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芳菲四月,桃花、杏花、梨花等花相继落败,而赋有百花之王的牡丹,在春风的“千呼万唤中”华丽绽放…… 牡丹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誉。人们形容牡丹之美是雍容华贵,超凡脱俗,白居易曾在《牡丹》一诗中描述:“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可见牡丹被人尊崇,是实至名归。 ![]() 牡丹,以其娇艳多姿,雍容大方,富丽堂皇而备受青睐,被誉为中国“国花”。她和开封的菊花、昆明的山茶、福建的水仙号称四大名花,位列名花之首。 ![]() 牡丹是我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有着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史。以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指出牡丹名字的由来:“根上生苗,故谓之牡(分株繁殖),其花红色,故谓丹”, ![]() 牡丹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一丛花卉,在中国历史的文化长河中,它还是一种蕴含丰富的文化元素。据文献记载,牡丹作为观赏植物始自于南北朝时期,刘赛客《嘉记录》中说:“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隋朝时,隋炀帝在洛阳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牡丹也就是那时起,第一次被人工栽培并且进入皇家园林。 ![]() 牡丹栽培最繁盛的时期在唐代(公元618-907)。传说当时有个叫宋单父的人善于种花,应唐玄宗李隆基之召,到骊山种了一万多株颜色不同的牡丹(《龙城录》)。因此,唐代涌现出了大量咏唱牡丹的诗。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化浓”,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等千古绝唱。 ![]() 牡丹是幸福美好的化身,象征着繁荣昌盛。牡丹之美,美在高贵艳丽,美在历史悠久,因此无数的文人墨客为其挥毫泼墨讴歌赞美! ![]() 赏牡丹 唐·王建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蓤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金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 牡丹 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 牡丹 唐·柳浑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 牡丹 唐·张又新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 戏题牡丹 唐·韩愈 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 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 牡丹 唐·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 牡丹 唐·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 ![]() ![]() ![]() ![]() ![]() ![]() ![]() ![]() ![]() ![]() ![]() ![]() ![]() ![]() ![]() 文字:空谷幽兰 图片:小米手机拍摄 🌺谢谢欣赏🌺 更新于 04-12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二国色天香的牡丹-花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