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老还是得靠儿子”老人坦言生儿生女区别,无关孝顺却很现实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2-04-25

本文转自:哑铃妈妈

近几年,“养儿防老”备受人们吐槽,更有人言之凿凿地提出:女儿才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生儿和生女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邻居王阿姨,膝下一儿一女。前两年因为老伴过世,王阿姨一对子女私下就商定好,让王阿姨“一家居住一年”,轮流两家养老,各自都尽到孝道。在儿子家住的那一年,虽然婆媳偶尔有点小摩擦,但总体生活还是过得去的。

轮到去女儿家住那一年,王阿姨呆了两个月就自己搬回来了。她跟周围的老太太闲聊:我宁可住养老院,也不要去女儿家了。

“是女儿不孝顺你吗?”周围的人有些不解地问道。

“倒也不是,我女儿对我挺孝顺。在家里什么事都不让我插手,总是劝我多休息、享清福。女婿虽然话不多,对我还是客客气气的。但我在女儿家住了两个月,说话、做事都要小心翼翼,放不开手脚,总感觉自己是纯粹的外人,怕自己给他们添麻烦。”

王阿姨给大家说了大实话,“我寻思着找个养老院去住,女儿、女婿有空来养老院看看就好,当亲戚走动,我也自在一些。”

周围有老太太跟着附和:“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养老还是要靠儿子。

养儿防老的老观念,以前我是不认可的,但亲眼见到了身边人经历了一些事情后,我也不得不承认,虽说女儿跟儿子一样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和责任。但在老人养老方面,儿子比女儿更可靠。

为什么说在赡养父母方面,儿子比女儿更可靠?背后的原因很现实

l亲密无间的情分,因为女婿的存在而产生了心灵隔阂

与婆媳关系相比,因为有血缘联系,女儿未嫁之前,跟父母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正如“母女之间没有隔夜仇”。

但女儿结婚成家之后,有了女婿这个角色的介入,女儿好像就不是自家人了。无形中跟父母的感情也生分了一些,从无话不说到逐渐产生心灵隔阂。

父母跟女儿说话难免是小心翼翼,很多时候都要顾虑女婿的存在和感受。

许多去女儿家养老的老人都表示:在女儿家生活,已经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没有主人的存在感,更多的是串门走亲戚,相处起来内心都有些紧张感。

l女婿是家庭经济收入的担当,父母在女儿家养老缺乏底气和安全感

虽说现代社会,女性也能顶起半边天。但社会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家庭经济收入以男性为主导,“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依旧是主流。所以很多娘家父母去女儿家养老,难免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同事小玲,上个月她把父母接到自己家里养老。原本想着好好孝敬父母,但父母总是拒绝她的好意。

最初小玲还以为是父母节约惯了,但后来无意中得知,是因为父母知道她收入不高,家里主要收入靠小玲老公,怕她在娘家花钱多了,会挑起夫妻矛盾。所以老两口宁肯委屈自己,也不肯接受女儿孝顺自己的好意。

归根结底一句话,父母在女儿家养老,很多时候都缺乏底气和安全感。生活得小心翼翼,没有精神归属。

l女儿远嫁,去女儿家养老,老人没有叶落归根的踏实感

刘奶奶老伴去世后,孤身一人的她就被女儿接去异地养老,虽说女儿和女婿对她都很好,但刘奶奶人生地不熟,生活过得很寂寞

女婿好心地邀请了自己父母经常来串门,但刘奶奶跟亲家夫妻二人也缺乏共同话题,为了维持表面的客套,大家都觉得心累。

加上女儿婆家的亲朋好友时不时来串门,见到娘家妈妈住在女儿家,大家的眼神多少有些不自在。刘奶奶认为,兴许是嫌弃自己是个“累赘”吧?

去远嫁的女儿家养老,不仅是面对女儿、女婿的小家庭,还需要周旋女儿婆家的一大家人,那种远离故土、寄人篱下的感觉,让刘奶奶毫无安全感。

所以住了一段时间,刘奶奶向女儿提出一个人回到故乡,宁肯日子清苦一点,但至少有叶落归根的踏实感。

虽然女儿儿子都一样,但儿子多数是家庭经济的顶梁柱,具有承接家庭责任的属性。所以老人住在儿子家里,没有住在女儿家的那么多顾虑,很容易建立主人翁的感觉。说话、办事也不用刻意放低姿态,凡事小心翼翼,所以生活在儿子家,老人相对生活更舒心一些

当然,有的老人膝下只有独生女,养老问题责无旁贷只能落在女儿身上,没有其他的选择。这种情况下,女儿一定要多关心住在自家的父母,多给予他们情感关怀,让老人建立心灵的归属感。找到精神上的寄托,让他们安心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关于在女儿家养老和在儿子家养老的问题,你是怎么看呢?欢迎讨论你的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