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起重机用钢丝绳有限元分析及疲劳寿命预测

 伊伊爸 2022-04-25

晋 跃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江阴分院 江阴 214400

摘 要:为提高起重机的起升安全性能,对某15 t 桥式起重机用钢丝绳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其受力分布特点,基于结果结合局部应力应变法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并与有限元软件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钢丝绳在绳和芯的接触部位存在应力集中,应力峰值116.61 MPa,变形峰值0.008 291 4 mm,预测得到的疲劳寿命为67 433.8 次,与软件计算结果的误差为8.04%,最后提出了几点提高钢丝绳疲劳寿命的措施,研究结果可为起重机钢丝绳的制造、设计和选用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关键词:钢丝绳;疲劳寿命;局部应力应变法;有限元

中图分类号:TH1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85(2020)01-0073-04

0 引言
钢丝绳作为起重机械、电梯等各类特种设备的主要起升承载构件,在经长期服役运行后,常出现局部磨损甚至断裂的现象,严重影响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据统计,近年来因钢丝绳问题引发的事故中超过80% 是由长期使用发生疲劳破坏引起的[1]。钢丝绳作为起升重物承载部件,一旦在起升、运行过程中发生破坏,势必将造成严重的后果[2]。所以,对起升钢丝绳的受力特点进行研究,预测其寿命显得十分重要。目前,传统的安全系数法虽然设计安全性得到一定保证,但对钢丝绳疲劳破坏机理和疲劳寿命相关理论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在Ansys 中建立了钢丝绳模型,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 利用局部应力法进行疲劳寿命预测。

1 基于Workbench 有限元分析
1.1 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
采用某16 t×25 m 桥式起重机的钢丝绳为研究对象,钢丝绳采用型号为22NAT6×19W-IWR-1670 的标准起重机用钢丝绳,材料选择为16 Mn。该桥式起重机的起升载荷为16 t,离地起升高度值为10 m,工作级别M7,滑轮组倍率为4,钢丝绳起升速率范围1. 3 ~ 11.5m/min,钢丝绳直径为22 mm 钢丝绳所受拉力区间为1. 8~ 21. 95 kN,则钢丝绳的最小和最大应力计算为

文章图片1

型号为22NAT6×19W-IWR-1670 的模型由6 股钢丝绳及绳芯组成,钢丝绳直径为 7. 439 mm,截取其中20 mm 为研究对象,选择Geometry-Import Geometry,将建好的几何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按钢丝绳实引 用际参数定义相关属性,密度为7 850 kg/m3,弹性模量为2×1011Pa,泊松比为0.3,剪切模量为7.692 3×1010Pa。选择六面体单元进行网格划分,定义网格相关度为60,定义划分质量为Medium,定义划分方法为HexDominant Method,定义网格大小为0.5 mm,在不影响结构分析结果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少结构的计算时间。网格模型如图1 所示,通过统计可知,节点数量共57746 个,总单元数量共14 378 个。

文章图片2

图 1 钢丝绳有限元网格划分

1.2 静力分析
在Ansys Workbench 中对钢丝绳进行静态承载研究,将每股钢丝绳之间的连接方式设置为对称紧密接触,钢丝绳在实际运行条件下,其中一侧受到固定约束的作用。对钢丝绳模型施加载荷,以上步骤全部设置完成之后,并采用增强的拉格朗日法,对模型开始进行求解,如图2 所示。


文章图片3

图 2 钢丝绳载荷和约束施加

1.3 仿真结果
图3 为钢丝绳位移变形情况,位移峰值为0.008291 4 mm,发生在受载一侧;在约束一侧,云图分布以蓝色为主,结构位移较小;整体结构的最大位移较小,并不会影响结构的正常运行,故结构在此荷载工况下能安全稳定运行。
文章图片4

(a)
文章图片5

(b)
图 3 钢丝绳位移云图

图4 为钢丝绳的应力分布,可知其应力峰值为116.61 MPa,发生在拉力施加位置;在承受拉力一侧的位置,结构应力较大;其他位置结构的应力相对较小;结构的整体应力数值较小,在承受此拉力下,结构能正常运行,不会发生破坏。

由图4 可知,钢丝绳截面有明显的应力集中,每根绳的最外侧应力最小,而最大应力处于绳和绳芯相接触位置。钢丝绳在工作时,最大应力为116. 61 MPa,最小应力为3. 668 1 MPa,故有

文章图片6

式中:Sa 为钢丝绳的应力幅值,Sm 为钢丝绳所受平均应力。
文章图片7

(a)

文章图片8

(b)
图 4 钢丝绳应力云图

2 疲劳寿命预测
2.1 局部应力应变法
根据有限元分析,钢丝绳所受最大应力小于其屈服强度值1 670 MPa,仍属于弹性形变阶段,且参考M7的起重机工作级别,符合高应力低频率工况,故综合选用图5 所示的局部应力应变法对其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得到最终总应力作用次数[3-6]。由于名义应力法在计算中忽略了构件的局部塑性变形,计算误差相对较大,而局部应力应变法以缺口或裂纹的局部应力演变为基础,结合破坏机理进行寿命预测,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且其在低周疲劳假设基础上,更加适用于钢丝绳寿命预估。

