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采摘之茵陈【转载】

 陕西西安熊先生 2022-04-25

茵陈,俗称白蒿,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茵陈蒿的幼苗,广布于我国的华北地区,每年春季采收,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了当柴烧”,农历三月的茵陈味略苦,但药效极佳,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解毒利尿的功效,对于治疗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病症有显著疗效;到了四月,茵陈的药用价值丧失,慢慢长大就成了白蒿,这是食用的最佳时期;而到了五月,茵陈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已丧失,只能“砍了当柴烧”了。

同一种药材,在不同的时节、不同时辰采摘,药效大为不同,这已为现代科学所证实。如蜈蚣传统在秋季来采收,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及组织胺含量均高于春季,镇痛作用也较春季强。鹿茸在清明后45—60天锯取,过时角质化,不成茸。传统要求番红花必须做到当天开花的当天采摘,经分析证明,番红花的番红花苷含量在未开花时达最高为117.8%(以开花第一天为100%),开花第二、三、四天含量逐日减少至11%、17%、25%。某些芳香类药物的采收时间甚至精确到时辰。例如艾叶以端午节前后几天采收,挥发油含量最高,同一天中又以中午13:00采者含量最高为0.54%,8:00和20:00采者分别为0.48%和0.44%。20:00和13:00两者采的含量相差达18.5%。奥妙如斯,谨严的采收规矩,保证了药物的质量,守护着百姓的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