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佳宁 :典雅的诗意与平凡的生活

 大河文学 2022-04-24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典雅的诗意与平凡的生活
——读杜甫《客至》
《客至》是杜甫的传世名篇,这首诗作于杜甫五十岁时。在经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之后,杜甫终于在成都浣花溪畔盖了一座属于自己草堂,暂时安定下来。有一天,他的朋友崔明府(崔姓县令)来拜访他,于是就有了这首《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五十岁的杜甫,大半生坎坷流离,漂泊的路上“亲朋无一字”的情况时有发生,而现在在遥远的蜀地,刚刚安居不久,居然有老朋友要来拜访自己了,杜甫内心的喜悦可想而知。听到朋友要来的消息,他简直有点坐不住了,他来到家门口,抬头远眺,只见草堂南北春水漾漾,丽日之下,和风之中,闪闪的细浪仿佛是他从心头流出来的快乐。想想安家以来的这些日子,一群群鸥鸟不时来到草堂周围,飞翔于碧水之上。碧水、青天、绿树、红花、白色的鸥鸟,虽然安闲,仍不免有些少有人来的寂寞。听到崔明府要来的消息时,杜甫赶紧和家人一起打扫长满花草的的小径,又打开常常关闭的蓬门,心里盼着崔明府快点来。崔明府终于来了,两人边走边聊,杜甫述说着“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殷殷美意,崔明府欣喜于杜甫花径为我扫,蓬门为我开的款款盛情。两人相携进门坐下,酒菜摆好了,酒杯满上了。因为远离市井,桌子上的酒菜并不丰盛,酒也是杜甫自己旧日所酿。可是朋友相见哪里仅仅是为了吃饭喝酒呢?边吃边聊,无所不谈,无拘无束才是旧友相见真正的快乐。喝到酒酣耳热,杜甫不禁想起了邻居家的老翁也是个善谈能饮的,不如大家一起喝个高兴、谈个痛快,于是隔篱呼喊,老翁姗姗而来,于是客至的欢喜又多了一分。
春水、群鸥、花径、蓬门,简简单单几个字就把我们带入一方诗意典雅的世界。我们常常沉醉于诗歌美好的意境、深挚的情感,我们欣赏诗人多变的手法、精妙的语言,但是说到底,一首诗能流传千百年的的真正原因,不过是它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读着这些诗,我们内心常常能生出“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叹。
读这首《客至》,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我们。有个久未谋面的好朋友约了来家里坐坐,必定早早就收拾好家里,准备好酒饭。约好的时间快到了,不是早早等在门外望眼欲穿,就是在家里转来转去坐卧不宁。朋友来了定要盛情款待,说上两句“这个可是专门为你买的,赶快尝尝;那个非常不错,别人我可舍不得给他”方显情深意浓。酒饭上桌,自谦简薄,喝到尽兴,想起还有一位志同道合的旧友相距不远,何不叫来一起坐坐,于是快乐就又加倍了……
千百年前杜甫客至的欣喜在千百年后依然时时流溢于你我平凡至极的生活里,我们写不出这样美的诗篇,却不防碍我们在读着这样的诗篇的时候,重温我们生命里的美好。


责编:王芳  远岫  若谷  


作者简介

王佳宁,女,河北涿州人,2003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从教至今19载。热爱文学,懒于动笔。兴之所至,随手几句。年纪渐长,突发奇想:中国古典诗歌如此美好,大多数人却无暇沉浸其中,不如我来试试雅俗共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