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童山海拔451米。据《开化县志》载,唐酆去奢在山修炼感天童八仙下降,因以名山。宋道士王复初,又名自然,有道行能治雷雨,亦弃家修炼于此。宋元佑年间(1086年),即其所居,建玉霄宫。有诗云:
初到开化县马金镇天童山,很不以为然。我是农村山坞里长大的孩子,从崇山峻中走来,面对这一小山包自然不屑。我觉得山里人游山玩水有点小题大作,没趣,但这小山包因有一寺庙而闻名。相传有一则民间故事,吸引了我不得不去拜访观望一番,以饱眼福。相传古时候,在马金镇旁边的一座山上有几位和尚和道士在此修炼多年。有一年,一条蜈蚣精路过此地与他们斗法,蜈蚣精法力高强,山上几位和尚,道士根本不是它的对手,蜈蚣精利用法力把七里垅堵住,酿成了马金四处水漫金山,淹死了许多无辜的民众。玉皇大帝便派了几位仙童变成公鸡精打败了蜈蚣精,蜈蚣精逃之夭夭。仙童们也精疲力尽最后也献出了生命,为了纪念几位仙童便取名了天童山。山。不管民间传说怎么样,由此可见,天童山开始是道教。诗中对王复初的崇拜,言过其实,实乃唯心论,不可信也。明万历已卯(1579年),邑宰周公率里人建二仙祠,自此,信仰佛教的善男信女日益增多,庙宇也越建越雄伟,名闻遐迩,成了浙西的佛教胜地。人道开化马金天童山寺与宁波的天童禅寺,号称“东西佛国”。 第一次到天童山寺庙是三年前,女儿考高中,为女儿许愿。这次因为女儿要参加高考了,想为她祈福,祝她一路顺风,金榜题名。攀至天童山之巅,极目四望,田野,村庄,马金镇各街市······尽收眼底,顿觉心旷神怡。这种物我相忘,超凡出世之感,只可与上天诉说。我幡然醒悟,此山名为”天童"独立于小镇一隅,又与对面的包山书院一东一西,前呼后应。山不是很高,然立于其下仰望巅峰,巍然耸立,而立于其上俯视周侧,则风光霁月,浩然之气油然而生。一念及此众山,思绪万千。天童之山且不说以黄山五岳比之,就以我家乡群山视之,亦不过小山包一个,然世人名之一天童山寺庙进香游人不绝,名扬四邻盖其位于此而不置于彼也。突然想到曾读过几句诗词,其中一句似乎是这样“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有龙则灵。”天童灵迹今犹在,海岛仙人去不返。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同时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