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韵古道话二彭

 窗前有树905 2022-04-25

黄 伟(雅集轩主人)

据民国《黄岩县新志》载:彭椿年,字大老,邑东人,博贯经史,登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第。他历提举福建市舶、处州知州、太常丞、吏部郎中,领国子司业、迁祭酒,均黜浮崇雅,文风一变。后为江东转运副使,以秘阁修撰致仕,赐三品服,除右文殿修撰。其卒也,侍郎商飞卿为之状,有杂稿藏于家。兄龟年,字元老,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第,历常德府签判,终朝请郎,与椿年俱有文名,号“二彭”。龟年子藻,嘉定间知临江军。

此处值得一提的是《宋史》中有一个同名同姓的彭龟年,“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人,从朱熹、张栻质疑,登乾道五年进士第,匾所居曰止堂,仕至龙图阁直学士,赐谥忠肃。”为释疑,特在此插叙一段作说明,以示区分。

为纪念“二彭”兄弟,黄岩南城方山下修复宋韵古道途中,建有“二彭亭”。亭子虽不大,立在古道旁浓荫密布的柏树丛中,看上去很别致,亭前小径有一条仿古长凳,可供登山者小憩。亭上悬挂篆书“二彭亭”匾额,亭子两侧悬挂行书亭联一对,上下联内容为“家山声迹曾惊世,宦海行藏不染尘”。

亭联联意符合亭名与二彭生平事迹。上联中的“家山”,指“二彭”的故乡、家乡。声迹,指“二彭”的声望与事迹。《后汉书·李法传》有“(李法)出为汝南太守,政有声迹。”明代李东阳《武昌府学重修记》有“张公以《春秋》举进士,绩学翰林,歷著声迹。”上联意为“二彭”在家乡的声望崇高,事迹感人,曾经惊动过多少世人。

下联中的“宦海”,指官场。鲁迅先生在《书信集·致台静农》中有“诗人原宜热中,然神驰宦海,则溺矣。”因仕宦升沉无定,多风波险阻,如处海潮之中,故称。“行藏”指出处或行止,即行迹。《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为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也不为此去找上级辩解求升。下联意思为二彭在官场,行为轨迹真诚、清白、纯粹。

明代黄岩贤令袁应祺编《万历黄岩县志》时写道:邑人谈前辈文章,必曰“三左二彭”。顷尝登方山寻彭冢,则麒麟草莱已;俯眺左氏宅,盖不知其谁矣!乃声华籍籍千载如昔,然则士之所恃以不朽者,富贵云乎哉。文中的“彭冢”在哪里呢?据《万历黄岩县志》载:彭椿年、龟年墓在永宁山两塔间。

《九峰山志》中录有一首彭龟年《游九峰》的七言绝句,诗风自然,不加雕琢,明白晓畅,笔下的方山九子峰呼之欲出:

寻山不惮路途赊,

清晓行行到日斜。

九列峰奇真似画,

道人对此肯还家?

淳熙年间,泉州市舶司使彭椿年在泉州学宫“仪顾堂”刊刻程大昌撰绘的《山川地理图》2卷,成为研究中国地理学史的重要文献。

现在从南城方山下宋韵广场开始,穿过“宋韵古道”木牌坊拾级而上,经过“三左亭”“二彭亭”“云影亭”到达山顶,往南可达五峙堂“云影院”,往北可达“二彭”安息地方山双塔。那正是当年袁令应祺俯瞰黄岩城,发出万分感慨之地。

黄岩以彭龟年、彭椿年兄弟为代表的“二彭”宋代士大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在历史的长空中留下了众多不朽的杰作,值得后人从中汲取营养,探取追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