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根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根系无法正常呼吸和吸收土壤中水分从而导致的根系逐渐死亡的现象。 ![]() 正常的毛细根是白色圆鼓鼓的 造成闷根的原因一:根系所处环境不利于根系生长导致闷根。 1、直接用园土栽种,黏重不透气,排水不好; 2、由于长期使用化肥,种类多频率高,造成土壤盐碱化板结; 3、营养土选择的过于保水,浇透水后不能及时变干,一直处于潮湿状态。 这些都会导致土壤不透气潮湿,根系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毛细根不能呼吸(根系吸水最主要是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主动吸收土壤中的水,一方面靠蒸腾拉力使根系被迫吸水)就不能有效吸水,从而导致土壤一直潮湿,就一直闷烂其他根系(须根、主根),这样植物就会逐渐缺水死亡,反而不是水多死亡。 土壤板结太保水——土不透气——毛细根不能呼吸——根系不能吸水——土壤一直有水潮湿——闷烂其它根系——植物缺水死亡 原因二:植物毛细根因各种原因受损我们没有及时察觉导致的闷根。 1、肥浓度过高,毛细根的细胞因为水势(水会从水势高(浓度低)的地方流到水势低(浓度高)的地方,土壤中水的浓度低,根系的水会流到土壤中)的缘故失水皱缩,受损烂根; 2、根系缺水没有从土壤或者叶片上表现出来,我们不知道它缺水,等叶片土壤表现出缺水症状时,因没有及时浇水造成毛细根受损; 3、夏天中午温度过高,晒得盆壁发烫,导致贴着盆壁的毛细根高温烫伤。 因为这些原因,毛细根受伤——不能正常吸水——浇水后土壤一直潮湿——时间久了闷烂其它根系——植物缺水死亡。当发现时,会表现在土壤潮湿,第一反应是水浇多了或者土壤太保水,有时候大中午植物发蔫浇水后植物逐渐死亡,其实不是,最主要还是因为以上几点最根本的原因。 原因三:植物自身根系耐受性不好,不能接受土壤的湿度温度变化。 例如小木槿,它在夏天就要一直处于潮湿的土壤环境中,土壤稍微干一点相对于其他植物而言还是很湿的那种,就觉得不需要浇水,但是它的根系已经缺水受损了,当你等到你自认为的土壤半干的状态去浇水,就会发现叶片耷拉变黄,拯救不回来了,土壤会一直很湿,这时候就会觉得水多了,其实相反它是干死的。 ![]() 毛细根受损出现变黄,腐烂,变扁,正常老化的毛细根和其他根系颜色相近,圆形粗壮 ![]() 毛细根受损严重时会变黑,变成扁条状 所以,我们在植物出现闷根的情况时,要综合考虑以上几点因素,而不是片面的觉得是土壤或者是水的问题。非常多花友纠结中午高温浇水闷根的问题,其实和温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和植物自身相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