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傻呆迂”的曾国藩,为何能翻身成“千古第一完人”?别再信傻人有傻

 广州玉 2022-04-25
“傻呆迂”的曾国藩,为何能翻身成“千古第一完人”?别再信傻人有傻福了,送你8个字细细品吧!
 
众所周知曾国藩的人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多次科考屡战屡败,好不容易中举后却还被同事排挤陷害...智商低、情商低的他让大多数人看到自己的影子,那是什么让他突然顿悟脱离困境、飞黄腾达?这次,我在《曾国藩家书》中找到了答案。
 
《曾国藩家书》中记载,57岁的他写信给弟弟,总结列举了一生4大引以为耻的重大事件中,其中有一件事近乎将曾国藩打倒:
 
44岁的曾国藩在朝廷无人可用之际,在湖南操练了湘军,整顿了当时军营中腐败的风气,还一举在湖南、湖北两地与太平天国的作战取得久违的胜利,可以说时势造英雄,让曾国藩这个原本籍籍无名的小官一战成名,也让远在北京的咸丰大为振奋。
 
为了鼓励曾国藩乘胜追击,咸丰皇帝一封诏书任命曾国藩为湖北巡抚,主管省内包括文武等一切事物,这就相当于给了曾国藩莫大的权力。或许是咸丰的急功近利,也或许是曾国藩的争强好胜,连战连捷的湘军很快就被泼了一盆冷水,曾国藩本来也迎来了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在咸丰的督促下,曾国藩挥师进入江西,湘军跨省在江西作战,而后方的粮草又是来自于浙江的供应,就难免在分配上存在分歧,彼时的曾国藩年轻气盛,又有皇帝撑腰,所以看不惯浙江巡抚陈启迈。
 
于是曾国藩向皇帝打小报告,说陈启迈如何延误战机,皇帝一怒之下革了浙江巡抚的职,虽说陈启迈确实与曾国藩不对付,但是单就告发同事这点也让曾国藩在江西浙江两地引起地方官员的记恨。在战事正酣时,两地官员不仅没有支援湘军,还故意使绊子不发军粮,此时曾国藩虽然权力在手,但真就成了孤家寡人。
 
在兵家必争之地九江,湘军与太平天国在一个湖口形成对峙,湘军但是素以水军而见长,尤其是大船配合小船,可远攻可近战,让太平军水军节节败退。为此太平军想到一个办法,用小船日夜骚扰湘军的水师,骚扰过后就退回到湖里,以为湖口狭小,只能容小船进出。
 
这明显是诱兵之计,但是不堪其扰的曾国藩高估了湘军的实力,于是派所有小船驶入湖中,结果四面早已摆好了大炮,在太平军的围攻之下,湘军水师损失惨重,曾国藩也差点战死!回到陆地上的主战场,陆上也是久攻不下,曾国藩的左膀右臂塔齐布还因为战事急火攻心,吐血身亡,可以说曾国藩在江西遭受了内忧外患,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时期。
 
曾国藩在给皇帝的陈诉书中写到,自己已然是“积泪涨江”,一介统帅竟然向皇帝诉起了委屈,咸丰不仅没有给予曾国藩支持,反而是剥夺了曾国藩的兵权。回家不久后,曾国藩的父亲又因病去世,政治上的失意再加上亲人的离世,让曾国藩备受打击!
 
在吊孝期间曾国藩反复诵读老庄的经典,反思自己的功过得失,正是这段时间的挫折岁月,让曾国藩有了写日记反省的习惯,他也从那个初入官场天不怕地不怕的刺头,蜕变为处事圆滑的“老油条”。
 
总结自己前几次的失败,又是遭人排挤,又是皇帝不信任,又是战略上的失误,不全然是其他人的责任,毕竟一军统帅是自己,归根结底,这一系列失败的原因是自己的过于自大,在于自己无法认清自己。
 
每次读《曾国藩家书》都有新的感受,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书信,写满了至今都不过时的处世精髓,让我有种穿越时空与曾国藩一问一答的体会,他的很多见解都使我在困惑时茅塞顿开!想提升格局的朋友,快戳下方跟我一起读书吧!
 
战胜别人不是什么难事,战胜自己才是难能可贵!有了这层觉悟,重新出山的曾国藩,在为人做事上显得更有分寸,正如他日后告诫其他人所说的,“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人应该时刻反省和思考,但决不能怕事不敢做,人应该适当脱离世俗,但又不能完全断绝世俗,人该顺应天意规律,但又不能完全沦为命运的附庸。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与其费尽心思揣测他人,不如先认清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