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名中的数字大盘点之三:“五”、“六”

 地偏阁 2022-04-24

接着来说说带“五”和“六”的地名。

—01

地名中的“五”

中国的县级以上行政区中,带“五”的地名有14个(包括1个带“伍”的地名),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安徽、山东、湖北、广东、海南、四川、云南、新疆等11个省区,都是县级行政区。

“五

(1)山西省(2个)

五台县是因境内的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得名,五台山则是因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台得名。

五寨县的名称始于明嘉靖年间的五寨城堡,其中的五寨指的是五所大寨堡,即:前所、右所、中所、左所、上所。

(2)内蒙古自治区(1个)

五原县名字非常古老,相传在夏代,大禹治水之后,洪水逐渐退去,在地势较高处形成了五个较大的原所,人们就在原所之上生息,后来就出现了五原这个地名。

(3)黑龙江省(2个)

五常市的名字来自于中国价值体系的核心因素、儒家思想中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五大连池市是著名的旅游地,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火山喷发的玄武岩流堵塞了嫩江支流讷谟尔河的支流,形成了连续的5个堰塞湖,自南而北为头池、二池、三池、四池、五池,就是五大连池。

(4)安徽省(1个)

五河县地处淮河中下游,水网密布,境内有淮水、浍水、漴水、潼水、沱水五水汇聚,因此而得名。

(5)山东省(1个)

五莲县因五莲山得名,五莲山是因为有五峰并峙,远望宛如莲花初放,由明万历皇帝赐名“五莲山”。

(6)湖北省(1个)

宜昌市的伍家岗区的“伍”有点特别,因为是大写的。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五户不同姓氏的人家来到这片山岗之上开荒种田,故而得名伍家岗。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同五莲县相似,因一座五峰贯如连珠的五峰山得名。

(7)广东省(1个)

五华县也是因山得名,站在华城镇的华山峰上远望,可以看到五座小山丘串联在一起,就像是五朵金花,又因古时花为华,因此得名五华。

(8)海南省(1个)

五指山市海南最高峰五指山而得名,这座五指山可不是压着孙悟空的那座山。五指山峰峦起伏成锯齿状,形似人的五指,因此得名。

(9)四川省(1个)

乐山市五通桥区的名字来自于一座五通桥,这座桥是因为桥边有座五通庙而得名。相传,当地人建了一座供奉五通神的庙,祈求保佑不发生牛瘟,从而保障顺利产盐。至于这五通神的来历,众说不一。

(10)云南省(1个)

昆明市五华区与广东省的五华县同名,是因五华山得名,昆明东北方向的蛇山向南延伸,到螺峰山时分为五支,因此得名五华山。

(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

五家渠市还真是由一条水渠得名,清末民国初,有五户人家来到此地,挖了一条水渠来灌溉土地,因此就有了“五家渠”。

可以看到,这些地名中的“五”主要还是“五个”的意思,有13个;五通神应是一个固定组合,其中的“五”也难溯其义

—02

地名中的“六”

中国的县级以上行政区中,带“六”的地名有4个,分布在江苏、安徽、贵州等3个省区。其中,地级行政区2个,县级行政区2个。

“六

(1)江苏省(1个)

南京市六合区的名字来自于境内的六合山六合山原名定山,因寒山、狮子、石人、双鸡、芙蓉、妙高六峰环合而改名

从这个说法来看,六合中的“六”应是“六个”的意思。不过,“六”在地名中读作“陆”,如此一来,似乎就与六合山的说法不太相符了,这可能是由于当地发音的关系吧,“六”与“陆”发音相同,也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读法了。

(2)安徽省(1个)

六安市的情况跟六合区一样,查阅字典可以发现,“六”读作“陆”时,是用作地名的,举的例子就是六合、六安。

《史记》中记载: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汉元狩二年(前121年),取六县、安风、安丰三县首字,将衡山国改为六安国,寓意“六地平安,永不反叛”。因此这里的“六”是指原来的六县,至于“六”的读音,可能也是与六合一样,是一种习惯的传承。

(3)贵州省(2个)

六盘水市的名字最早出现在1964年,当时国家为了开发贵州西部的煤炭资源,就在六枝、盘县、水城三县境内建立煤炭基地,从而有了“六盘水”。其中的“六”指的就是六枝县。

六枝县现在的名字叫作六枝特区,很酷炫,因为带着“特区”,而且是全国唯一一个特区。这里的“特区”不是香港、澳门那样的特别行政区的简称,也不是深圳、珠海之类的经济特区,而是一种县级行政区,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

六枝特区在清代时是郎岱厅郎岱厅下分为七大区域,也就是七枝管辖,分别是郎岱本枝、下枝、西堡枝、上枝、化处枝、木岗枝,以及本枝、下枝、西堡枝、上枝之间的六枝。因此,六枝中的“六”可能是除本枝外的第六枝的意思

可以看到,这些地名中的“六”有2个是“六个”的意思,还有2个是合并之后指代原有的某个县。特别的是,六合、六安中的“六”一般读作“陆”。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UFO

喜欢的话请长按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