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代与十国》第77篇:手足相残大梁动荡,均王朱友贞杀兄即位

 金色年华554 2022-04-25

一代奸雄朱温就这样惨死在儿子手中,他死后朱友珪秘不发丧,着急忙慌的招来供奉官丁昭溥去东都开封传旨,说博王朱友文谋反,多亏了朱友珪心细如发及时发现将其阴谋扼杀在摇篮里,要求均王朱友贞杀掉朱友文。

当时谁也不知道朱温已经被朱友珪害了,鉴于朱温淫威在上就没有一个人敢抗旨的,朱友文很悲催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被人搞死了。

等到消息传回洛阳,朱友珪确认再三这才长舒一口气,最大的威胁已经解除,咱就没必要藏着掖着了,于是下令为朱温发丧并昭告天下说朱温死前已经将大位传给自己,虽然自己不太想要吧,但父命难为只好勉为其难的登基了。

朱友珪万不曾想就在他坐上那张龙椅的同时,他弑君弑父的消息也被人传了出去。

《五代与十国》第77篇:手足相残大梁动荡,均王朱友贞杀兄即位

这可不是小事儿!虽然说朱温这人口碑不咋地,人性有点儿次,但毕竟也是大家都承认的皇帝,在当时皇帝就是天,皇帝就是地,皇帝就是一切,不管人是雄韬伟略还是荒淫无道,那也不是他朱友珪一个臣子该杀的,弑君这是顶天大的罪过

更何况他朱友珪还是朱温的亲儿子,弑君弑父千古奇闻!他犯的是天下第一大罪,大逆不道十恶不赦,几乎就没有一个好词儿能形容这事儿。

这消息传出去后朱友珪变得很被动,毕竟弑君弑父这种十恶不赦的罪过他也就干过这么一次,也只能干这么一次,毕竟谁家也没有俩爸爸让他杀呀。对于国内汹涌的势头朱友珪手足无措,这事儿还越闹越大,搞得整个梁国都动荡不安。

同年同月,匡国军马步都指挥使张厚拔得头筹抢先开始搞事情,直接就把上司匡国军节度使韩建给杀了,这事儿朝廷不能不出面,但是眼下朱友珪自觉理亏,也不敢过问反而还将张厚封为陈州刺史。

紧接着第二波动荡也来了,魏博也乱了!

当时天雄军也就是魏博军,前文有解释过,他们的老大罗周翰还是个孩子,整个天雄军的大权都掌握在牙内都指挥使潘晏手里,这事儿正常,主少国疑有个顾命大臣这是好事儿。

可偏偏朱温从河北撤军的时候吧杨师厚留在了魏州(河北大名),杨师厚当时是大梁北面都招讨使,一听这个称号就知道这家伙手握重兵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虽然大权在握但杨师厚还想更进一步,他想入主魏博!

但是当时朱温还活着,迫于朱温的淫威杨师厚哪敢动手啊,连起个心思都不敢,可是现在朱温已经死了,杨师厚谁也不怕!

时年七月,杨师厚召潘晏入谒杀而诛之,紧接着就带人闯进了魏博军府将罗周翰抓了起来。

朱友珪最近有些牙疼,接连的动荡让他很是上火,可是没有办法,对于杨师厚入主魏博他敢怒不敢言,只能顺着杨师厚的意思任命他为天雄军节度使,将罗周翰改为宣义军节度使。

时年八月,朱温被害的消息传到了护国军节度使冀王朱友谦的耳朵里,朱有谦当场失声痛哭悲鸣道:“先王数十年创业,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作为大梁一镇藩帅,我觉得这是一种耻辱!

《五代与十国》第77篇:手足相残大梁动荡,均王朱友贞杀兄即位

没过多久朱有谦就打着“进京问罪”的大旗在河中拥兵起事,朱友珪头疼欲裂,这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哪来这么多破事儿!!而且这事儿他还不能不管,这要不管自己的小脑袋瓜估摸就要被朱有谦打开花了。

于是朱友珪只能命感化节度使康怀贞为河中都招讨使带兵平乱,结果朱有谦反手一个呼叫外援,直接就找李存勖求救,这可捅了马蜂窝了,晋军果断出击举泽、潞二州之兵在解县(山西运城盐湖区解州镇)将康怀贞一顿好打,杀得康怀贞丢盔弃甲大败而归,这下朱友珪连河中都丢了。

朱友贞现在是欲哭无泪,他登上皇位也就几个月,后梁已经乱成了一片,这还只是当时影响比较强烈的事儿,像是其他南方某个小国断了大梁的朝贡啦,某某某杀州刺史举州归晋啦,这些都是小事儿根本没时间记录,大梁这会儿是群情不附,大家一致对朱友珪弑君称帝这事儿抱着反对态度以及敌意。

这其中最义愤填膺最火大的就属朱温四子均王朱友贞了,这里头就不用多说了吧,都是朱温的血脉,谁不想当皇帝啊?你朱友珪生母不过亳州一个卑贱的军妓索性得了老爹的青睐方才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老子朱友贞可是嫡出之子!

朱友贞越想越气,越气越想,差点儿就忍不住了,凭什么你个出身卑贱的庶子继承大位呢?!!

乾化三年(913)三月,驸马都尉赵岩奉旨去东京开封办事儿,朱友贞趁机拉着赵岩到府上说悄悄话:“老三不是东西,大逆不道弑君弑父,现在人人喊打,你来说说有没有办法干掉他!

赵岩其人是原陈州刺史赵犨之子,也是朱温的女婿,跟朱友贞算是沾亲带故,俩人平日里相交甚好,这会儿赵岩看朱友贞跟自己推心置腹说这些掉脑袋的话,也放开了胆儿说:“这事儿好办,我手中统管着禁军,左龙虎统军袁象先是我老兄弟,就是这会儿军队都归杨老令公(杨师厚)管,要是他能给我发一道谕令这事儿我马上就办!”

