十枚,枳实五枚,桂心一二两,生姜五两。 小神后汤: 治诸飧泄洞下者。 赤石脂四两,禹粮三两,干姜二两,梗米半升。 大神后汤: 治肠详,下痢脓血,痞满腹痛,不能食。 赤石脂四两,禹粮三两,干姜二两,芍药二两,甘草炙,二两,粳米一升,附子二枚,炮。 小阴旦汤: 治身热振寒,往来腹痛下利者。 黄芩三两,白芍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 大阴旦汤: 治发热腹痛,呕吐下利,胁痞满,不能食而呕者。 柴胡三两,黄芩三两,白芍三两,大枣十五枚,半夏半升,生姜二两,枳实五枚。 小紫宫汤: 牡蛎、龙骨各四两,桂心三两,甘草炙,二两。 大紫宫汤: 治阳气衰,精神不宁,惊悸不安,梦想颠倒虚乏者方。 桂枝三两,龙骨、牡蛎烧,各五两,甘草炙,二两,半夏半升,生姜二两。 小勾阵汤: 治腹中不和,痞满,吐利不能食。 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大枣十五枚,干姜三两。 大勾陈汤: 治吐利频作,痞满不能食,腹痛雷鸣,下利完谷方。 人参三两,干姜二两,甘草三两,大枣十五枚,黄芩黄连各三两,半夏半升。
|
|
来自: 新用户51215736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