图 5 局部应力应变法预测步骤

Manson-Coffin 公式表达了钢丝绳的应变- 寿命曲线即

文章图片10

式中:εe 为材料弹性应变分量;εp 为材料塑性应变分量;σ'f 为材料疲劳强度系数,σf'=1.75σb ; ε'f 为疲劳延性系数,σf' =0.5σf0.6 ; b 为疲劳强度常数,b= - 0.12; c为疲劳延性常数,c = - 0.6;N 为所求疲劳寿命。真实断裂延性εf 计算式为

文章图片11

式中:ψ 为断面收缩率。
文章图片12

图 6 Manson-Coffin 公式

图6 为疲劳寿命和弹性、塑性、总应变分量关系图,可知在弹塑性两条线上有一交点NT,当钢丝绳应力循环次数N < NT 时,其为塑性应变; 而当N > NT 时,则为弹塑性应变,且在水平方向不存在极限值,而大多数材料并非无限寿命,即该公式只在应力作用次数在106 以下时具有较高可信度。

2.2 疲劳寿命预测结果
钢丝绳材料抗拉强度为635 MPa、断面收缩率ψ=45%,则有: σ'f= 1 111. 25 MPa; εf=0. 598; ε'f= 0.367。代入式( 1) 可得

文章图片13

式(3) 所表达的ε-N 曲线是对于平均应力Sm= 0 时而言的,而本模型Sm= 60.139 MPa,故需对ε-N 曲线展开平均应力修正[6]。依据Morrow 准则,有

文章图片14

式中:ε0 为Sm= 0 时的总应变; ε 为对修正后总应变值,ε=1.057ε0,故有

文章图片15

利用式(7)结合将限元应变值0. 000 414 6 mm/mm,可得总疲劳寿命为674 33.8 次。而在Workbench软件中进行疲劳寿命预测,材料设置密度为7 850 kg/m3;弹性模量为2×1011Pa ;泊松比为0.3;剪切模量为7.6923×1010 Pa,通过静强度法则近似钢丝绳65Mn 钢S-N 曲线,并利用N-soft 表示 S-N 曲线法则(见表1),来计算钢丝绳材料本身极限拉伸强度下疲劳寿命。

文章图片16

注: UTS 为65 钢极限拉伸强度,为635 MPa。根据表1 数据得到的拟合S-N 曲线

文章图片17

式中:S 为应力,MPa; N 为预测疲劳寿命,次。将式(1)中计算的相关工程数据参数输入,并设置钢丝绳抗拉强度比例因子为0.38,得近似疲劳寿命为620 09.5 次。对比寿命值,相差8.04%,验证了基于局部应力应变法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3 提高钢丝绳疲劳寿命的措施
3.1 起重机用钢丝绳疲劳破坏原因
由前述可知,承载重物部位的应力较大,而起升机构钢丝绳作为承载构件,不仅大部分时间都在受载,且需缠绕在卷筒和滑轮组之间,其发生疲劳破坏的形式和原因主要有:1)重物离地起升和紧急制动时作用在钢丝绳上的动载荷,远大于其静态承载力,使其瞬间承受较大冲击载荷,造成局部拉伸变形;2)钢丝绳多层缠绕在滑轮和卷筒上,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磨损和局部点线接触,易产生疲劳破坏;3)各股绳与芯之间的局部接触面积较小,当发生拉伸磨损及缠绕弯曲时,易产生弯曲疲劳。4)内芯和外股绳间受力不均,绳与芯接触点的部位,造成伸长量不同而发生内部磨损。

3.2 提高钢丝绳疲劳寿命的措施
1)定期润滑和检验,安装自润滑装置等,使钢丝绳在良性保护层下工作,改善其实际工作状态;
2)优化滑轮组和卷筒的设计参数,降低钢丝绳缠绕接触应力;
3)合理设置启动、制动时间、加速度等,尽量避免对起升钢丝绳较大冲击;
4)采用新的制绳工艺和材料,从根本上改善其性能。

4 结论
1) 钢丝绳最大应力为116.61 MPa,最大变形为0.008291 4mm,横截面上各绳受力不均,各绳接触点存在应力集中。
2) 基于局部应力应变法对16 t×25 m 桥式起重机用钢丝绳的疲劳寿命预测为674 33.8 次,且与Ansys 疲劳分析结果相比误差较小。
3)通过合理计算和选用滑轮组合钢丝绳参数,定期润滑检验等方式,可提高起重机钢丝绳疲劳寿命。

参考文献
[1] 尚永春,姚宗州.浅谈弯曲疲劳对钢丝绳寿命的影响[J].海洋技术,1996(1):68-70.
[2] 熊伟红,向晓东,喻青.基于局部应力应变法的桥式起重机用钢丝绳疲劳寿命估算[J].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5(1):47-50.
[3] 尚德广,王大康,李明,等.随机疲劳寿命预测的局部应力应变场强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2(1):67-70.
[4] Zhang C C,Yao W X,Ye B. Equivalent stress severityfactor approach for fatigue of multi-fastener plate[J].Acta Aeronauticaet Astronautica Sinica,2009(2):271-275.
[5] 郭建生,孙国正.用断裂力学法估算焊接钢结构的疲劳寿命[J].起重运输机械1999(10):9-12.
[6] 姚卫星.结构疲劳寿命分析[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