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球真的是个圆球吗?中科院院士语出惊人,“地球更像一只歪脖子梨”

 与春天同行 2022-04-24
地球真的是个圆球吗?中科院院士语出惊人,“地球更像一只歪脖子梨”。汪集旸院士在抖音《院士开课啦!》栏目中,为我们解开了心中的疑惑。
宇宙中的天体是圆的,玻璃球是圆的,水珠是圆的……为什么自然界中的物体基本状态都是圆的?因为重力场源自星球中心,只要星球质地均匀,又不受外力影响,其形状就必然是圆的。
那么,地球是不是圆的呢?大致上是,但东西直径(11756千米)比南北直径(11713千米长)长了43千米,我们一向认为地球是个椭圆。这是地球自转和围绕太阳公转造成的。
不过,地球真正的形状,既不是像地球仪那样的滚圆,也不是一个标准的椭圆,而是像一个一头大一头小的歪脖子梨。为什么地球会形成这个样子呢?这跟地球的质地分布有关。地球的东半球陆地多,西半球海洋多,海洋半球出来的热量多,热胀冷缩,海洋半球就比陆地半球更“胖”,地球上的地震也主要发生在海洋半球。
汪集旸院士的研究方向是地热能源开发。人类在能源开发领域有两个新方向,一个是可控核聚变,一个是地热能。可控核聚变的前景最令人激动,一旦成功,人类的能源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而且因为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成功,人类也顺便掌握了新物质合成技术,可以随心所欲地制造任何物质,当然也包括黄金和钻石。但就目前来看,可控核聚变技术还很遥远。
相比较而言,地热源更接地气一些。我们知道,地球就像一个鸡蛋,地壳就像一层薄薄的蛋壳,里面全是滚烫的岩浆,温度高达6千摄氏度,其中蕴藏的热量对于人类来说接近于无限。如果能将这些热量引导出来加以利用,人类将彻底摆脱对石化能源的依赖。
汪集旸院士的设想是,像建立地下水库一样建立一个地热能源库,就像一个充电宝,不断从地球中“充热”,然后转化成电能。从科研的角度来说,这个想法是可以实现的,不过如果想要降低成本以达到商用价值,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院士称地球形状像歪脖子梨##教育听我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