朱友贞听后深以为然,确实现在大梁国内以杨师厚为首将,顶着都招讨使的头衔,手握河北宿卫劲旅,说他位高权重一点儿不为过,如果杨师厚不肯点头,就算他朱友贞真的弄死朱友珪坐上皇位也坐不稳,但是朱友贞有理由相信杨师厚会向着自己,因为杨师厚和朱友珪也有些过节。

去岁十月,朱友珪觉得杨师厚手中掌握的力量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他的地位,是时候想个办法弄死杨师厚了,于是朱友珪就给杨师厚传旨说:“有北方军机,欲与卿面议。

这一看就是要召杨师厚回京来个关门打狗啊,所以朱友珪一开始还觉得这个说法是不是太明显了,杨师厚这老小子不会不敢来吧?!

《五代与十国》第77篇:手足相残大梁动荡,均王朱友贞杀兄即位

没成想杨师厚也是个狠人接到旨意后都没说第二句话,大手一挥带着手下精兵强将直奔洛阳,等到了洛阳城外杨师厚下令要大军在城外待命,他自己大大咧咧带着几个随从一步三晃就进了皇宫。

杨师厚一见朱友珪就问:“皇上叫我来是有什么军机商量啊?!

这一问可把朱友珪给吓着了,他哪知道有什么军机,就是个借口而已,一时间无话可说,虽然此时已经心痒难搔,可就是这临门一脚朱友珪不敢踹下去,你瞅瞅杨师厚这阵势,估摸他老人家在皇宫掉根毛自己就得洗干净脖子等着脑袋搬家了。

这咋办呢?

朱友珪恨的牙痒痒也只能连说带劝的哄杨师厚,还得赔上一大批赏赐,好说歹说才把杨师厚给打发了。

就是因为这事儿,朱友珪和杨师厚之间结下了梁子,朱友贞和赵岩哥俩一通商量后一致认为此事可行,于是兵分两路,一路由赵岩赶回洛阳将他们的计划全盘托出告知左龙虎军袁象先,另一路由朱友贞派心腹去魏州游说杨师厚:“朱友珪弑君弑父夺得大位,举国怨恨,现在人心所向直指均王,杨令公何不共举大事,建不世之功?!!

话讲的很到位,但是没有金钱开道还是不太行,使者告知这番话后又说朱友贞答应事成后拨给杨师厚五十万缗军钱作为酬金。

使者的一番话确实很动人,那五十万缗钱更动人!可杨师厚还是有点儿犹豫,于是就和部下商量说:“郢王弑父篡位,这事儿已经板儿上钉钉没跑了,可是出这事儿的时候我没发兵讨伐,到这会儿君臣名分已经坐定,现在去抽他会不会让天下人以为我是个乱臣贼子?

听完杨师厚的想法后有人就说了:“郢王亲弑君父,贼也;均王举兵复仇,义也。奉义讨贼,何君臣之有!彼若一朝破贼,公将何以自处乎?

杨师厚深以为然不再犹豫,悄悄派遣部将王舜贤前往洛阳,先与赵岩、袁象先等人汇合,准备伺机举事。

赵岩俩人一看杨师厚也参合了一脚就知道这事儿肯定成了,他俩本身就掌管着禁军,只要杨师厚不反对,这事儿太容易了。

三月二十七,袁象先等人率数千禁军冲入皇宫,人手一把雪亮长刀满山满野地找朱友珪,朱友珪一看大事不妙赶快跑路!

《五代与十国》第77篇:手足相残大梁动荡,均王朱友贞杀兄即位

匆忙之中朱友珪带着老婆张氏和亲信冯廷谔一路向北逃到了皇宫墙根下,朱友珪想着这墙也不是很高,干脆跳墙逃走的了,逃命嘛,翻墙揭瓦不丢人!

可是转念再一想自己身负大罪,这会儿已经失势只怕是逃出宫去也免不了人人喊打,最终还是个不留全尸的下场,还不如自己了结了痛快,于是朱友珪下令要冯廷谔先杀他老婆张氏,然后又让他杀了自己。

冯廷谔心软不忍动手,朱友珪大怒:“怎么?你想看着我被他们千刀万剐吗?!”无奈之下冯廷谔只能从命,随后手起刀落一剑刺死朱友珪,再反手一剑了结自己。

谋朝篡位的大事儿这么顺利就了结了,赵岩和袁象先哥俩非常高兴,拿着国宝玉玺就去大梁迎朱友贞回洛阳即位,朱友贞说了:“大梁(河南开封)乃是国家创业之地!要当皇上就在这儿就行了,还去什么洛阳?”

就这样朱友贞成功在大梁登基称帝,大梁的内乱到这儿也算告一段落,梁国在一年之内两场政变,一下子换了两任皇帝,大梁头号谋士敬翔被朱友珪免去崇政院长的职务,降为宰相,从此不再理会朝政。头号武将杨师厚拥兵自重占据了国内最大的一个军镇,已经有了割据一方的气象,地方上诸如兵变、投敌、自立这些事儿数不胜数,一个好端端的梁国一下子乱成了这样。

就在梁国内乱的同时,他的宿敌晋王李存勖却抓住了梁国内乱无暇北顾的节点一举吞并幽州,顺利完成了李克用留给他的第一个遗愿!

Ps: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用轻松有趣的方法,为你解读有趣有料的五代十国!

Ps:家人们给个三连吧,专栏开启至今已有大半年依旧反响平平,守捉郎也想得到点儿支持啊!!

Ps:每周一,周五更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