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南太甲山,海拔不高却异常陡峭,其貌不扬却名声在外

 渐华 2022-04-25

济南太甲山,位于济南近郊仲宫的南部山区,距济南城区直线距离也就10多公里,导航驱车也才20.6公里。然而,我周末的寻访,却异常艰难和曲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据民间传说,太甲山是由于商朝第五代君王太甲(商汤之嫡孙)死后葬于此地而得名的。在中国古代史上的确有太甲这个人,并且比较有作为,历史上“伊尹放太甲”的故事就发生在他身上,在《史记》里也有记载。

据说太甲死后他的后人根据他的要求,而埋葬在这里的山上的,也就是叫康王顶的山顶之上,康王顶也是太甲山的主峰。

其实,现在太甲山上最有名的地方,不是太甲墓,而是建于隋唐时期、距今1300多年的摩崖造像。我此行,也是奔着造像遗址而去的。

摩崖造像建造在靠近山顶的悬崖绝壁之上。造像3尊,最大者高2米、宽1.25米,最小者高0.9米、宽0.7米,呈不规则的倒“品”字分布于悬崖石壁上,最下面的个头最大,上方左侧的个头最小。除最小者为站佛外,其它两尊均为坐佛。

这三尊佛像均系高浮雕,刻工细致,端庄华贵,具有隋唐风格。雕像结迦趺坐,施禅定印,生动安详。尤其是上面左侧那尊站佛,右手掌面向外,左手放于膝盖处,比较独特。这也是我在济南周边所看到的上等摩崖佛像。

关于这一组造像是何人所造、造于何时、因何而造,事后我查了资料,也没有找到答案。但是,虽然历经了1300多年的风风雨雨却保存得如此完好,却是最为重要的。

虽然这一组造像数量不多,只有3尊,但寻找的过程却异常艰难、充满了艰辛和艰险,这是事先所未预料到的。

首先是寻找的艰难。虽然距城区不远,高德导航显示只有20公里,找起来却显得异常艰辛,几次停车步行寻找,都无功而返,这在过去是不多见的。最后,在几个同路人的共同探讨之下,终于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其次是攀登的惊险。虽然山不高,却异常陡峭、险要,爬起来战战兢兢、小心翼翼。此山高不过500米,却因特殊的地质地貌特点,山坡多是由断崖组成,再加上完全是天然形态未经人工修缮,都是沿着前人的脚印前行的,几乎无路可走。尤其是靠近山顶处的摩崖造像下,一条断崖上的小路走得让人胆战心惊,生怕一步登空坠下山崖。

据说,在山脚下还有一处南泉寺遗址,我专门驱车前往,但南泉还在,古寺已见不到踪影。

目前在据说是南泉寺遗址的地方,建有设施比较齐全的梨园山庄。受疫情的影响,山庄也关门歇业,在周边没有看到有关南泉寺的遗存。只是在院中建有一处池塘,据说保存的是南泉泉水。池塘前立有几方石碑,分别刻有“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济南市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南泉简介”等文字;池塘的一角建有朱红色、古色古香的四角凉亭一座;池塘的正面岩壁上有一个龙头状的出水口,可能是泉水的出口,现在泉已干枯。这里又是去摩崖造像的另外一个登山起点。

总的来说,太甲山摩崖造像保存得不算完好,处于散养状态,无专人管理,缺少景点介绍和指示牌,尚未修建旅游栈道、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等等。总之,太甲山要想作为一个景区,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游览,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任重而道远。

文章图片1

太甲山摩崖造像

文章图片2

建在悬崖峭壁之上,呈“倒品字状”分布

文章图片3

群山之中的太甲山

文章图片4

悬崖峭壁,异常艰险

文章图片5

生机勃勃,风景如画

文章图片6

悬崖之下,显得人类是多么的渺小

文章图片7

很不清晰的登山起点

文章图片8

最大的一尊坐佛

文章图片9

最小的那尊站佛

文章图片10

另外一尊坐佛

文章图片11

山下的露营小站老板人很好

文章图片12

通往梨园山庄的山路

文章图片13

摩崖造像现在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图片14

1995年就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图片15

南泉简介

文章图片16

太甲亭

文章图片17

龙头

文章图片18

泉池全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